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話: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移民和財產如何被美國轉移?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夕,有12.5萬名日本移民居住在美國大陸。其中超過80%生活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在加拿大,有2.3萬名日本居民,其中95%生活在太平洋沿岸的英屬哥倫比亞。在這兩個國家中,日本移民所佔總人口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1940年,秘魯有1.75萬名日本移民。許多人生活在城市裡,尤其是首都利馬,他們也只佔秘魯總人口的一小部分。

日本史話: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移民和財產如何被美國轉移?

日本移民示意圖

二戰前美國如何監視日本移民?

在美國加入二戰前的幾年,日裔美國人就受到美國政府不斷加強的監視。《1940年外國人登記法》要求所有年滿14歲的外國居民每年向聯邦政府登記,並錄入指紋。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和聯邦調查局都收集了日本移民社區的信息,並列出可能從事潛在破壞活動人的名單。"

破壞性活動"的定義非常寬泛,涵蓋大多數日本移民社區組織和任何與日本政府的聯繫,哪怕這種聯繫微不足道。例如,領導文化或援助組織的移民、日本語教師和佛教人員,都被列入三份聯邦調查局的外來敵人"嫌疑犯"總清單中,這些人在戰時被轉移和限制。到1941年,這些名單已經準備好,為外國人設計的營地也已經準備就緒。

可以肯定的是,有證據表明,日本政府已經通過其在美國的領事館成功地安插間諜。還有19名美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充當日本的間諜而被捕。這些人都是白人。日本政府成功地通過一些有地位的記者和學者傳播親日消息,一些日本移民公開捍衛並慶祝日本帝國在亞洲的勝利,包括1937年開始的全面侵華戰爭。但是,歷史學家格雷格·羅賓遜認為,這種情緒"絕不意味著他們會援助日本軍隊對抗自己的國家"。

日本史話: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移民和財產如何被美國轉移?

日本移民示意圖

二戰時期日本移民對美國的忠誠度如何?

美國政府的兩份報告顯示,絕大多數日裔美國人對美國極為忠誠。海軍情報官員肯尼思·林格爾(Kenneth Ringle)調查了南加州的日本移民社區,並在1941年正式得出結論認為,"超過90%的第二代日裔美國人和75%的第一代移民完全忠於美國"。

羅斯福政府秘密指派柯蒂斯·B.芒森,調查西海岸和夏威夷日本移民群體的忠誠,他向總統簡潔地彙報說:"沒有日本移民問題。"如果允許第一代移民歸化為美國公民,他們將會很迫切地提交申請。他發現第二代日裔美國人(不包括那些在日本接受過教育的人)有90%~98%忠誠於美國,並且"非常急切地渴望展現這種忠誠"。儘管有這些報道,但美國的一支軍隊仍在實施一些計劃,其中的部分計劃在珍珠港遭遇襲擊數十年前就已存在,即在爆發戰爭時大規模地轉移日裔美國人。

日本史話: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移民和財產如何被美國轉移?

二戰時期加拿大總理麥肯齊·金

同樣,在加拿大,對日裔加拿大人是否真正忠誠的懷疑,導致政府採取行動將他們隔離,並加強對其的監視。早在1921年,加拿大皇家騎警局的局長就要求調查日裔加拿大人中的間諜。一旦加拿大在1939年9月參戰,對軸心國的恐懼就會增加。在1940年,總理麥肯齊·金指定英屬哥倫比亞東方特別委員會來揭露日裔加拿大人的破壞行為。1941年1月,渥太華政府基於國家安全考慮,正式禁止日裔加拿大人服兵役。兩個月後,政府還對所有日裔加拿大人提出登記身份的要求。

這些行動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北美採取的大規模安全行動的一部分。從1937年開始,加拿大和美國開始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聯盟,以便加強太平洋沿岸的防禦。空軍基地沿著邊境修建,從英屬哥倫比亞到阿拉斯加被稱為"阿拉斯加高速"的軍事公路修建完成。

日本史話: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移民和財產如何被美國轉移?

二戰示意圖

二戰期間,有沒有必要轉移日本移民?

1940年,加拿大—美國永久聯合防禦局成立,準備為北美大陸和西半球北部地區進行防禦。該委員會由加拿大和美國的軍官和文官組成。美國對委員會的影響巨大,其建議也能總體上反映出美國的優先權。正是在這裡,委員們討論了作為加拿大和美國共同"問題"的日本移民。在美國和加拿大軍隊參謀長最初的幾次會議上,與會者提出如果與日本開戰拘禁日本移民的必要性。這些戰前對話為戰時的行動奠定了基礎。美國的政策似乎證明了戰爭期間加拿大政策的合理性。

美國在與加拿大就北美的防禦問題進行討論的同時,也在組織拉丁美洲國家圍繞類似西半球集體防禦的問題展開討論。經濟援助、外交壓力和"西半球觀念"將美洲定義為"文化統一、意識形態獨特、政治上優越"的全球最受美國保護的區域,並提升和證明了美國在拉丁美洲影響力增加的正當性。1938年,在由美國組織、在利馬召開的美洲國家國際會議上,所有拉丁美洲國家的外交部長通過了一項決議,呼籲在遭遇外部攻擊的情況下采取聯合行動。

該決議被稱為《利馬宣言》,其中還包括一項條款,該條款禁止賦予特定族裔群體和其他從事政治反對活動的外國人權利。儘管該宣言的目標是德國,但它為在戰爭期間拉美合作驅逐和監禁日裔秘魯人奠定了基礎。這些戰前的討論是在預期與日本可能發生戰爭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是,1941年12月7日的事件爆發的方式,他們中幾乎沒有人能預料到。

日本史話: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移民和財產如何被美國轉移?

日本偷襲珍珠港示意圖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移民和財產如何被美國轉移?

1941年12月7日早上近8點,日本飛行員突然襲擊珍珠港的美國軍事基地以及夏威夷瓦胡島的軍用機場。襲擊持續不到兩小時。21艘軍艦沉沒或受損,其中包括8艘戰列艦。188架飛機被毀。2403人死亡,其中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上的船員就達1177人;還有1178名軍人和平民受傷。在偷襲珍珠港的同一天,日本軍隊在馬來半島、香港、威克島和中途島以及菲律賓群島的突襲也取得顯著勝利。美國發現自己正面對著一個強大的敵人。

當美國人竭力應對珍珠港襲擊事件,並向日本宣戰時,日裔美國人擔心他們的生活將永遠改變。那個星期天的早晨,丹尼爾·井上(Daniel Inouye)在夏威夷的家人正準備去教堂。他做完家務,一邊聽收音機,一邊梳頭髮。突然,廣播中斷了音樂,傳來廣播員的聲音,他開始大喊,“珍珠港被炸了!”。井上的家人走到街上,轉過頭去望著珍珠港。

日本史話: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移民和財產如何被美國轉移?

日本偷襲珍珠港示意圖

井上回憶說:"我們可以確定無疑地看到天空中的黑煙。""突然,三架戰鬥轟炸機,飛過珍珠港後在空中盤旋,飛機是帶紅點的珍珠色。"偷襲珍珠港事件改變了井上的生活。當時,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在那一刻已經到了盡頭"。他解釋說:"因為很明顯,那架飛機上的飛行員長得像我一樣。"他知道珍珠港事件後的生活將會大不同,但究竟會怎樣,他還不得而知。

在襲擊發生後僅數小時,美國政府即推出新的國家安全措施。在夏威夷,美國憲法被暫時停止實施,確立了軍事管制制度。日本人、德國人和意大利人成了"外來的敵人"。襲擊發生幾小時後,聯邦調查局特工開始逮捕那些被認為具有危險性的人。在48小時內,1291名日本移民(其中367人在夏威夷,924人在美國大陸)被捕。根據政府在戰前準備的名單,個人或因為其社區領袖的身份,或依據其與日本大使館和領事館以往的聯繫而被逮捕。到1942年2月16日,共有2192名日本移民被關押在美國司法部的營房中。

日本史話: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移民和財產如何被美國轉移?

日本移民被美國轉移

此外,美國財政部凍結了所有外來敵人的銀行賬戶。日本移民擁有的約2750萬美元的商業企業和不動產被移交給政府。日本移民和其他外來敵人也被勒令交出其短波收音機和照相機。很多家庭爭相隱匿或銷燬任何將他們與日本聯繫在一起的財物,包括珍貴的傳家寶和書籍、信件、私人文件和商業記錄。

這些逮捕和其他官方行動給日裔美國人造成了許多困難。被捕的人大多為男性一家之主和社區領袖,他們將在戰爭期間一直被拘禁。其餘的家人則掙扎求生,社區群龍無首。大多數被逮捕的日本移民都是因關聯而獲罪,而並非存在任何確鑿的證據。然而,對大約2萬名日本移民的處置,確實遵循了國際法所規定的法律和規章制度。但隨後政府針對所有西海岸日本移民的行動就不是這樣了。這些日裔美國人是"未經審判的囚犯",由於其族裔身份在這一戰時侵犯人權的暴行中被強制流放和監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