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的高效法

在19世紀20年代,查爾斯·施瓦布(Charles M. Schwab)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施瓦布曾是伯利恆鋼鐵公司的總裁,該公司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造船廠和第二大鋼鐵生產商。

1918年的一天,為了提高團隊效率並發現更好的完成工作的方式,施瓦布安與著名的生產力顧問艾維·李開了一次會。

艾維·李本身就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並被公認為公共關係領域的先驅。隨著故事的發展,施瓦布將李帶到他的辦公室,並說:“請向我展示一種完成更多工作的方法。”

“請給我和每位高管15分鐘的時間。”艾維·李回答。

“要花多少錢?”施瓦布問。

艾維說:“三個月後如果有效果,您可以寄給我一張支票,以兌現您認為值得的一切。”

在與每位高管進行15分鐘的交流中,艾維·李解釋瞭如何實現日常工作效率的簡單日常工作:

  1. 在每個工作日結束時,寫下您明天需要完成的六項最重要的事情。不要寫下六個以上的任務。
  2. 按其真實重要性對這六個項目進行優先排序。
  3. 明天開始工作時,只專注於第一個任務。繼續工作直到第一個任務完成,然後再繼續執行第二個任務。以相同的方式處理列表的其餘部分。
  4. 在一天結束時,將所有未完成的項目移到第二天的六個任務的新列表中。
  5. 每個工作日重複此過程。

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施瓦布和他在伯利恆鋼鐵公司的執行團隊還是決定嘗試一下。

三個月後,施瓦布對公司取得的進展感到非常高興,於是他讓艾維·李進入他的辦公室,並給他開了一張25,000美元的支票。

1918年發行的$ 25,000支票相當於2015年的$ 400,000支票。

優先處理待辦事項清單的方法似乎很簡單,它怎麼會這麼值錢呢?是什麼使它如此有效?

使它如此有效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


  • 它很簡單

對這種方法的主要非議是它太簡單了,似乎與生活的複雜性格格不入。

如果出現緊急情況怎麼辦?面對複雜的生活,不應該贏複雜的策略嗎?

以我的經驗,複雜性通常是一個弱點,因為它會讓我們的大腦負擔太重,心亂如麻。如果出現緊急情況和意外的干擾,那就儘可能地忽略它們,或者在必須時處理它們,並儘快返回優先任務列表。

我們要懂得使用簡單的規則來指導複雜的行為。


  • 它迫使你做出艱難的決定

我不相信艾維·李每天的六項重要任務有什麼神奇的,但其中蘊含的一個道理是:

對自己施加限制會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你有太多的想法(或者當你對完成的工作不知所措的時候),唯一最好的方法就是理清你的想法並拋棄掉所有不必要的東西。

約束可以使您變得更好,也讓你能夠做出必要的選擇。

艾維·李的方法類似於沃倫·巴菲特的“25-5清單策略”(可以參考公眾號文章《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專注是你成敗的關鍵籌碼》),該規則要求你僅關注5個關鍵任務,而忽略其他所有內容。基本上,如果你什麼都想做,那麼一切都會使您分心。


  • 它減少了啟動的難度

完成大多數任務的最大障礙是啟動它們。

跑步鍛鍊很困難,但是一旦你到了健身房,一切就會變得容易起來。

艾維·李的方法迫使您在上班前一天晚上決定自己的第一個任務。這種策略對我非常有用:過去在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常常會糾結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但是,如果我在前一天晚上就想好了自己要做的是什麼,那我就可以在第二天立即著手做那些與我而言重要的事情。

其實,從一開始,起步就和成功一樣重要。


  • 它要求你執行單任務。

現代社會喜歡多任務處理,但它卻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忙碌。

研究幾乎任何領域的世界級專家,包括運動員,藝術家,科學家,教師,CEO等,你會發現貫穿其中的一個特徵:專注。

原因很簡單,如果你不斷地將時間劃分為十種不同的方式,那麼您就不可能擅長一項任務。

精通需要專注和一致性。


大道至簡,最簡單的反而是最有效的。

如果一個方法太多複雜,程序步驟太過繁瑣,那你腦子裡的第一個想法,不應該是挑戰難度,而是果斷放棄。

因為一個複雜的方法,它的設計是違揹人類懶惰的本性的,自然會很難堅持,也很難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