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郎《琉璃美人煞》:縱然生命如塵,但求不負韶華

若說最近最火的電視劇非《慶餘年》莫屬,沙雕的劇情、開掛的主角、隨處可見的現代元素,眾多新生代明星傾情演繹以及一幫老戲骨的加持,使得這部劇自播出以來便好評不斷。

刷劇的時候無意中看到由成毅和袁冰妍主演的《琉璃美人煞》的片花,突然想起多年前追連載的那段時光。時隔十年,《琉璃美人煞》典藏版由星文圖書再版,封面一改當年的明豔亮麗,清淡素雅卻仙氣十足,於是我決定重溫一遍原著。

幸運的是,十年前那些打動過我的點,十年後依然能打動我。更幸運的是,十年後,我能用我的文字來記錄下那些打動我的瞬間。

十四郎《琉璃美人煞》:縱然生命如塵,但求不負韶華


(一)背景設定

某百科上對仙俠小說是這樣定義的:仙俠小說,在唐清時期比較繁榮,興起於民國之後,與傳統小說相比,更加虛幻飄渺。仙俠作品中,往往會有神、仙、人、妖、魔、冥(鬼)六界芸芸眾生出現,融入到角色成長過程中,而且角色往往會有各類法寶、仙器中。

仙俠文的最大特色就是天馬行空的背景設定,在古人的創作上加上作者的想象,從而構建出一個與當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千個作者,筆下就有一千個仙俠世界,可如何把這個千篇一律的背景寫出點新意來,就很考驗作者的寫作格局了。

拿《琉璃美人煞》來說,那個世界有神仙有凡人、有妖魔鬼怪亦有非神非人非鬼的阿修羅們。自古以來,正邪不兩立,人妖亦殊途。而六界中以仙界為尊,所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修仙者們,慢慢也形成了各門各派。歷經千年的歲月更迭,中原少陽派、南山軒轅派、北洋浮玉島、西荒點睛谷、東海離澤宮這五大修仙門派逐漸從眾多門派中脫穎而出。本文女主禇璇璣正是少陽派掌門之女,而男主禹司鳳及則來自離澤宮。


十四郎《琉璃美人煞》:縱然生命如塵,但求不負韶華


故事有衝突情節有曲折才能吸引人,十四郎在開篇就埋了許多伏筆,對璇璣的前世避而不談,而從她的轉世講起,有著良好的家世,卻莫名孤獨,體內隱藏的那股若有若無的神秘力量顯示了她的不平凡。而幾大門派看似風平浪靜的表相下,似乎也正隱藏著一場更大的謎團,藉由幾個小兒女下山歷練,慢慢揭開它的帷幕,一幕疊著一幕,一環套著一環,直讓人看得大呼意外。

曾經不止一次在這本書的評論下見到有讀者驚訝於十四郎的性別,究其原因,大概還是因為本書的架構設定吧,其實格局開闊、氣勢恢宏的書並不只有男作者能寫。而仙俠文的背景設定雖大同小異,但十四郎卻能把這個虛幻的設定寫得有煙火氣,讓那些得道有為的修仙者們,從那高高的雲端落到俗世凡塵中來,溫暖又真實。


(二)人物塑造

看了幾集《慶餘年》,我徹底被郭麒麟飾演的範思轍圈粉,感覺前幾集的笑點全被他一人承包了。範思轍這個人物本身就有很強的個人色彩,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貪財,綽號“郭小摳”的郭麒麟演起這個人物可以說是本色出演了。

說到貪財,不得不提到劇中的另一個人物王啟年,他遇事圓滑城府極深,但與範思轍不同的是,他貪財的表相下其實有一顆善良熱血的心。

你看,他們都是這俗世中的市井小人物,在劇中也只是個配角,但他們的風采依然不輸主角,讓我們輕易就記住了他們。由此可見,在人物塑造上,《慶餘年》是相當成功的。

十四郎《琉璃美人煞》:縱然生命如塵,但求不負韶華


人物塑造,是一部劇或一本書的靈魂。讓每一個人物都生動,讓每一個角色都有靈魂,這應該是每一個作者的畢生所求。在這點上,十四郎無疑是成功的,《琉璃美人煞》這本書篇幅並不長,但是情節飽滿,故事經脈張馳有度,重要的是每個人物都在故事裡。曾經有個編劇說過:

人物首先是故事中的人物,劇作本身講述的是故事,人物首先必須服從故事的邏輯,然後才有存在的意義,人物在故事中的所做所為必須符合人物的設定,合乎邏輯,他的行為才可信。

十四郎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讓我相信,在這個故事裡,他們都是推動情節發展必不可少的力量。

我們現在分析人物時,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詞就是原生家庭。對於本書的女主禇璇璣來說,前世的經歷有點類似原生家庭,儘管轉世時喝了忘川水,但影響依然在。她性子憊懶,不喜修仙,卻又固執如石,我行我素。

可當時光倒流,璇璣終於看到自己前世的經歷,她終於明白,她這一世都在找自己,慶幸的,她終於找到了。

原來,有心者,凡間即天庭,琉璃亦可做血肉。


十四郎《琉璃美人煞》:縱然生命如塵,但求不負韶華


再來說說司鳳,他大概是全書中最完美也最令人心疼的角色了。幼時敏感又傲嬌,成年後溫柔而深情。身世坎坷,自小生活在有著繁多變態規矩的離澤宮,幸運的是有柳意歡的陪伴和愛護。愛上璇璣後,他放棄了一切,甘之如飴。身份揭曉,重擔壓身,他亦勇敢承受。

可這世上,也只有那麼一個禇璇璣,才讓他的眼裡從此只有她一人,紅塵中所有誘惑都微不足道,把生命貢獻出去都極其暢快。和她比起來,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生死與共,就是這樣了。

試問,這樣的男子誰能不愛?

此外,飛揚跳脫的玲瓏、情深意重的紫狐、浪蕩多情的柳意歡、傲嬌貪吃的騰蛇、灑脫不羈的無支祈,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可愛動人之處,他們個性鮮明得讓人過目不忘,卻又不喧賓奪主,總得出現得恰巧好處。


(三)情感把控

比起只知道升級打怪流的爽文類,我更愛十四郎筆下的仙俠世界。有愛恨有情仇,有軟肋有盔甲,這樣的人才像是活在塵世中的人,才能讓我們產生共鳴。

“所謂的喜歡,從來都是一半痛楚一半甜蜜,因為過於在乎,所以患得患失。不知情之苦,便不能嘗情之美,然而知曉情之美,那其苦澀纏綿的酸楚,便只有自己知道了。”

像是印證了司鳳的話,書中的人物無論是璇璣司鳳,玲瓏敏言,還是無支祈紫狐東方清奇,他們都曾在愛中兜兜轉轉,有些人愛而不得,有些人得償所願。

但這才是愛情真正的模樣啊,它的存在無關貧窮富貴健康疾病年齡身份地位,真正的愛情,從來都不是坦途。就像我喜歡的紫狐,在愛情裡轟轟烈烈、全心全意付出過,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十四郎《琉璃美人煞》:縱然生命如塵,但求不負韶華


而璇璣對六師兄那朦朦朧朧的情感更顯真實,在胞姐玲瓏的光芒下,她打小被父母忽視,被同門不喜,她表面上裝得雲淡風輕,事事漫不經心當慣了背景板,可內心不是不在意的。遇上對她忽冷忽熱的六師兄,在一個偶然的瞬間會動心是多麼的理所當然啊。

然性格使然,使她在感情上她有所保留,看不清自己的心,無論是敏言還是司鳳,她都是被動的那一個。只是璇璣不會想到,這點朦朧的小心思成了她與司鳳感情路上最大的阻礙。

比起璇璣對感情的懵懂和後知後覺,禹司鳳永遠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從他面具跌落的那一刻起,他對璇璣的心意就昭然若揭,他不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可他從不後悔。

金庸的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郭襄,“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與楊過短短的幾次相見,卻是郭襄一輩子的記憶,但她從沒有一刻是後悔的。

當然,拿司鳳與郭襄對比無疑是不太合適的,而且與郭襄的形單影隻相比,司鳳和璇璣也終得圓滿。但他們對待愛情的態度,卻是我很喜歡很喜歡的。

書中天帝曾說過“他日因,今日果”,無論愛也好恨也罷,禇般事其實都是有因果的。前世的司鳳對璇璣痴心一片,以至於十世輪迴,依然如此。而從羅睺計都到戰神再到璇璣,她似乎沒變過,可她也一直在變。孤獨了幾世的她,在這塵世間終於有了要守護的人。


十四郎《琉璃美人煞》:縱然生命如塵,但求不負韶華


本書的封套摺頁上是這樣介紹十四郎的:十四郎,金陵人,仙俠大神,口碑與銷量並重的暢銷書作家。文字自有風骨,故事風格多變。筆下情節構想瑰麗,人物快意恩仇,感情入骨摧心。

深以為然。都說文如其人,十四郎的文確實溫婉有之,豪邁亦有之。

讀書時,我不止一次沉浸在十四郎構建的仙俠世界中,跟著璇璣一路前行找自己。她把璇璣的個人訴求放在人妖神三界動亂的大背景下寫,而導致這個動亂的恰恰又是無支祁一個微小的行為。故事的最後,當璇璣的真正身份揭曉時,又是一個由於私心而起的令人黯然的故事。

亞馬遜雨林中的一隻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週後美國德州就有可能引發一場龍捲風。其實人生哪有那麼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呢,改變命運的往往都是些小事。而人生路上雖然孤獨是常態,可還是很慶幸能有那麼一個人能陪你走到最後。

前世今生的故事大多悲情,但這本書的底色卻是溫暖的,仙為出世,俠乃入世,可出世入世間,總有些人是值得守護的。在他們心中,神也好人也好妖也罷,生命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寶貴的。這也是璇璣幾世輪迴終於明白的道理。

縱然生命如塵,但求不負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