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教育如此的焦慮,又能怎麼樣啊!

曾經看過一次楊瀾的訪談節目,受訪者是著名喜劇演員陳佩斯。陳佩斯罕見地穿了一件西服,當然腳下還是那雙老北京布鞋,翹著二郎腿,一臉的悠閒自在。

楊瀾和陳佩斯談到了掙錢的問題。

楊瀾:你一個人走穴掙得錢比帶一班人做話劇掙得錢都多,為什麼還要做話劇呢?

陳佩斯:掙那麼錢幹嘛呀!

楊瀾:買房啊!

陳佩斯:買完了幹嘛呀?

楊瀾:買車啊!

陳佩斯:買完了幹嘛呀?多貴的車不也四個軲轆,你最終睡在哪?一張床上。

我們為教育如此的焦慮,又能怎麼樣啊!


陳佩斯已經看透了人生的本質,能看得如此通透的又有幾人呢?有人會說陳佩斯他不缺錢吶,所以才有資格這麼說,如果他連飯都吃不上,還會這麼說嗎?

我有一個表弟,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在學業這方面已經到了我所能想象到的極致了。2012年畢業後面臨工作的問題,如果回家鄉,一座沿海三線城市,工作合同放在他的面前等他簽字,大型國企,月薪一萬元,其它獎金另計。最後他選擇了留在北京,一家新興互聯網公司,剛入職時月薪七千,天天加班,扣除房租和生活費,到了月底也剩不了多少。後來談了女朋友,要結婚了,兩家湊齊了首付,在五環邊上買了一套二手房。

我們為教育如此的焦慮,又能怎麼樣啊!


一次到北京,和表弟一家在一起吃飯。酒到半酣之際,我們進行了一番靈魂談話。

我:你留在北京後悔嗎?

表弟:這個無所謂後不後悔。

我:如果可以再次選擇,你會回去嗎?

表弟:如果以現在的眼光再來選擇,可能會回去。

我:為什麼?

表弟:留在這裡還能怎麼樣啊?

我:這裡的機會多呀!

表弟:機會多又能怎麼樣啊?掙得再多,發展得再好不還是一樣地過日子嗎?

我:孩子的起點高,對以後的學業有好處。

表弟:在讀書上我已經做到了國內的極致,即使孩子像我一樣,那又能怎麼樣啊?

當晚我就失眠了,即使讀書讀到了極致,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樣的工作;掙再多的錢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樣的生活;孩子教育的條件再好,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樣的焦慮。

我們為教育如此的焦慮,又能怎麼樣啊!


我們現在對教育的焦慮已經到了一種近乎於失去理智的程度。從懷孕開始的胎教到幼兒教育,從小學各種興趣班到中學的各種補習班,孩子不能有一刻的懈怠,我們也不能有一刻的安歇,對教育的投入已經瘋狂。然而,即使孩子上了名校,又能怎麼樣啊?

孩子考上了名校,又能怎麼樣啊?不過是下一個你啊!

在大城市落了腳,又能怎麼樣啊?還是要無休無止的工作啊!

我們對教育如此的焦慮,又能怎麼樣啊?還不是沿著慣性在走啊!

一個偉人問放羊娃,為什麼要放羊?

娶婆娘。

娶婆娘做什麼?

生娃。

生娃做什麼?

放羊。

我們為教育如此的焦慮,又能怎麼樣啊!


其實,放羊娃才看透了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