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中偵察機粉墨登場中國領空

——中國地空導彈部隊擊落國民黨高空偵察機回顧(二)

陳 輝


我軍空軍地空導彈一戰成名後,國民黨空軍老實了,他們的高空偵察機不敢輕舉妄動,祖國的天空一片平靜。然而,國民黨並沒有死心。兩年零3個月後,也就是1962年1月13日,國民黨空軍又捲土重來,但今非昔比,來者不善。

1959年10月7日,國民黨駕駛的RB-57D高空偵察機被我軍擊落後,第二年7月美蔣雙方為扭轉敗局,決定用美方出錢出物、蔣方出人出地的方式,啟用最新型U-2高空偵察機保持對大陸的偵察。1959年初,蔣介石批准了這套計劃,有關方面立即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聯手,在當時任國防會議秘書長的蔣經國的直接主持下將計劃付諸實施。

美國高中偵察機粉墨登場中國領空

美國利用U—2高空偵察機刺探別國情報最初發生在1958年。當時美國為獲取我國大陸和前蘇聯的軍事情報,分別利用中蘇鄰近的德國、土耳其、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日本、韓國以及北歐挪威等地的空軍基地,使用U-2高空偵察機頻繁實施侵空照相偵察。這次蔣介石批准利用美國U-2高空偵察機偵察大陸的計劃,使美國人喜形於色。

U-2型高空偵察機與RB-57D高空偵察機相比,其性能的確更高一籌。這種飛機最大時速920至1000公里,巡航時速750至8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續航時間8.5至9小時。它比RB-57D飛得更高,實用升限達22870米。它還裝有73-BE型航空攝影機,在20000米高空拍攝的照片,可供判讀的橫向範圍達150公里。照相清晰度在18000米高度,地面人員活動可以清楚地顯示出來。如果在9000米以下,地面人員所看報紙的標題經過放大都可以看清。

美國高中偵察機粉墨登場中國領空

這種先進偵察機的總設師是美國洛克佈德飛機公司的凱萊·約翰遜。1953年他提出設想,1954年拿出了U-2間諜飛機設計圖,1955年8月第一架U-2偵察機試製成功。1956年U-2偵察機已飛向世界,開始進行空中間諜活動。

有了U-2偵察機後,第一步是挑選U-2飛行學員。選拔條件非常嚴格:要求有3000-4000小時的飛行經歷;軍銜在上尉與上校之間;性格沉穩,飛行理論紮實。國民黨空軍作戰署長雷炎鈞、情報署長衣復恩親自到各基地挑人,最後選定12人送往琉球美軍基地。在那裡,這12人接受了殘酷可怕的測試。測試項目稀奇古怪,如“忍耐力測試”——受試者先在一個高溫“烤爐”裡待上一段時間,然後立即轉入冰涼刺骨的冰水裡;“平衡感測試”——醫生將冰冷的水從受試者耳朵強灌進體內,以測試平衡感。受試者還常常要受到電擊刺激,身上插滿不知幹什麼用的怪模怪樣的吸管。飛行員們自稱當了一回被人作實驗的“新幾內亞豬”。這套方法實際上是用來選拔宇航員的,但他們卻最先用上。

美國高中偵察機粉墨登場中國領空

經過層層篩選,6名幸運者過關,他們是陳懷、王太佑、郗耀華、華錫鈞、楊世駒及許仲揆。

不久,這6人帶著國民黨空軍情報署長衣復恩發給的500元美元,來到了美國南部得克薩斯州的拉弗林空軍基地。這裡駐紮著美國空軍第4080戰略偵察聯隊4028中隊。直到這時,6名飛行員還只知道是來這裡受訓,但具體內容是什麼、學什麼機型並不清楚。美國人為他們的安排搞得神秘兮兮,與以往對待臺灣受訓人員的做法大不相同。

他們先學了一陣英語,一個月後,才准許與家人通信。然後上技術課,主要課程是電子、太空星相和雷達追蹤。上課時只能聽、提問,不許記筆記。教材很少,僅有的幾份也只能在教室裡看,不許帶出門。學到一大半,他們才知道是要駕駛U-2偵察機,但直到快要登機試飛前,他們才見到飛機的正身。

1959年8月,他們學完了全部訓練科目,5人合格,許仲揆上尉由於在一次飛行時抬機頭過遲而被淘汰。

5人興致勃勃地回到臺灣,當局把他們統統打發回原單位,隻字不提受訓的事。1960年8月,他們重被召集到一起,又被送到了拉弗林,原來是讓他們接受U-2複訓。

10月,他們回到桃園機場時,沒再被解散,而是集中在一起,成立了一個新的單位,名字叫“空軍總部氣象研究所”,對外叫35中隊,隊長是盧錫良中校,直接隸屬於空軍總司令部,由衣復恩直接指揮。不久兩架全身漆黑的U-2偵察機從美國運到了臺灣桃園機場。

美國高中偵察機粉墨登場中國領空

隊員陳懷動筆設計了一個黑色貓頭圖案作為本隊的標誌。據他解釋黑色貓頭象徵U-2的機身,閃亮的雙眼象徵U-2的攝影機。“黑貓中隊”的名字從此叫響。他們還統一訂做了夾克,右胸掛上“黑貓”標誌,作為本隊隊服。

中隊本是蔣美合作起家的,組建後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混血兒”。隊內除了中國人外,還有一部分是U-2生產廠家洛克希德公司的技術人員,幫助維護檢修飛機的關鍵設備,另外還有一批現役美國軍人,包括幾名飛行員,參與組織管理和訓練指導。兩方由一位美國空軍上校協調,他從不穿軍裝,別人都叫他“經理”。

美國高中偵察機粉墨登場中國領空

“黑貓”仍籠罩在層層神秘的面紗之後,它對外打出的旗號是搞“氣象研究”,飛行員們被要求在外人面前守口如瓶,即使對家人至親也守口如瓶。他們與別的部隊同住桃園機場,卻有自己的獨立作業場地和對上聯繫渠道,友鄰部隊根本不知道他們幹什麼。兩架U-2平時鎖放在一間大工棚內,警戒森嚴。

“黑貓中隊”被賦予深入大陸上空偵察的使命,這是一項價值極大但風險極高的工作,在他們前面,已有好幾位“好漢”死於非命。他們駕駛的是屬於頂尖端武器,因此被視為“國軍”空軍精英中的“精英”,享受超常的物質待遇。每人月薪達3000-4000元臺幣,是普通飛行員的3至4倍。美國中央情報局原擬比照美方飛行員的標準每月發給他們每人2500美元的“補貼”,相當於美國普通飛行員的4倍,但蔣經國不願美方介入太深,沒有接受。當時桃園機場的飛行員家屬區裡只有“黑貓”們的家裡有冰箱、電視機和抽水馬桶,這在60年代的臺灣尚屬高檔奢侈品,一般人根本不敢問津。

美國高中偵察機粉墨登場中國領空

蔣經國看望黑貓中隊隊員及眷屬

“黑貓中隊”自1961年成立至1974年,共歷任5任隊長,先後有30多名臺灣飛行員接受過U-2飛機的飛行訓練。1975年U-2飛機撤到韓國崑山基地後,仍沿用“黑貓”的稱謂。

由於“黑貓中隊”的偵察飛行所獲得的情報對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計劃至關重要,所以蔣家父子對“黑貓中隊”倍加恩寵,頻繁施惠。蔣介石多次親自接見“黑貓中隊”成員,蔣經國時常來到他們的住處,走家串戶,撫慰有加,每逢過年還忘不了給各家子女撒點壓歲錢,並贈飛行員葉常棣勞力士手錶一塊。

經過幾年的精心策劃之後,1961年,“黑貓”終於開始了其危險艱難的大陸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