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大邪神以往接觸的藍牙耳機並不多,尤其是掛頸式的耳機。事實上比起笨重的頭戴式藍牙耳機和受限於設計空間的真無線耳機,掛頸式耳機足夠的設計空間,以及便捷的佩戴方式,都能夠儘可能多且儘可能減少“功能閹割”地將一些技術融入機器中——基於這一點,同時鑑於可換線設計已經非常普及,許多廠家開始開發屬於自己的藍牙耳機線,這也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需求窗口,卻總是缺少“關鍵賣點”。

這一次,大邪神帶大家走近的,是來自1MORE的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一款搭載了主動降噪、動鐵直驅、快充、LDAC/AAC協議的值得驕傲的藍牙耳機!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我們來開箱。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非常堅實的包裝,用盒非常堅固,保護堪稱面面俱到,每一面上都寫滿了賣點;大量認證,獲得了索尼Hi-Res的音頻標和無線標,還有IF2020設計獎和CES2020設計獎。給大家科普下,世界三大科技獎為美國IDEA、德國IF、德國紅點,從事工業設計的朋友對此肯定比大邪神熟悉,而CES設計獎又被稱為“科技界的諾貝爾”,可以說是很高的榮耀了。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這時我們看到內襯,是經典的1MORE風格,即用直接用草稿圖展示整個產品的功能和設計,非常透明且清晰,而且富有設計感,十分賞心悅目。排布各項圖塊時候肯定考慮了用戶的短暫視覺停留,這樣才能更好地讓用戶注視到設計師的匠心。裡面這段話讓我感觸頗深,我們稍後聊聊。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我們來講一講配件:八幅耳套,各種尺寸,不同調音,不同佩戴體驗;隨身耳機袋,容量很大,面料非常結實;手感很棒質量很高的耳機充電線,以及支持有線模式的3.5連接線。

可能有一些非藍牙愛好者更喜歡有線耳機,事實上大邪神本人便是一個十足的有線愛好者,且不聊這一套非常成熟的藍牙系統,有線之下使用主動降噪也是非常棒的體驗,同時可以根據需要的前端提升整體聽感,讓我有必要認為,在無線ANC耳機中的有線設計,絕對是市場認可的不可或缺的設計。


除了這非常fancy的耳機本體,官方APP附贈酷狗音樂的暢聽權限,綁定個人賬號就可以通過1MORE APP來暢聽“就是歌多”曲庫。

在APP界面裡,識別設備後可以APP控制耳機降噪等級,還有一個“煲機系統”,使用官方方案一鍵煲機,使耳機快速進入穩定工作狀態,直接享受最佳音樂,同時擁有調節EQ的功能,

以上便是大邪神帶領大家開箱的全過程,接下來我們講講這款耳機的一些獨特之處。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降噪

值得一提的是,降噪更多是抹掉來自外界環境的“粉紅噪音”,耳邊人聲和汽車鳴笛是非常清晰的,只不過在不同等級降噪中這些聲音大小不同罷了。

得益於前後反饋的雙麥克風降噪,才能不至於將噪音“一棒子打死”,這樣的表現對於一個經常上街的人來說,簡直是“嗨到不行”!

這些設計最有代表意義的,莫過於“抗風噪”功能。對於很多耳機黨來說,迎面風吹過來最難受的莫過於風切割耳機的聲音,而耳機緊貼耳道,聲音非常難熬。這個功能可以徹底清除這樣的問題,不會因為一陣清風影響了聽音樂的心情。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聲音

即使有格萊美大師調教,也不能認為聲音就沒有問題了——然而圈鐵降噪Pro的聲音確實沒啥問題。

是的,偏向流行音樂的調音,高低頻略有一點點多,但是聽起來非常舒服,不刺激,尤其是煲機結束後,擁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有一點不得不說,降噪的不同等級會多少影響音量大小。在周遭環境十分安靜的情況下,不同的等級對應的聲音略有不同,但是僅僅是音量大小的不同,不影響整體調音,等大邪神煲機結束後,這樣的改變小了不少。

最後不得不提下APP的EQ調整,在這種風格聲音下,不同曲風適配的也非常不錯,也是出乎意料了。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供電

續航時間達到20小時。大邪神在調查時候普遍發現,掛頸式的續航時間在10-15小時居多,即使有些續航更久,更多是缺少某些技術的功耗之下——而圈鐵降噪Pro卻達到了20個小時的長續航,堪稱其中的佼佼者了。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就是快充,其支持QC1.0-3.0協議,實際體驗下來確實不到半小時就能幾乎充滿,確實是非常快了!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藍牙

藍牙5.0,支持AAC/LDAC,無論在蘋果還是安卓環境下都非常具有優勢。對比藍牙4.2,5.0版本傳輸速度提升兩倍、傳輸距離提升四倍、傳輸數據容量提升八倍,官方標註穩定傳輸距離為10米。在實際使用期間,10米左右隔了兩堵牆也能正常傳輸,因此藍牙5.0帶來的技術紅利不可小覷。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通話降噪

DNN降噪,使用了深度神經網絡的降噪算法,較大多數使用的ENC降噪算法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搭配APP可以進行語音助手使用,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識別的操作,在特定場景非常方便。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做下對比:1MORE VS Sony

為了探究清楚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的真實實力,大邪神特地去本地實體商店體驗了索尼的幾款掛頸式藍牙耳機,接下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Wl-H700

價格持平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的藍牙耳機,沒有主動降噪功能,h.ear系列的掛頸藍牙產品——這個系列被認為是中端面向年輕人的產品,不具有複雜的內容,卻非常“夠用”。

續航時間為8小時,支持快充,支持無供電狀態下的有線模式,來電提醒有內置震動。使用單單元驅動,支持DSEE HX和LDAC。

怎麼看都是一箇中規中矩的耳機。

[評測] 千元內降噪首選——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Wl-1000M2

價格大概是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的三倍,擁有同樣的前後雙反饋麥克風技術,可以更好的濾除不必要的外界噪音,同時保留必要的人聲、汽車聲等環境噪音,不會引起因為降噪太徹底而失去正常的環境知覺的負面效應。

然而貴有貴的道理,索尼最令人稱奇的降噪算法,可以識別外界氣壓和行為環境——不過對於我這樣很少出差且寧願高鐵不坐飛機的人,這些錢花的也沒啥意思。

另一個值得指出的技術,便是為了彌補LDAC不足而開發出來的DSEE HX數字聲音增強系統,確實提升了頻寬,但是由於是數字算法直接計算彌補的,實際聽來並沒有“頻寬完整”的滿足感,Plus,相較而言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 本身的傳輸已經是很不錯的了,配合其自身調音反而不需要太多“修修補補”。

單元同樣是圈鐵結構,個人認為兩個品牌都在鑽研多單元尤其是圈鐵結構做了大量投入,這裡就這一點不做任何評述,但是必須指出,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的流行音樂確實更加動聽,而1000M2的“索味”卻更加“仁者見仁”。

有線設計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沒有任何防水設計,這一點我個人存在疑惑,畢竟這理論上可是“適應更多場景”的耳機啊。


以上便是對1MORE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的所有評述,下面講一講題外的,一些觸動了我的東西。

在內襯包裝上有這樣一段話:

Luca Bignardi : Sound should be shaped around human ears, not just flat lines that satisfy acoustic engineers. The same should be ture for ANC headphones. Your music should sound great in any environment, at any time. Dedicated to music lovers on-the-go.

盧卡,錄音師,格萊美獎獲得者,1MORE品牌首席調音師,這樣評價道:聲音應該根據人耳來設計,而不僅僅是是取悅聲學工程師的平直曲線,主動降噪耳機也是一樣的道理,你的音樂應該很棒,無論是何時何地何種環境。為音樂愛好者設計。

幾句話點明瞭耳機類產品的核心——為了人耳聽起來如何,而不是為了掃頻曲線看起來如何。無論是從業者還是發燒友,都應該始終保持著一種“音樂”的初心,因為我認為任何一個有興趣研究音響產品的人,都是真心實意喜歡音樂的人。

這一次體驗1MORE 高清降噪圈鐵藍牙耳機 Pro版,感觸很深,無論是對設計工程之完善的傾佩,還是對聲音美妙的感動,我都感覺這是一趟有著諸多收穫的探索之旅。

真心希望越來越多的產品可以擁有如此的完成度和如此的審美觀,希望保持著這樣的初心,1MORE的耳機,無論品類,都可以走的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