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50万造赝品,转手卖出2.2亿天价,专家:亏大了这可是国宝

不同的人的爱好不尽相同,近年来古玩字画收藏之风日渐增长,收藏爱好者看到中意的宝贝,不惜砸下重金,只为“抱得宝贝归”。但是文物到底值多少?很少有人真正的能说出价格以及它的历史,便出现了很多找鉴定专家进行鉴定的现象。

男子花50万造赝品,转手卖出2.2亿天价,专家:亏大了这可是国宝

运河镇位于江苏省的东部,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但从“文物复兴”后,这里逐渐兴起了高仿文物技术,当地的人们依靠此技术维持生计。当地某玉器店老板收购了重达一吨的原材料,前前后后共花了五十万打造出“汉代玉凳”“玉制梳妆台”,原料重达一吨,前后花了七个多月,22个工人才将此文物完成。

作品完成后他将此进行出售,也明确了此物品是后期加工而成,但依旧引起了不少老板前来购买,最终以260万卖出,然而买主进行鉴定后再次转手卖出2.2亿。但是专家在鉴定过后,却说亏大了,这个东西就是国宝。

男子花50万造赝品,转手卖出2.2亿天价,专家:亏大了这可是国宝

此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评论,古代存在这种凳子吗且仿制为何可以卖出高价?根据历史可知,汉代的时候只有从西域传来的“胡床”,他们的起居方式以“低坐”为主,通俗来说就是席地而坐,以床,几,榻,席为主要生活用具。

汉代出现的一种类似于凳子的器具,也是用来摆东西的,类似于现代茶楼的茶几。但是随着专家的深入了解,各大古典文献中都对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男子花50万造赝品,转手卖出2.2亿天价,专家:亏大了这可是国宝

例如《文景之治·十四集》里,谈到“汉文帝赐吴王几杖”,吴王刘濞年龄大了,汉文帝赐给了他一把拐杖,一把椅子,今后再上朝的时候,可以拄着拐杖、还可以有自己的凳子坐“。而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朝时代,就有了各种档次不同材料的“坐几”。

男子花50万造赝品,转手卖出2.2亿天价,专家:亏大了这可是国宝

周南泉专家坚持证明凳子价值超过10亿元,也未必不含道理,该玉器玉质唐青色,质晶莹温润,有古雅的沁色和包浆,工艺精细巧,我们不能单靠古代没有凳子,来评判这个玉凳没有价值。凳子的存在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如果现在的礼仪仍旧像古代一样,双腿跪坐,学生可能会苦不堪言上班族也会腰椎疼痛。

男子花50万造赝品,转手卖出2.2亿天价,专家:亏大了这可是国宝

它卖出去的价值是2.2亿,推动我们跨时代发展却不止2.2亿能做到的,让我们通过一个玉凳制作事件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文化,它在这方面应该是无价之宝!



男子花50万造赝品,转手卖出2.2亿天价,专家:亏大了这可是国宝

动动您的小手指,传达一丝丝的善意,

传达一点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Thanks♪(・ω・)ノ

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关注我,每天接收更多精彩资讯。如果觉得内容对你或者你的朋友有帮助的话,记得分享转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