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春天的列車》會是下一個文藝片的黑馬嗎?

《通往春天的列車》會是下一個文藝片的黑馬嗎?

電影《通往春天的列車》由任素汐、李岷城、陳宇星等人主演。10月5日在釜山進行了全球首映,同時還入圍了釜山影獎,成為本屆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角逐新浪潮大獎,在2020年3月20日上映。

《通往春天的列車》會是下一個文藝片的黑馬嗎?

東北曾經是中國的經濟支柱,但經濟轉型後,老工業基地的工廠逐漸陷入頹態,大多工廠已經關閉或被拆。目前在黑龍江範圍內,相對活躍的車輛廠還在運行中,但也只是部分廠區在正常運轉,所以很多工廠裡的工人被迫南下找工作。

電影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說小隻是代表著東北甚至是黑龍江的一個特殊區域,特殊的市場環境,大的方面來說代表著全國中小型城市面臨的問題,經濟低迷,很多外資工廠撤退,年輕人找工作沒有更多的機會,面對著留守家鄉還是外出去打拼,反應出了他們的迷茫和堅定離家而又不捨的無奈。《通往春天的列車》以溫情與幽默的手法用東北最典型的職業狀況來展現東北小城青年的生活現實。

說實話,面對著那些千篇一律的偶像劇,精英劇,不是霸道總裁,就是千金小姐,說實話看著一樣的面孔在不同劇裡演著相同的角色,看著都想吐了,這些劇的意義究竟何在,價值在哪裡,難道就僅僅是給觀眾打發時間,拜託,現在大家的時間是很珍貴的,相反這幾年的文藝片市場反而更容易拉近於觀眾的距離,比如上映才兩週的《少年的你》目前票房接近14億,說明大家對於有價值的電影還是認可的。

《通往春天的列車》會是下一個文藝片的黑馬嗎?

作為小成本製作的電影,本身製作成本也不高,才3000萬,也許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反而可以用心的做電影,打磨作品,能通過作品來引起大家的共鳴,共同來關注年輕人所揹負的壓力,引起社會的關注,近而促進來解決問題,這樣的作品才會有所收穫,講一個精彩的故事,或者是傳遞一種堅定的信念,或是一種勇敢面對生活的勇氣,至少的表現出來,而不是三無產品,無病呻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