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眼中的“好”老師與“不好”老師,您會對號入座嗎?


孩子們眼中的“好”老師與“不好”老師,您會對號入座嗎?


孩子們眼中的“好”老師與“不好”老師

文\\靈江小學六年(1)班學生

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是個好老師,好老師不是自己說出來,而是用行動做出來的。老師的一舉一動或多或少都會展示在學生的目光之下,對此,我們的學生是最有發言權的。童言無忌,童心可鑑,以下言論便是我班一些學生(小學六年級)的想法,或許我們從中能得到某些啟發。(楊聰老師整理)


李麗珍: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一般總會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一些,老師也是一樣,能否為學生付出,就能證明是怎樣的老師。


我認為好老師應該這樣的:


1、 教學方法好,能讓同學聽懂、學懂。課堂上,他們既能做到讓學生主動獲取更多的知識,又能耐心地回答學生的問題。


2、 走進學生生活,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關心他們的困難,及時給予適當的幫助。有些學生家庭情況不好,沒能力買一些課外書或學習用品,老師應該鼓勵班級同學伸出援助之手。


3、 能主動真誠地和學生溝通,和學生“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一起歡樂,一起成長。如果學生做錯了事情,老師要和學生心平氣和地談一談,讓自己的寬容敞開學生的心扉。


4、 不會偏心,不會重“優”輕“劣”。平等對待每位學生,不因為某位學生是某某的子女,或是學習好就偏心於他(她),也不會因為某位學生家境困難或者學習差就看不起甚至不理他(她)。


但社會上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好老師,他們一般是這樣的:


1、 課堂上時常“有事”中途跑掉。


2、 上課時總是開著手機,讓它突然在課堂上響起來,打擾師生上課,影響學生學習。


3、 常常暗示性地讚揚有些家長“走後門”的送禮行為。


4、 教學猶如敲木魚,死死板板,沒活力,沒創新,哪個學生都不喜歡。


5、 不尊重學生,隨意用自己的“權力”踐踏學生的自尊心。


葉宗釧:


我覺得好老師有以下特點:


1、 對我們和藹可親,喜歡說笑,上課時,會講一些有趣的事。


2、 喜歡和我們交流,下課時,時常到班級裡跟同學們聊聊課外的東西。


3、 會讓我們多寫自己喜歡的作文,他自己也會一起寫,還鼓勵我們多看課外書,碰到不懂的多問問,他也很樂意幫助。


4、 很少批評同學,常鼓勵學習不好的同學,想辦法讓他們喜歡學習。


不好老師也有以下幾點:


1、 一生氣就會佈置很多作業,要是有人沒寫完,就要留下來寫,也不跟同學們交流溝通的。


2、 只會死板地按每個單元的習作要求讓我們寫作文,哪怕很不適合我們寫。


3、 特別偏心,除了麗珍講到的,還有就是他對男同學置之不理,對女同學又說又笑的。


葉小松:


好老師尊重他人。我曾遇見這樣的老師,學生彬彬有禮地向他打招呼,老師也有禮貌地向學生示意。


好老師平等對待學生。部分老師對成績優秀的學生做錯事不批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的做法怎麼能服眾呢?被老師所偏心的學生容易變得驕傲,為所欲為,反而視老師不存在。


好老師幽默風趣,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得愉快,他們的心才能隨老師而動,這樣的師生關係才容易心心相通。


好老師會嚴格要求的。老師要為人師表,想學生對自己嚴格要求,老師就必須起帶頭作用,先嚴格要求自己。


……


不好老師隨意地放鬆學生,有些學生就容易變得懶惰散漫了;要不就過於嚴格,學生也會被累垮。我認為上五天課,要學習得充實,雙休日兩天,要給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


不好老師都不大理會學生,也不懂體會學生的心聲。有時學生向老師訴說自己的心裡話,可老師一聽到有什麼不對的,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了。學生再也不敢講了。


楊義橫:


我認為好老師是慈祥和藹的。比如上課時,不會太嚴肅,不會讓我們感到害怕。要是誰被叫到回答不出問題,總是耐心地引導,不會生氣得大發雷霆。不會亂佈置作業,讓我們有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


而不好老師是一位很嚴厲的老師,常常佈置很多作業讓大家做個沒完沒了。要是學生把問題回答錯了或回答不出來,就會暴跳如雷。要是誰總是問他問題,他就認為這個學生怎麼這麼羅嗦。有時覺得自己講了很多遍了,學生還不懂,就會說學生笨。


林國對:


好老師和不好老師是有分別的。好老師對學生是負責任的,是適當的嚴格的。不好老師對學生是任意放鬆的,作業佈置得很少,教學無所謂,特別是學生做錯事也不怎麼管,不像好老師那樣及時給予引導,學生會以為經常這樣做是沒關係的,就會大膽地做錯。好老師善於讓學生反省。


葉宗秘:


我比較喜歡好老師的兩點:一是幽默,比如在同學們上課有些累時,就會用幽默有趣的語言或故事激發我們的興致。二是講信用,說到做到,比如說要讀課外文章給我聽,就及時讀了,說讓我們自學就讓我們自學。不會像個別老師那樣說得很起勁,卻什麼也沒做到。


不好老師,我說一大點:那就是任由學生胡來,在課堂上不管或管不住學生,隨便讓他們講話,甚至鬧著玩著,沒有紀律。這樣的老師我覺得最不好了。


葉師師:


好老師上課時能抓住重點來講,還能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提問題,讓我們對不懂的地方及時地進行討論,多餘的時間就讓同學們自己看書,自己做有益的事。好老師喜歡並善於觀察同學們的舉動,有同學走神了,就會用暗示的辦法把他的“魂魄”拉回來。


不好老師上課時常常遲到,講課時只顧著自己講,講得津津有味,而不理同學們懂不懂,喜歡不喜歡……


葉希軍:


好老師在學生面前也能知錯就改,會和同學們交朋友,不為小事生氣。


不好老師一旦不好起來就會對學生又罵又打,罰抄作業等什麼的,說話很不好聽,比如,對在課堂上做小動作的同學說:“上課不認真,可以滾回家去!”總是挑學生的壞處說,很少說學生的好處,對我們的感受不聞不問。


易冰冰:


我最喜歡好老師上課能夠幽默風趣,常常逗得我們開懷大笑。有時上到哪篇文章時,還能聯繫課外的東西,講些我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好老師說話算話,不耍賴皮,不會明明答應了,到最後還是不承認。好老師在我們犯了錯時會委婉地提醒,要是有同學屢教不改,好老師不會當著很多人的面就發脾氣,而是悄悄地把他叫到辦公室或其他安靜的地方教導他。


說到不好老師,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有個老師問我們問題,我們都回答不出來,全班鴉雀無聲,時間慢慢地過去,可還是沒有人舉手,老師便生氣起來,等老師無奈地自己說出答案後,就叫我們把這道題多抄了幾次。這樣的老師是不好的。另外,不好老師只重視優秀的學生,或者對有些女同學好些,對她們總是有問必答,要是成績差的男同學問老師的話,老師就會愛理不理、不屑以顧的。


蔣倩倩:


我感覺,好老師能瞭解每個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每天都能用開心的笑容面對學生,讓學生覺得老師很親切很樂觀。總是抽時間和學生一起做遊戲,把自己可愛陽光的一面展示給學生。


不好老師整天一副兇巴巴的表情,不尊重學生,不信任學生,課堂上只讓成績好的學生髮言,當問題簡單時,也不叫一些不敢舉手的學生回答,鍛鍊他們的膽量。


陳小寶:


我比較喜歡這樣的好老師:不會亂髮脾氣,拿學生當出氣筒。不會厭倦學生問了又問,不會罵學生,體罰學生,不會看不起成績差的學生,會用朋友的名義堅持不懈地幫助他們。


我不喜歡這樣的老師:抽菸、喝酒、亂吐痰的,在私底下打牌打賭的,只顧自己利益很少考慮學生,而又偷懶不認真上課的。


柳輝輝:


好老師在上課之前會把手機關掉。


好老師對我們一視同仁。


好老師總是想辦法鼓勵膽小的學生。

不好老師把自己看成了“皇上”,把我們看成了“平民百姓‘,如果我們一不小心說錯了話惹惱了他,我們就要被砍頭似的,令我們提心吊膽,處處小心。


葉翔:


好老師不會隨便請假,總是按時給學生上課。上課時會抓難點來講,佈置作業有重點有變化。很有耐心,比如一個笨拙的學生問老師問題,老師再三講解學生還是不懂,老師也不會生氣,還是心平氣和地對待學生。好老師能提供給學生一個發展潛能的機會。

不好老師時不時地請假,以至很多課都沒教,或簡單胡亂地應付一下,課堂上,只讓學生讀一兩遍書就讓他們各做各的事了。有的呢常常什麼都講,使學生沒有思考的機會。


葉宗康:


每個學生心目中都有好老師和不好老師的標準,我的標準是這樣的:


1、首先好老師要嚴格,我們喜歡老師幽默風趣,但並不等於不要嚴格。如果老師時常不嚴肅,有些調皮的學生就會自由散漫。


2、好老師對我們好,但是不會太好,不會“溺愛”我們。如果老師太好了,有些學生也會“膽大包天”,就不把老師當一回事,還可能不尊重老師了。


3、 好老師把我們當成好朋友,和我們同心協力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問題。


4、 好老師把我們看作小朋友一樣,很有耐心地培養我們。

如果是這樣,就是不好老師了:


1、 說過的事有時就不算數,不了了之,好像在騙小孩子。


2、 上課一看到有學生不認真,就只會打打罵們,而不會想些好辦法。


3、 特別偏心,比如有些班幹部做得不對時,老師卻像沒看見似的,要是批評起來也是輕輕的。


陳小秋:


我認為好老師至少是這樣的:


一、 上課幽默風趣。

因為這樣能讓同學們活躍起來,特別是下午上課,有些同學會想睡覺,老師語言生動有趣,就能吸引大家振作起精神來。


二、 對人有禮貌。

如果有人不小心撞到了老師,向老師說對不起,老師會體諒他,向他說沒關係。有些同學碰到老師主動向老師問好,而老師也應該停下來,跟他說“你好!”


三、 對人平等。

對待和處理事情都要平等,老師不能因為學生成績好就偏向他,成績好的學生或班幹部做錯事也要批評教導,更不能對和自己有親戚關係的學生偏心。


四、 遵守紀律。

比如,老師要是光叫學生講究衛生,而自己卻亂丟紙屑、亂吐痰等等,那學生怎麼會去做到呢?老師應該起帶頭表率作用,否則就不能讓同學們“心服口服”了。


五、 誠實守信。

老師要先做個好人,對人要信任,講信用。別人有隱私的事,特別是學生的秘密,不能到處講,以免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另外,答應別人的事,說到做到。


六、 做學生的朋友。

喜歡和學生交流溝通,時常一起活動玩遊戲,不是用“我是老師”的身份而是用“我是大家的朋友”的身份接觸學生,增強師生之間的友誼。

不好老師也有以下幾點:


一、 擺架子。

這樣的老師常常愛擺架子,總以為自己是學生的“老大”,大家都能無條件地聽他的。


二、 沒有責任心。

只管自己的利益,很少考慮學生,做錯事也不改正,時常丟三落四。


三、 態度不好。

在批評學生時,往往會翹起二郎腿,一邊看看報紙,喝喝茶,吸吸菸,一邊“審問”學生,對學生很不尊重。


四、 看不起人。

喜歡家境富裕的學生,總給他們機會;討厭家境貧窮的學生,總是疏遠他們。


五、 總是有壞習慣。

吸菸、喝酒、玩遊戲等等。


六、 不是太鬆,就是太嚴。

對學生太鬆或太嚴,都是害了學生。


孩子們眼中的“好”老師與“不好”老師,您會對號入座嗎?


孩子們眼中的“好”老師與“不好”老師,您會對號入座嗎?



《孩子們眼中的“好”老師與“不好”老師》發表於2006年2月8日《中國教師報》班級在線,題目上了報首。十多年前學生的話題和想法,如今看來並不過時。


記得收到樣報後,曾給每位小作者複印了一份發表的版面作紀念,還給他們分了稿費,按字數的多少,有10元、15元、20元、25元、30元的。那是這麼多學生第一次拿稿費,他們既驚訝,又開心。


孩子們眼中的“好”老師與“不好”老師,您會對號入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