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4日,河北省邢臺市威縣舉辦花海馬拉松比賽,1000餘名選手在萬畝梨花中完成比賽,圖為選手在梨花盛開的賽道上奔跑。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據中國田徑協會旗下的中國馬拉松官網數據顯示,上週日全國範圍內共有22場中國田協認證的馬拉松賽事延期或取消。春暖花開的三四月間,本是馬拉松賽事扎堆舉辦的黃金時節。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讓飛速發展十餘年的中國馬拉松產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賽事停擺,讓這條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收入銳減甚至歸零;疫情風險,給跑友們健身鍛鍊的習慣和熱情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與挑戰。當蓬勃發展馬拉松產業遭遇冷酷的疫情,如同熔鍊的鋼鐵突遇冷水的刺激,由熱到冷的溫度驟變之餘,蒸騰而上的氤氳水汽也讓產業發展的前路充滿了未知。
比賽停擺,突如其來的“寒冬”
1月23日中國田協發佈通知,要求4月30日之前的各項馬拉松賽事“通過易地、推遲、取消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風險隱患”。在此時間段內,93場中國田協認證賽事全部延期或取消。如果再加上已經確定取消或延期舉行的4月30日之後的賽事,以及民間企業、社會力量自行主辦的草根賽事,受疫情影響無法如期舉行的各類跑步賽事數量保守估計也在200場以上。
沒有比賽的日子裡,賽事公司沒有業務,沒有收入,只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開支,艱難維持。江蘇力然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運營著多項跑步賽事,屬於小微體育企業。該公司負責人唐勝介紹說,今年以來公司運營的4場賽事取消或延期,賽事營收歸零。雖然目前該公司並無裁員降薪計劃,但只發放基本工資,沒有獎金,員工收入大打折扣。
零賽事的壓力之下,即使是大型賽事公司如智美體育集團,也因員工數量大,為保證不裁員而從3月份起按照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員工工資。
除了各賽事公司,整個馬拉松產業鏈條上的各類企業也都受到疫情的巨大沖擊。國內專業急救培訓與賽事保障機構極速反應(唐山)負責人彭康凱表示,今年以來企業幾乎沒有收入,資金壓力陡增,目前仍有45%的員工在家等候復工通知。
以跑步媒體、跑步裝備為主業的馬孔多(北京)文化有限公司1月下旬和整個2月幾乎零收入,3月份跑步裝備的銷售才開始逐漸復甦。不過據馬孔多負責人艾國永介紹,大量新品受疫情影響全部延遲1至3個月到貨,導致應季產品錯過最佳銷售季節,銷售業績也不理想。
“寒冬”之下,各個企業都在想方設法開源節流,積極復工自救。極速反應已復工人員臨時組成“市場應急開發”小組研究新項目,適當側重急救培訓板塊的業務拓展。河北野人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了線上進行的2020石家莊馬拉松春季賽,4月12日舉行線上開幕式,19日比賽截止,65000餘名跑友通過跑步軟件參與其中。
不過,無論自救舉措多麼成功,終究只是暫時性的應急之舉。所有涉足馬拉松產業的企業都在翹首企盼著復跑之期的到來。
3月22日,2020成都雙遺馬拉松健康跑在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鳴槍起跑。圖為一對母女在進行熱身。新華社發(胥冰潔攝)
復跑難定 企業生存面臨考驗
3月22日,在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區舉行的2020成都雙遺馬拉松健康跑一夜之間成了“網紅”。儘管參賽規模只有一千人,儘管比賽的長度只有6公里,但這場疫情暴發之後國內進行的第一場正式線下跑步活動,一度讓所有馬拉松企業看到了賽事全面恢復的希望。
不過,從3月底到4月初,相關部門先後發佈通知,要求大型聚集性體育活動如馬拉松長跑等暫不開展。
雖然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要求之下,人員的聚集始終是大忌,而這恰恰也是馬拉松賽事無法迴避的死穴。
對於何時能夠復跑,人們的期待各不相同。唐勝表示力然體育已經開始籌備5月2日的泗洪馬拉松,現在就等著一紙復跑的通知。彭康凱則表示,8月初復跑就是理想的狀態了。還有更多人已經做好了全年無賽的心理準備。
“從目前情況來看,馬拉松賽事短期內恢復的可能性不大。”智美體育集團董事、副總裁宋鴻飛說,“一個賽事籌備期需要三個月左右時間,再加上南北方天氣氣候的差異,不是全年都適合舉行比賽。實際上今年留給各個賽事公司辦賽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宋鴻飛表示,智美已經做好了今年賽事完全無法恢復的準備。
野人體育董事長康金書也表示,“心理預期是5月能復工,但也做過最壞的打算——今年全部活動都取消。”
恩貢(上海)文化發展中心是一家經紀公司,主營業務是中國境內跑步賽事中的外籍職業運動員邀請工作。該公司負責人丁熠晨對於復工時間的預判更為謹慎。他表示馬拉松是典型的第三產業,復產復工需要等到社會經濟全部恢復正常之後才能開始,而自己的業務領域又是馬拉松產業復工鏈的最後一環。在目前國際疫情形勢嚴峻,出入境管理全線收緊的情況下,明年的業務能否正常開展還是未知數。
丁熠晨表示,自己公司人工成本較低,少量運營費用幾乎可以忽略,在疫情衝擊下長期堅持下去應該不成問題。但他也表示,那些人工成本等固定支出壓力大、為保持正常運營需要大量現金流的企業,在這次疫情面前可能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
石家莊馬拉松春季賽雲端開跑,開幕式架起的各種直播設備。(河北野人體育提供圖片)
艾國永介紹說:“不出意外的話,以跑步媒體、跑步裝備為主業的馬孔多,在今年雖然生存艱難,但應該是可以存活下來的。我們也在努力放慢速度、控制規模、節約成本,並加快資金週轉,希望可以度過寒冬。”
在這個疫情導致的“冬天”裡,過最緊的日子,做最壞的打算,已成為所有馬拉松企業的共識。
跑或不跑 跑友眼中的兩難抉擇
跑?或者不跑?這看似是一個主觀上的問題,但對於疫情下的廣大跑友來說,卻有太多的客觀實際是需要考慮的。
疫情之下,健身鍛鍊被迫從室外回到室內。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跑步機不是家家都有,健身房也幾乎全部停業,跑步習慣的延續遇到了客觀困難。
李清模這些天可悶壞了。(本人提供圖片)
跑友李清模家住廈門,一向赤腳參加比賽,加上跑量大,參賽頻次多,讓他在國內跑圈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不過整個2月李清模的跑量銳減,一共只跑步鍛鍊了3次,連平時的零頭都不到。大部分時間裡他每天的日常就是吃飯、睡覺、看電視。熬夜、晚起加上缺乏運動,一個月的時間體重就增加了11斤,直到3月才逐漸恢復了中斷的跑步鍛鍊。
遭遇同樣尷尬的還有艾國永,他在整個2月基本沒有跑步,只在室內練了練力量,結果導致體重增加了8斤,現在還在為減肥而努力。3月中旬前後,艾國永開始在北京的室外跑步,不過跑量不大,配速掉得也很厲害。
相比之下,石家莊市路跑協會會長王京華要幸運很多。因為家裡有跑步機,作為12年資深跑友的他封閉在家期間依然堅持了跑步習慣,跑步機上跑煩了就從客廳跑到廚房再跑到臥室。而選擇這種在家“轉圈”跑法的跑友也不在少數,王京華的一位跑團團友疫情期間繞著客廳累計跑了13小時、120公里。
4月12日,2020石家莊馬拉松春季賽(雲端馬)線上開幕式在河北體育館舉行。賽事於4月3日開啟報名,持續到4月19日結束。疫情期間,比賽採用線上方式進行,參賽者使用任意可記錄跑步數據的應用程序(APP)完成比賽,並上傳成績截圖。新華社發(張曉峰攝)
但在家裡“轉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逐漸轉好,不少跑友在3、4月間開始恢復室外跑步,但口罩戴與不戴又成了新的問題。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跑友均表示,戴口罩跑步不僅體驗差,甚至可能帶來安全風險。
為了可以不戴口罩跑步,同時也為了減少因為不戴口罩給他人帶來的困擾,丁熠晨選擇在早晨四五點鐘出門跑步。家住南京的跑友小戴則是到離家不遠的玄武湖跑步。還有不少跑友選擇在深夜的小區內默默繞圈。
沒有比賽的日子裡,大量的跑友依然在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堅持著運動鍛鍊,積極等待著賽事迴歸。但對於恢復參賽,不同的人卻有著不同的觀點。
由於前期報名的多項國內外賽事取消或延期,李清模遭受了幾萬元的經濟損失,已報名成功的比賽延期後也會出現檔期衝突無法參加的情況。他表示,疫情結束後會先抱觀望態度,減少參賽頻次。
4月12日,2020石家莊馬拉松春季賽(雲端馬)線上開跑。新華社發(張曉峰攝)
艾國永則希望在疫情結束之後,能夠儘量多參賽,完成全年的參賽計劃。
“算是‘報復性參賽’吧。如果馬拉松賽事舉辦,我就會參賽,不會徘徊。”艾國永說,“相信政府對疫情的判斷和對能否舉辦賽事的判斷”。
小戴錶示,不會報復性參賽,也不會不敢去參加比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有計劃、有選擇地參賽,畢竟跑步不是為了參賽,而是為了鍛鍊身體。不過他也表示,如果要求必須戴口罩,比賽就不考慮參加了。
難度升級 疫情之後的全新挑戰
世界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馬拉松熱對於世界馬拉松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疫情結束之後,如何讓馬拉松產業儘快恢復發展,如何讓跑步愛好者們儘快跑起來,將是一個世界性課題。
國際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新聞發佈會上。(資料圖)新華社記者王麗莉攝
無論跑友態度如何,不管等待多長時間,比賽終有恢復正常的一天。被按下了暫停鍵的中國馬拉松產業能否在復跑之後無縫恢復?在這個問題面前,所有企業的受訪者都不敢盲目樂觀。
宋鴻飛分析說,從短期來看,2020年已經有不少賽事被取消,比賽數量減少就意味著“蛋糕”小了。延期的大量比賽也可能在復跑後出現密集撞車的情況,國內馬拉松跑者的數量是一定的,密集賽程之下部分影響力較小的比賽可能出現參賽跑者數量不足的情況。此外賽事剛剛恢復之後,很多跑友因為缺乏系統訓練準備,身體機能和運動狀態大不如前,勢必會讓賽事運營的安全風險增加。近期國內多地接連出現運動性猝死的悲劇,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這種運動風險提高的苗頭。
1月5日,2020廈門馬拉松賽鳴槍開賽,共有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三萬多名選手參賽。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在整體經濟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中國馬拉松產業的市場前景也難以獨善其身。
宋鴻飛表示,不少跑友的收入受到疫情影響有一定程度的減少;汽車、金融、體育服裝這三類以往對馬拉松賽事贊助力度最大的行業受經濟大環境影響都很大,在品牌推廣方面的經費也會相應減少。壓力之下,馬拉松產業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會比較吃緊,整個行業預計會迎來一次優勝劣汰的大洗牌。
丁熠晨判斷說,中國馬拉松產業前些年發展太快了,受到這次疫情的影響,有的公司會倒掉,有的人員會離開。未來馬拉松產業的發展可能會放緩。
2019年12月29日,2019陽江海陵島環島國際馬拉松賽在廣東陽江市海陵島舉行,共有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2000名選手參賽。圖為參加輪椅半程馬拉松男子組的選手在比賽中。新華社發(陳曉偉攝)
在唐勝看來,產業發展放緩、企業優勝劣汰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疫情的衝擊讓企業看到自我優化提升抗壓能力的重要性,也能幫助興旺十餘載的馬拉松熱潮逐漸趨於理性。渡過這次危機之後,生存下來的企業將代表著更為健康的馬拉松產業未來。
疫情是無情的災難,也是刺耳的警鐘。此次疫情讓大眾對健康的認識更加深刻,封閉居家期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規律地健身鍛鍊。新的跑者還會繼續出現,產業發展的“基石”還會越來越大。
儘管前路會充滿挑戰,但疫情之下的中國馬拉松產業不會就此停滯不前。發展的速度可能會變慢,但前進的步伐應該會更加穩健。
新刊提前看 | 法律電影的熱鬧與門道
《貓和老鼠》導演去世,他把湯姆和傑瑞永遠留給了我們
在線課程、雲上商鋪……戰疫故事裡的數字經濟
《民主與法制》社新媒體出品
本期主編:王 鐔
校對:王立三
審核:黎偉華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民主與法制社是由中國法學會主管的中央級新聞事業單位,擁有《民主與法制》雜誌、《民主與法制時報》、民主與法制網、民主與法制移動新聞客戶端等權威法制媒體。
微信號:minzhuyufazhishe
閱讀更多 民主與法制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