電信運營商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

當前,國內新冠疫情防控正在積極向好,不可否認,電信運營商的數據在當前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那麼,到底電信運營商數據到底是怎麼起作用的呢?筆者在這裡試圖做個簡要分析。

電信運營商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

一、 電信運營商哪些數據可以應用於疫情防控

電信運營商作為信息基礎服務提供商,本身承載了廣大用戶的豐富數據。這次疫情防控中,能起到明顯作用的主要是三個方面的數據:身份屬性信息、位置軌跡數據、社交關係數據。

身份屬性數據包括姓名、年齡、居住地等信息,能說明“我是誰”。位置軌跡數據描繪了用戶在時間和空間裡的流動行為,會真實描繪用戶“來自哪裡、去過哪裡、現在哪裡”。社交關係數據包括某個用戶的社會交往關係,比如說跟誰是一家人,跟誰是同事關係等。剛提到的三個方面數據之所以能起到作用,主要還是因為這些數據是真實的、連續的、準確的和完整的,所以在疫情防控的實際場景中能發揮可靠的作用。

電信運營商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

二、 運營商數據在疫情防控中可以怎麼用

接下來就分析一下前面提到的三類數據是如何應用到疫情防控的具體場景下的。主要有5類場景:

1、感染者來源追溯

基於用戶身份信息和時空位置數據,能準確鎖定病毒感染者或確診病例是來自哪裡的,進一步可追溯在確診前去過哪些地方,接觸過什麼樣的人。在此基礎上,基於家庭客戶模型和近鄰預測模型等手段就可以拉出與其有過緊密接觸的名單,精準鎖定這些名單,及時採取隔離措施重點監控這部分人群的身體表徵變化,阻斷病毒傳播鏈路,提前準備好預防措施,為病情診斷爭取時間。另外,因為運營商的數據都是用戶實際行為產生的客觀真實的記錄,所以如果有人想瞞報說謊的話,是會被及時發現的,衛生防疫部門可以據此聯合政府採取必要的法律懲戒措施。

2、疑似病例監控與擴散預警

對於已列入疑似病例的用戶,宜儘快採取居家自我隔離或醫院隔離的措施。對於有些人在隔離期間不守規矩,隔離期間私自外逃或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了,這時運營商的信令數據是可以實時監控到類似異動行為,運營商就可以及時預警、告知相關防疫去採取措施,控制住這些“危險分子”。同時,通過監測隔離期疑似病例的異常位置軌跡,可以再擴大其可能傳播的人群範圍和涉及區域,分析可能感染的人數,有指向性的升級相關區域的預警級別和控制措施。

3、人群畫像與分類

運營商數據與衛生保健部門的身體檢測數據相結合,就能把區域內的用戶進行準確分類:新冠確診人群、疑似病例、正常無感染人群、康復人群。對這些人群可以做一步進行畫像分析,分析的維度可以是年齡、性別、區域歸屬、當前狀態持續時間、危險等級、接觸人數等。

電信運營商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

4、疫情趨勢預測

防控疫情還需要提前儲備醫療資源,這時候就需要對疫情走勢進行判斷和預測。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有:確診人數增長率、現有重症患者死亡率、累計確診數、累計治癒數、累計死亡數等。涉及人數類指標的預測基本上都是與運營商的用戶數據有關聯的。在預測算法上常用到的就是移動平均和指數平滑方法。

另外,還需要提到的就是在當前國內疫情大面積轉好的情況下,運營商數據在國外輸入人群的篩查、跟蹤、擴散路徑等方面,還是可以繼續發揮作用的。

5、疫情分析與通報

有了上面提到的疫情防控場景和數據做基礎,對區域內的整體疫情做數據分析和監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數據監測可以做成報表、簡報和新聞稿等,面向政府(to G)和普通用戶(to C)進行推送。中國移動在疫情期間啟動了免費製作和推送手機報的業務,通過其點對點觸達能力,能告知廣大群眾當前疫情控制的狀況,能起到傳遞信息、安定民心、安撫情緒等作用。

三、 運用運營商數據抗擊疫情的不足與展望

以上就運營商數據在防控疫情方面的作用和價值進行了闡述。我們也應當看到,運營商數據在應用過程中仍然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數據在彙總融合方面還不到位,在應對某些場景時三方數據不能完全拉通;另一方面,運營商數據與地方政府、社保、醫療等數據也需要加強整合,多方數據的融合才能挖掘出更大的價值;再有就是,即使是疫情當前、性命攸關的情況下,在利用數據的過程中也要格外注意保護用戶的隱私、防止信息洩露。

最後,企盼天佑中華,新冠疫情早日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