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6市党报要闻:“敞开大门”引人才,优化环境招项目,二季度的山东这样发力

山东16市党报要闻:“敞开大门”引人才,优化环境招项目,二季度的山东这样发力

“敞开大门”引才聚才,济南全面取消落户迁入条件限制

山东16市党报要闻:“敞开大门”引人才,优化环境招项目,二季度的山东这样发力

日前,济南市出台《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有在济南从业、居住意愿的外地人员,全面取消在城区、镇区落户迁入条件限制。《措施》主要包括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全面实施大学生留济创业就业工程、全面保障落户权益等内容,政策实、操作易、含金量高,旨在进一步吸引聚集更多人才来济南发展创业,加快形成与“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人才集聚效应和人力资源支撑。

在降低落户门槛方面,《措施》提出,对有在济南从业、居住意愿的外地人员,全面取消在城区、镇区落户迁入条件限制,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按户口迁入途径分类登记备案的迁入政策。

在畅通落户渠道方面,《措施》提出,对无自有产权住房的申请迁入人员,可按迁入途径及原因自主申请通过单位集体户、人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近亲属家庭户、经房主同意的合法产权租赁住房等方式落户。对通过上述途径仍存在落户障碍的灵活就业人员,在济南城区、镇区租赁经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登记备案住房的,可申请由租住地社区集体户“兜底”落户。开辟非驻济高校学生落户网上“绿色通道”,非驻济高校在校生只需提交本人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户口簿中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或集体户口登记卡、准迁证邮寄地址,即可申请在济南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落户。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范围内,对引进的外籍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长期工作和投资的外国人,在出入境、永久或长期居留等方面,提供更加开放的签证和停居留政策。

在简化落户手续方面,《措施》提出,拟申请落户人员只需凭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相关凭证材料即可向拟落户地派出所提出申请,申请人的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均可按意愿随迁。持续推进落户流程再造,强化区块链技术应用,通过政务服务网、“泉城办”APP、公安“E警通”、自助终端、微信公众号等,努力实现“不见面审批”“无证明审批”,提高落户效率。

青岛市行政审批局推动审批服务“想查就查,实时定位”,办事查询就像查快递一样方便

山东16市党报要闻:“敞开大门”引人才,优化环境招项目,二季度的山东这样发力

为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青岛市行政审批局正加快推进审批事项全流程全环节公开,力争实现审批服务全过程可查可溯。市行政审批局会同有关部门,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道路运输证核发、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存取备案等957项政务服务事项搬到“青岛市政务服务通用审批平台”,开通了进度查询、提醒服务,申请人通过山东省政务服务网(青岛)提报申请材料后,可以随时查询审批进度信息,实现审批进度的“实时定位,想查就查,即查即得”。同时,为方便办事人通过不同移动端口查询,市行政审批局还在“青岛政务通”APP、“青岛市行政审批微大厅”微信公众号、自助终端开放查询端口,方便企业群众查询。在受理、办结、制证、超期未取证等多个重要节点,系统还可以自动向申请人发送办理进度短信,办事结果在办结当天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进行公示,方便申请人及时获知审批进度。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把全市各类政务服务清单、各审批服务部门事项目录、办事指南等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青岛政务通”APP、自助终端等多个网络渠道对企业群众公开,让企业群众“找得到、查得准、办得成”。“我们将会同市大数据局加大审批服务事项信息公开力度,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办理全过程、全要素公开。以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为目标,打通各业务专网与政务服务平台的信息壁垒,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口’统一进出,让更多的事项实现办理进度实时可查,努力打造让企业群众‘看得见’的审批服务。”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选择山东”线上招商会烟台专场举行,面向全球推介“四园两区”

山东16市党报要闻:“敞开大门”引人才,优化环境招项目,二季度的山东这样发力

“关注烟台,就是关注财富;选择烟台,就是选择机会;投资烟台,就是投资未来。在此,我向世界发出邀请,诚邀每一位‘城市合伙人’,与烟台携手奋进,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4月29日,“选择山东”云平台线上招商会——烟台专场举行。

作为此次线上招商会的“重头戏”,来自开发区、高新区、福山区、 牟平区、招远市、保税港区的相关负责人在招商会上集中推介了国际招商产业园、中韩产业园、中日产业园、中德新材料产业园、自贸区烟台片区、保税港区等“四园两区”,并与嘉宾进行了在线交流,详细解答了嘉宾提出的问题。

以此次线上招商活动为载体,烟台市精心筛选了100个重点招商载体平台,其中重点片区9个,重点产业项目85个,包括高端装备产业项目14个、医养健康产业项目14个、精品旅游产业项目12个、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8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7个、高端化工产业项目6个、现代金融产业项目6个、现代物流产业项目5个、现代高效农业项目5个、现代海洋产业项目4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3个等,相关信息将上传至“选择山东”云平台烟台专区或“投资烟台”微信公众号,有意向的投资方可以查阅项目的详细情况。

济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

山东16市党报要闻:“敞开大门”引人才,优化环境招项目,二季度的山东这样发力

4月28日上午,济宁市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安排部署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检视问题,找准短板弱项,对标整改提升,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济宁提出,要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对网上和实体大厅办事指南中类似“模糊性”条款要全部修改完毕,切实让群众“一看就明白、一下就记住、一次就办好”。要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能力,扩大数据归集范围,提升数据质量;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提升我市政务服务网和“济时通”APP便民服务水平。要深化流程再造,抓紧研究制定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制度规范;对达成明确投资意向的重点项目,提前开展各类评估评价等事项,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手续我来办”。要尽快启动镇街审批服务和执法力量整合,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

济宁提出,各县市区、功能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亲自抓部署、抓推进、抓督办,完善机制,狠抓改革任务落实。市指挥部要“工桯式”推进、“台账式”管理各项改革任务,建立完善“标准量化、综合排名、定期通报、末位约谈”的考核办法。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刀刃向内、勇于改革、奋力攻坚,着力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兵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