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兩個男人的生死之交

再入江湖


2009年5月23日,這一天對於他來說是最為痛苦的一天,是人生中最淒涼的一天,他親眼看著自己的摯友亦是兄長的人,跳崖自盡。那一天,漫長的像一個世紀,他後來站在墓碑前,曾經的一幕幕在腦海浮現,浮現過兩個人炙熱的青春,為理想奮鬥的身影……

四年後,他跪在朋友的墓前良久,重拾信念,再入江湖……

這個人便是韓國現任總統,文在寅,而那個自殺的人便是韓國前總統盧武鉉。

君子之交淡如水:兩個男人的生死之交

文在寅在盧武鉉墓前

"我第一次見他,與他聊天時面前也放著一杯茶。那一天我們是那麼年輕,那麼耀眼……"

窮苦出身

文在寅其實是韓國版的寒門貴子,父母都是從朝鮮逃到韓國的難民(注:此處注意並非是某些文章所說的脫北者)。父親沒有經商的頭腦,打拼了幾年最後到手的是一屁股債,全家靠著母親賣雞蛋,送煤餅維持。偶爾刮個颱風,家裡的屋頂可能就飛了。


文在寅能成為總統和他的努力有著不可或缺的關係。因為當時巨濟市聚集了很多朝鮮過來的難民,所以學校也很窮。學校窮就意味著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升學率就低,文在寅就在這種教育質量下,硬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他連補課都沒有,因為家裡窮,老師告訴當只能拿二等成績的文在寅,只要他到老師家裡補課,憑藉他的聰明才智,他一定能拿到一等成績,但是當時因為貧窮,文在寅果斷拒絕了他。),考上了釜山最好的中學,慶南中學。後憑藉天資與努力,成功考上慶熙大學。

君子之交淡如水:兩個男人的生死之交

年輕時的文在寅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貧窮不僅沒有壓垮文在寅,反而讓他產生了一種信念,"錢,這個東西,並不重要",也許正是這種信念讓他遇到了盧武鉉,並讓他日後在政壇保持一如既往的清廉。

1982年,因為在校期間參與了反對獨裁者朴正熙(此人是朴槿惠的父親)的抗議活動等一系列號召民主活動,法學畢業的文在寅無緣法官,在窮困潦倒之際遇到了盧武鉉。

盧武鉉同樣也是窮苦出身,迄今為止都是韓國學歷最低的總統,他考了七次司法職業試驗,才如願當上了一名律師。也正是因為二人都是窮苦出身,在日後的歲月,兩個人才能成為摯友。

青瓦臺之路

和歷屆總統不同的是,盧武鉉即非軍政府出身也不是財閥的代理人,盧武鉉所依靠的就是韓國百姓的民意。

日後,因為想搞大聯政,盧武鉉同意將部分權利移交給當時的在野黨(當時反對黨領袖是朴槿惠),嚴重損壞了執政黨的利益,反對黨絲毫不領情,一個勁的潑髒水,盧武鉉內外交困,靠的就是韓國民意。

但是民意如果沒有好兄弟的幫忙是不會被世人看到的,因為凌駕於韓國行政體系之上的財閥控制了言論,而韓國檢察院和當時以朴槿惠為領袖的反對黨同流合汙。


所謂媒體,早已經淪為財閥、反對黨、檢察院的傳話筒。


和盧武鉉這種固執的理想主義者不同,文在寅是一個冷靜的謀略家。

盧武鉉發動"全民信任投票",文在寅深夜前往青瓦臺,勸阻這種政治風險極高的行為。

試問全世界有哪個總統會通過"全民信任投票"來維護自己?特朗普會嗎?

他不會。而盧武鉉會,因為他從從政之初便堅持自己清廉的原則,他搞大聯政,其實是想革除韓國政府的弊端,因為反對黨沒有別的事情,每天就是彈劾、彈劾。他外交上採取美國韓國公平舉措,交好朝鮮、中國,要求美國從韓國撤軍,並交出戰時指揮權,為了韓國能夠擺脫美國的控制而努力。


而這一切都觸犯了既得利益者的根基

君子之交淡如水:兩個男人的生死之交

文在寅在燭光集會中

在無法挽回盧武鉉堅持要搞"全民信任投票"的情況下,文在寅急忙聯繫當初民主化運動的支持者,聯繫廣泛的支持盧武鉉的民眾,親自帶著這些支持者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燭光集會

",這才使得盧武鉉在投票中勝出。

而其實本來此時的文在寅已經辭去的職務,正在加德滿都逛集市。

君子之交淡如水,文在寅和盧武鉉相識於一場人權訴訟,幾乎同樣出身的兩個人很快結為生死之交,在當時軍政府黑暗統治時期,為了釜山當地的窮苦老公打人權官司,並且分文不取。

靠著這個,兩個人成功實現負債累累。


當時的盧武鉉熱情,固執,認準了就去幹,為窮人維權,這些感染了當時的文在寅。


影響兩個人的還有李泳禧的《越南戰爭》,這本書在當時美國扶持的軍政府時期,斷言了美國發動的越南戰爭必然失敗。這奠定了日後兩個人的外交思路。

在政壇,文在寅一直稱為"盧武鉉之影

",文在寅是個謀略家,他堅信他和盧武鉉的理想終會實現,韓國的未來必須靠一次徹底的改革。

君子之交淡如水:兩個男人的生死之交

文在寅和盧武鉉

可是自古改革者不得善終。盧武鉉卸任之後,李明博政府的髒水隨之而來,但是當時這些髒水,在盧武鉉還是總統的時候便有。


民眾普遍的短視,盧武鉉政府未能阻止朝鮮核試驗,導致韓國人心惶惶,在經濟方面的舉措不足,導致國內物價飆升,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屢創新低。同時盧武鉉公開向財閥開戰,清算韓國的親日派分子,幾乎與所有人為敵。


搞大聯政,搞的黨內人人不滿,黨外執政黨抨擊連連。


但是這些髒水的高潮,還是在李明博當了總統之後。李明博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徹底的財閥代理人,而且是一個極度親美分子,具體表現就是其在任期間為了去中國化,把漢城改為首爾。

欲加之罪

李明博上任之初就是一件事,搞死盧武鉉,因為大家都討厭這個改革者,這個攪局者,財閥聯合檢察院,四處的蒐集盧武鉉的罪證,但是最後都失敗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兩個男人的生死之交

李明博

好,你盧武鉉是清廉,我不相信你周邊的人也是清廉的。

李明博開始徹查盧武鉉周邊所有的人,安熙正等人被捕,盧武鉉的夫人兩次被審訊,樸淵次事件盧武鉉貪汙了600萬美元(後來據證實,屬於失實指控,就算是真的貪汙了600萬美元,也是歷屆韓國總統中貪汙數量最低的一個人)。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後來文在寅回憶道,當時很多小的企業家被牽連進來,一家老小,還有家族生意都被人攥在手心,誰都挺不過去的。這就是與既得利益者抗衡的下場。

對於盧武鉉這樣的人,清白比他的命都重要,連累別人更是讓他極為過意不去。最後壓垮他的不是這些一而再再而三的髒水,而是他覺得自己拖累了別人。


"很多人幫助了我。因為我很多人已經受罪了,以後還會受罪。我的餘生就成為了別人的負擔",寫完這封遺書,他便跳下"貓頭鷹崖"。

士為知己者死

盧武鉉的死,一直被隱忍的文在寅看在眼裡,他的生死之交,他的政治理想,他的生命中熾熱的火,隨著盧武鉉的死被掃進了塵埃。

終於三進三出青瓦臺,始終拒絕政治的文在寅站起來了,他要繼續盧武鉉的路。


我和我朋友的理想都由我來實現!

君子之交淡如水:兩個男人的生死之交

文在寅和盧武鉉


文在寅上臺之後,徹查李明博,要求徹查李勝利,事態逐漸惡化到讓人想起了張紫妍事件。文在寅孤身向財閥發起了挑戰。

財閥,美國的提線木偶,美國的遠程遙控,和美國駐軍都要一併消失。就像盧武鉉一樣,文在寅是用生命在向這個世界挑戰。


君子之交淡如水:兩個男人的生死之交

文在寅在大邱市

所以你看到這次疫情當中,儘管文在寅處理果斷,並且隻身前往韓國疫情重災區大邱市,作為一個國家總統,不顧生命危險和密切接觸者一起開會。而會場外面,反對黨,邪教頭子全光勳不顧疫情組織民眾抗議文在寅,宣稱神可以消滅病毒。

但是就是這樣的言論,還是有100多萬人們通過各種方式支援,僅僅是因為文在寅執政期間經濟不景氣。

君子之交淡如水:兩個男人的生死之交

全光勳

和許多改革者一樣,在當時沒有人意識到其偉大,等到發現時,卻依然屍骸滿地。

文在寅,真的是在用自己的命挽救韓國,踐行當年和盧武鉉的政治抱負!

財閥,檢察院,既得利益者,

雖千萬人吾往矣!

此生有摯愛有摯友,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