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我的高考

接下來的日子,我每天白天還是照常上班,每晚下班到家已經晚上7點鐘左右,這才是我每天覆習功課時間的開始,其實當時完全可以和單位請假全力備戰高考,李朝陽院長還曾主動提出准許我高考前一個月事假,但是我沒有休假,因為我當時有一個小心思,就是能不能考得上然後離開工作單位去讀大學,一點把握也沒有,如果沒考上豈不會被別人恥笑,還怎麼繼續去上班呢。這個心態在現代考生看來是有點不好理解,但是在當時,十年沒有高考了,第一次恢復高考,尤其在煤礦小鎮上的大多數人們,對參加高考這件事像是在不自量力的痴心妄想,所以如果沒有十足把握是不敢公開宣稱要去考大學的。以至於高考後很多年我都常常因自己當時沒有休假一個月複習而懊惱,為自己的沒有必要的自尊而自責,對自己幾乎是偷偷摸摸考大學而啞然失笑,對後來全社會一年比一年濃厚的重視高考的氛圍,以及人們對考生各方面的積極支持鼓勵而羨慕不已。

深深記得那一個月的工餘時間複習功課的情景。每晚七點多鐘,我就進到自己的活動空間不足兩平米的小屋子裡,坐在半鋪小炕邊,伏在一條很窄的玻璃板上開始複習功課,幾乎每天都是凌晨才睡覺,常常因為太困了頭磕到玻璃板上咣噹一聲把自己磕醒,之後繼續學習。吃飯走路是也一直想著功課,有一次上班路上沿著鐵道線旁走,只顧想著功課,對旁邊呼嘯而來的火車沒有一點察覺,甚是被從我身旁轟隆而過的火車嚇的不輕。

還有一件備考的事讓我幾十年難以忘懷。 那是高考開始的前一天晚上,我正在抓緊最後的一點時間複習功課,大概八點多鐘的時候,家裡突然停電了,室內室外一片漆黑,加之我焦急緊張不安的心情,使我覺得考試前夜的冬夜更加寒冷黑暗。然而我沒有放棄,點上蠟燭繼續複習功課。當我在看一道無機化學綜合計算題時遇到了困難,怎麼也不會做這道題了,想到和我家同住一棟平房的鄰居,工程師趙叔叔是“文革”前的大學生,我想他一定會懂這道題,於是我摸著黑找到他家敲開了他的家門。我說明來意,趙叔叔和他的愛人董阿姨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在燭光下趙叔叔拿著題看了好一會兒,有點猶豫的看著我說道:“這道題從化學的角度我不會解,但我從數學的角度可以做這道題”。我一時沒有理解趙叔叔的話,還有一點失望,但還是僥倖的想,也行吧,只要能做出來就可以。於是我請趙叔叔給我講解這道題的解法,學會了之後,謝過趙叔叔高高興興的回家了。結果,這次高考化學試卷中就恰恰有和我複習的這道綜合題題型類似的題,只是數值不同,而這道高考題分值20分!可以這樣講,如果說高考題中有這道題是我的幸運,不如說有這樣的好鄰居叔叔是我的幸運;如果說有這樣的好鄰居叔叔是我的幸運,不如說有我的不怕困難,努力堅持的決心是我的幸運!


一九七七年,我的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