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遺傳學解題方略

高中生物:遺傳學解題方略

明確題中已知的和隱含的條件,不同的條件、現象適用不同規律:

1、基因的分離規律:A、只涉及一對相對性狀; B、雜合體自交後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C測交後代性狀分離比為1∶1。

2、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 A、有兩對(及以上)相對性狀(兩對等位基因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B、兩對相對性狀的雜合體自交後代的性狀分離比為 9∶3∶3∶1 C 、兩對相對性狀的測交後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

3、伴性遺傳:A已知基因在性染色體上 B、♀♂性狀表現有別、傳遞有別 C記住一些常見的伴性遺傳實例:紅綠色盲、血友病、果蠅眼色、鐘擺型眼球震顫(X-顯)、佝僂病(X-顯)等。

高中生物遺傳學解題策略與技巧

基因的分離規律(具體題目解法類型)

1、正推類型:已知親代(基因型或純種表現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現型等),只要能正確寫出遺傳圖解即可解決,熟練後可口答。

2、逆推類型:已知子代求親代(基因型),分四步①判斷出顯隱關係②隱性表現型的個體其基因型必為隱性純合型(如aa),而顯性表現型的基因型中有一個基因是顯性基因,另一個不確定(待定,寫成填空式如A ?); ③根據後代表現型的分離比推出親本中的待定基因 ④把結果代入原題中進行正推驗證。

高中生物遺傳學解題策略與技巧

綜合題:需綜合運用各種方法,主要是自由組合。

所有的遺傳學應用題在解題之後都可以把結果代如原題中驗證,合則對,不合則誤。 若是選擇題且較難,可用提供的A—D等選項代入題中,即試探法;分析填空類題,可適當進行猜測,但要驗證!

測交原理及應用:

①隱性純合體只產生含隱性基因的配子,這種配子與雜合體產生的配子受精,能夠讓雜合體產生的配子所攜帶的基因表達出來(表達為性狀),所以,測交能反映出雜合體產生的配子 的類型和比例,從而推知被測雜合體的基因型。即:測交後代的類型和數量比 = 未知被測個體產生配子的類型和數量比。

②鑑定某一物種(在某個性狀上)是純合體還是雜合體的方法:測交———後代出現性狀分離(有兩種及以上表現型),則它是雜合體;後代只有一個性狀, 則它是純合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