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前言

现海口市琼山区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海口市东南部。海南历史上著名高等学府“

琼台书院”以及中国历史名人丘濬、海瑞、唐胄、许子伟、郑廷鹄、钟芳故居,均在府城故城址内。

府城,与崖州古城对峙于琼州大地的南北两端,遥相辉映,共同谱写着琼州大地千年人文历史的星海浮沉,守护着琼州世代百姓的祥和安宁。

府城古城

开宝四年(971年),宋王朝对海南的行政区划进行较大调整,将原岛北部的崖州属县舍城、澄迈、文昌等划入琼州,次年,迁琼州州治于府城。

史料记载,府城“土壤平衍山无险峻,清流拱其前,洋海绕其后,马鞍居于右,七星拥于左,文笔三峰耸翠挺拔,诚海邦一名区而州县之望也”。执政者看中的正是这样的一块“风水宝地”。

府城被确定为州治所在地后,面积与规格已远远不能满足其作为琼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任了,于是大规模的扩建随之而来。同时,在府城的南门开挖修河,作为府城所城的护城河,这便是今天的

美舍河,一些外来的大船可由港口经此河直到城下。元代后,美舍河已贯通南渡江,府城也成了交通重心,大小船只往来河道之上,繁华与喧闹似乎也随着时间和溪水流入古城。府城,再次成为元代琼州路安抚司乾宁军民安抚司、乾宁安抚司治所在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兵部侍郎孙安带官兵千多人开驻琼岛,琼州随后被升格为府,置府治于府城所城之中,统辖整个海南,始称为“郡城”。洪武十七年(1384年),海南卫指挥桑昭在城西门外增筑土城380丈作为子城(?),壮观、巍然、完整的府城所城也由此形成。

自宋代成为州治直到民国时期,府城一直是海南政治及军事的核心之地,延续了千年。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府城古城池区划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府城西城墙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府城鼓楼:原名谯楼。明洪武五年(1372年),海南卫指挥使王友所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台基为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扩建而成。府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鼓楼坐落于城之正中偏南。楼内有重兵驻守,居高临下,以窥城内外动静,卫护治安。原楼高三层,现仅存二层。均受历代珍视,故屡毁屡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山发生大地震,鼓楼又遭塌毁。次年,尚书王弘诲遂重修,乃保存今楼。门额上分别灰塑“海南壮观”与“奇甸文明”楷字。



现存府城历史旅游景观

七井八巷十三街

府城内街道以东西向的府前街(现文庄路)和镇台前街(现忠介路)为主干,形成“七井八巷十三街”。镇台前街是清时的镇台署所在地;府前街是府署门前的大街;东门街是通向东门朝阳门,南门街(现鼓楼街)是通向南门南靖门的主要街道;北胜街是从大西门出入府城的所必经之道;北门街

连接着北胜街和大西门。靖南街依南城墙而建;尚书街是一条通往府署大门的小街;县前街和县后街,是在县衙前和后形成的两条街;另外还有北帝街(中山北路)、丁字街(中山路)、马鞍街等。八条小巷有:蛋巷、打铁巷、仁和巷、关帝巷、少史巷、达士巷、草芽巷、双龙巷。八巷十三街,构成了府城的七大井块。

(此处省略图片)


琼台书院

座落于府城文庄路上,相传是后人为纪念明朝理学名臣丘濬(号琼台)而建。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这里曾是琼州的最高学府,设执教并主持院政的掌教一人,由道台从德高望重的进士或举人中聘任,是古代海南人士登科入仕的必经阶梯,著名的琼剧《搜书院》的故事就发生在此。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奎星楼”建于乾隆十八年,是书院主体建筑,二楼中梁正中悬挂一匾,上书“进士”二字,字大如斗。这是当年该书院的高材生张日旻中进士后朝廷所赐。楼内雕梁画栋,异常别致;楼前绿树成荫,环境秀丽雅静,号称“海南第一楼”。



金花村

金花村是海南两大名贤丘濬、海瑞的故居所在。

海瑞故居

在府城红城湖路与金花村交叉路口边上,一座显目的石牌门上赫然写着“南海青天”四个大字和一座居中的海瑞石雕像,这是1997年按照史录重建的海瑞故居。(海瑞事迹在此不赘述)重建后的海瑞故居由前厅、正堂、后屋、书斋、花厅、书童间、杂用间、厨房等单体建筑组成。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丘濬故居

从金花村路口循着指示牌一直走进金花村里,便可在众多低矮的瓦房里发现一间独特的古韵门廊的房子,这便是丘濬故居。故居延续了明清时进制结构左右前后中,很朴素。沿着青石路基走过庭院走进里屋,观其房梁门厅隔板的用料与雕刻,方感觉房屋主人的低调奢华和与众不同。没有浮夸张扬,却也不乏精雕细琢沉稳大气。没有时光穿越的感觉,却分分钟像在倾听一份凝重笃实的历史。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琼台福地

琼台福地纪念馆位于府城关帝巷内。琼台福地的说法由来已久。观象家曾说,华夏大陆的阳刚紫气,越海潜入南方,首先聚集于琼台之下,故称“福地”。

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海南卫指挥使杨义在山顶立“抱珥山”石碑一块,还在山南树立“琼台福地”石牌坊一座。明弘治初年(1488年),抱珥山被村民挖掉,建关帝庙一座。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巡道张介祺顺民意修复琼台福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任琼山知县汪篆刻“琼台”二字勒石为记。后来福地上建起关帝庙、文昌阁、圣母祠、献台、戏台、石牌坊等,这里成了文人墨客游览之地、平头百姓祈求安康之乡。古代的建筑现已无存,只留有遗址。

1999年,琼山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上重建了琼台福地纪念馆,重建后琼台福地纪念馆的建筑有:琼台福地坊、福地轩、琼台阁、关帝殿、妈祖庙、观音庙、影壁、东西庑廊和福泉等。


海南千年古城之:府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