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最大臭氧空洞閉合 專家:或與封城無關

北極最大臭氧空洞閉合 專家:或與封城無關

圖:北極上空巨大臭氧層空洞在一個月內閉合\\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衛報》、歐洲新聞電視臺報道: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上週宣佈,北極上空有史以來最大臭氧層空洞,在出現一個月後閉合。不少人認為,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國紛紛封城,人類活動減少的結果。但科學家指出,臭氧空洞變化與低溫和極地漩渦等條件有關,與空氣質量無關,並不受人類活動影響。

今年3月下旬,北極上空出現一個罕見的臭氧層空洞,面積達到破紀錄的100萬平方公里。臭氧層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最大處,作為地球的保護層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輻射。不少人擔憂:如果空洞隨著氣流向南移動,將對人類構成直接威脅。

但哥白尼大氣監測局4月23日在推特上宣佈,這個北極“史上最大”臭氧層空洞已閉合,網友紛紛猜測其與居家避疫相關,甚至有報道以“全球封鎖的積極影響──地球臭氧層正自我修復”為題,引來監測局澄清“新冠疫情和相關的封鎖可能與此事無關。”研究人員指出,臭氧層空洞的形成是由大氣異常低溫和強勁“極地漩渦”推動的;上週較晚時候,極地渦旋“裂開”,從而創造了一條讓富含臭氧的空氣快速返回北極上空區域的路徑。

另外,雖然南極上空每年秋季都會出現巨大臭氧層空洞,但在北極地區十分罕見,上一次在北極觀測到如此強烈的變化還是在10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