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依舊 赴一場“恆春臨滄”之約

疫情退散,臨滄青山依舊笑春風,四季如春的好氣候,讓臨滄獲“中國恆春之都”的美譽。瀾滄江從境內奔流而過,兩岸群山疊翠,雲霧環繞山間,林茂物盛,古老的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如今,春暖花開,大美臨滄等你邂逅心中期盼已久的“詩與遠方”。

美景依舊 赴一場“恆春臨滄”之約


美景依舊 赴一場“恆春臨滄”之約

山水多韻 美而有味

未經斧鉞的原始森林,數人圍抱不來的千年古茶樹,錯落有致的村寨……凡入臨滄,滿心愜意。

穿越資源豐富的南滾河自然保護區,探秘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翁丁。這裡的村寨至今還保有原始佤族居民特色和風土人情,靜謐,與世隔絕。斜陽透過老榕樹的葉隙,映射出茅屋錯落,竹樓有序。老牛信步,老嫗蹲坐老石板上,悠然吞吐煙氣,沐浴春風,面著春光,悠然午後時光就這樣悄然流淌。這裡的一切搭配,沒有人工雕鑿、沒有人為塑造,完完整整是大自然造就的一幅天然畫卷。

臨滄是普洱茶主要產區之一,被稱為“天下茶尊”。來到臨滄,自是要觀摩一番古茶樹的。跨越數千年之久的古茶樹,歷經滄海桑田,依然趕春吐新芽,臨滄七縣一區茶山遍佈,冰島、西歸更是鼎鼎大名。此番春暖花開,茶樹嫩芽冒尖,山澗一片翠綠,為春色增添了嬌嫩之氣。愛茶之人,只隨意尋一茶店落座,挑個古樹茶品,便夠您消遣整個午後,齒頰留香,滿心舒暢。

美景依舊 赴一場“恆春臨滄”之約


美景依舊 赴一場“恆春臨滄”之約

和歷史來一場隔空對話

悠久的文化傳統,承載於歷史遺蹟之上,在臨滄,一筆一劃,一磚一瓦,都承載著非凡的意義。神秘莫測的滄源崖畫是我國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據測算,崖畫產生於新石器晚期,已存在了三千多年,崖畫人物和動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色彩一日三變,極其神秘。

氣勢恢宏的滇緬鐵路遺址紀念園,坐落雲縣愛華鎮,這裡一組組浮雕栩栩如生,可從中感受臨滄在修建滇緬鐵路時的悲壯歷史。滇西茶馬古道第一鎮——魯史,600多年來,不知有多少馬幫來來往往,這條曾被無數馬幫踏過的街道,訴說著厚重的歷史故事。

始建於清雍正七年的子孫廟,為道教建築群,內有觀稼樓、觀音殿、子孫殿、上院廂房等十個景點。臨翔區泰華寺古樸悠久,靈山寺地僻林幽,怪石林立,四季流水潺潺……在臨滄,這樣的古老建築很多,傳遞著臨滄的悠久歷史韻味。

臨滄,歷史浩瀚,青山綿延,一磚、一瓦、一屋,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一步一景,疫後舒心之旅,臨滄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