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防控力度“碾壓”傳播速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團結帶領全市黨員幹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為進一步營造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積極輿論氛圍,凝聚全市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本報今日起推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凡國外入境者請自行到社區、村民委員會登記並自覺遵守隔離規定。”4月6日上午,新邵縣釀溪鎮王家坪村,疫情防控信息經“村村響”廣播傳入各家各戶。

排查摸底不漏一人、重點人員應檢盡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我市下活防控“先手棋”,建立起市縣鄉村四級防控網絡,實現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為從源頭上控制傳染風險、及時精準展開救治贏得了寶貴時機。

疫情發生以來,我市轄區所有社區與行政村均實現了疫情宣教全覆蓋、重點人群監測全覆蓋、高風險感染人群隔離觀察全覆蓋。

早排查:不漏一戶 不落一人

邵陽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市,更是勞務輸出大市。自清朝起武漢就建有寶慶碼頭,兩地商貿往來密切。據公安大數據通報,我市在武漢務工、經商的市民達1.5萬人之多。春節前夕,外流人口回邵,轄區人員數量達到全年之最。

在財政狀況相對緊張、醫療資源優勢不突出的情況下,市委、市政府將源頭防控作為應對疫情的重中之重。市委書記、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組長龔文密及時作出部署,並坐鎮指揮部、探訪最前線,反覆告誡大家:“要全力應戰,確保被感染患者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隔離、第一時間救治、第一時間治癒。”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事青現場督導、動員鼓勁、狠抓落實。全體市級領導率先垂範,一線戰鬥堡壘堅強有力。

1月21日,我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所有醫務人員取消春節休假,所有幹部職工啟動“地毯式”排查防控,264個發熱監測點關口前移,層層落實防控責任、將感染風險化解在最基層。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面開放發熱門診,三級醫院全面開通發熱門診網上預約診療服務,各醫院全面落實院內感染防控責任。最大限度規避了全市醫務工作者與特殊群體感染風險。

在市縣鄉級醫院和村級衛生服務中心、重點路段出入口,均設有發熱監測點,3.6萬名幹部和1.12萬個黨支部的32.5萬名黨員走村串戶進行排查,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用“最笨”的辦法幹最有把握的事。“我們就是靠著醫務人員和基層幹部的雙腳雙手,建立起了全市高風險感染人群數據庫。”市衛健委主任劉曉江說,由於精準管控,我市實現了所有排查對象“九清”,即底數清、自然情況清、返回時間節點清、返回地點清、行程軌跡清、乘坐交通工具方式清、是否有與相關病例接觸源頭清、身體健康狀況清、家庭成員等身邊密切接觸人員清。

春節前後,我市採取技術比對、設卡排查、入戶摸排、群眾報告等方式累計對4.24萬重點人群進行了摸排比對。

早檢測:篩查擴面 檢測提速

1月21日晚,邵東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陸續接診了3名疑似患者,在市疾控中心的指導下,該院對其進行了採樣檢測。2天后,市疾控中心檢測結果與國家疾控中心檢測結果一致——確診陽性。

2月1日,國家將確診報道的權限下放給各市州疾控中心,不需要國家、省疾控中心進行復檢,邵陽市疾控中心可以直接確診。

隨著疫情形勢變化,我市檢測範圍由疑似病例“一類人員”擴大至密切接觸史人員、集中隔離人員、發熱門診留觀人員“四類人員”,再到一線醫務人員和一線防控人員、出院患者、各類養老福利機構託養人員、精神病醫院和血透中心人員、復工返廠員工、境外入邵人員等“九類人員”。

“我們不能等邵陽出現疫情,再開始行動。作為疾控人,我們必須比絕大多數人走在更前面,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市疾控中心主任胡邵華說。

隨著篩查擴面,檢測任務與檢測速度要求不斷提升。為精準完成檢測任務,各級醫院院感工作人員與疾控工作人員全員堅守崗位,奔走在發熱排查、樣本採集、比樣檢測一線。截至3月31日,全市共完成核酸樣本檢測6萬餘份,其中境外入邵1632人全部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趙軍嶸是市疾控中心一名主管檢驗師,曾參與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樣本檢驗。疫情發生以來,她一直奮戰在檢測一線,見證了我市核酸檢測能力由每天280人份到7500人份的“速度升級”。“病毒傳播速度太快了,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檢測準確度與效率,才能降低傳染風險。”

1月23日以來所有涉湖北(武漢)來邵人員,全部安排在12家指定酒店嚴格管控,集中監測;對所有密切接觸人員,設置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26個,檢測確診時間從48小時縮短到6小時,實現了疑似和留觀人員日檢測、日清零。

“通過擴面篩查,有效甑別了普通流感和新冠肺炎病例,既避免病人聚集、節約醫療資源,又能搶佔救治先機,更能有效化解無症狀感染者傳播風險。”劉曉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