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木柵欄——寫給70後的自己

記憶裡,總是門前那條混濁的黃河,站在堤壩上,河道曲曲彎彎,遠處閃耀著點點燈光——那是很遙遠的記憶!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一個黃河邊上的小村莊,它確實很小,全村只有幾十戶人家。後來陸陸續續來了很多——外來戶,村子才逐漸人多了起來。

童年的記憶中,家家戶戶都是低矮的泥土做牆,大人們隔著牆就可以和鄰居聊天,孩子們要踩塊磚或者木頭爬上牆頭。大多數人家是沒有門的,有的也只是一個廢棄的木頭做成的柵欄,白天不管家裡是否有人,柵欄永遠都是敞開的,只有晚上才會用一根細繩掛在木樁上,童年的門沒有鎖。

童年的木柵欄——寫給70後的自己

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隨意的出入別人家,村子裡到處都是張家的雞,李家的狗……白天它們到處串門,晚上主人站在院子裡喊一聲,就都飛奔回去了。

童年的記憶滿滿的都是快樂,即使物質匱乏也從來沒有阻礙我們的熱情。隨地撿幾個大小差不多的石子就能玩幾個小時。用樹枝在地上劃幾個方框就能跳。吃剩的羊骨頭關節也能當玩具,所有的娛樂都不用花錢,真正的自給自足,自娛自樂吧!

小的時候最開心的莫過於可以吃好吃的,一塊水果糖,一個糖葫蘆,一根5分錢的冰棍,還有鄰居隔牆遞過來的幾個餃子,都讓我們興高采烈,手舞足蹈!記憶裡的童年充滿了溫馨和快樂。

童年的木柵欄——寫給70後的自己

我們長大了,木柵欄再也擋不住我們的腳步。我們飛快的要逃離那滿是塵土飛揚的村莊,我們喜歡上了城裡的柏油路,喜歡上了高樓大廈,喜歡穿錚亮的皮鞋。再回到村子裡的時候,村子裡的老人還是穿著以前的舊衣服,老遠就和你打招呼,熱情未減。可我低頭看到鞋上一層的土,心裡就滿是怨氣!後來,回村子裡的次數越來越少。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回去待一兩天。

如今離開村子四十多年了,當初漂亮整潔的城市,現在又覺得擁擠不堪!於是又開始想念那個記憶中清淨的小村子。看來,自己真的是老了,開始回憶了!

童年的木柵欄——寫給70後的自己

想念兒時一起爬牆的夥伴,想念秋收在麥場上捉迷藏,想念坐在房頂上暢想未來,想念田地間彎彎曲曲的小路……

童年的記憶裡沒有貧窮,沒有吵架,只有歡樂!

如今再回到村子裡,走在柏油路上,看著兩旁氣派的紅漆大門緊閉,門口坐著的兩頭獅子怒目而視,心裡充滿了陌生感。

童年的趣事只留在了記憶裡!真的是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寂寞!還不能和別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