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也是可以通過調控獲得的,祕密心法全在這裡了

快樂總是短暫的,哪怕再愉快的事,如果沒有變化,時間一長我們也會覺得沒意思。我們總是在尋求新的刺激、更加聳人聽聞的東西、不一樣的樂趣。

這是自然選擇的設定。

佛家說別太把快樂當回事兒:快樂是虛幻的,人活著是為了體驗真實世界。但如果我就是想多體驗一點快樂,該怎麼辦?

先賣個關子,我們來看看快樂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對於腦神經科學來說,大腦要做的就是三件事:接受信息,分析信息,採取行動。這三個步驟都是由神經元控制的,而限制快樂的發生就在接受信息這一步。

所謂接收信息,就是把外界的聲、光、電和觸覺等這些物理信號變成大腦能理解的電信號。這項工作由一種叫轉導蛋白質的物質完成,這種蛋白質接收到來自外界的物理信號後形成離子通道,帶電離子運動就形成了電信號,大腦神經元就負責接收這些電信號。

快樂也是可以通過調控獲得的,秘密心法全在這裡了

關鍵在於,離子通道對外界刺激的響應,並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強度所決定的,而是由刺激強度的改變所決定的。

也就是說,只要刺激一直存在,哪怕刺激比較大,離子通道也會慢慢關閉。只有當刺激發生改變,比如突然加強,或者從無到有的時候,離子通道才會產生響應。

就像吃辣一樣的,第一次吃辣椒特別刺激,時間長了就會覺得要多加些辣椒才行。

有研究人員用小白鼠做實驗,只要老鼠完成一些任務,就給它們食物作為獎勵。一開始老鼠都是給吃的就幹活,後來發現一般的食物已經不能讓老鼠努力工作了,得給好吃的才行。

但如果把老鼠餓上一段時間,他還會不會挑食?不會的,只要老鼠足夠餓,它願意為任何食物而努力工作。

快樂也是可以通過調控獲得的,秘密心法全在這裡了

所以引申出來感受快樂的方法有兩種:

1.追求多樣性。新奇的、不一樣的刺激會讓我們快樂。

2.追求間隔性。哪怕是以前經歷過的刺激,如果間隔一段時間再出現,我們還是會感到快樂的。

高級的的快樂是間隔。

雖然我們大部分時間是不快樂的,但也正是因為中間的不快樂,我們才能對快樂的感受更深刻。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呢。

快樂也是可以通過調控獲得的,秘密心法全在這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