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的夢幻島》裡最恐怖的不是人成了食物,而是媽媽

有人說,這個故事中的媽媽真的很可憐,很為她感到心疼。

有人說,這是一個治癒系的故事,給煩躁的生活不一樣的希望。

《約定的夢幻島》裡最恐怖的不是人成了食物,而是媽媽

恐怖的媽媽

可是我的耳中還向著媽媽的親生兒子雷流著淚問她:你為什麼要生下我?!

最後雷滿腔感動的重燃新的希望,離開了那個家,可能兩年後還會回來,但誰會知道還有沒有第二季呢?誰會知道他回來後媽媽是否還能活著呢。

媽媽呢,看著孩子們的背影,想起了自己還是孩子時,最好的夥伴彈奏的那首曲子:久別重逢的真實。


這是一家不一樣的孤兒院,孩子們從一出生就在這裡,吃穿用度,學習、遊戲,就像正常的孩子一樣,這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孩子從一出生都幸福無比。媽媽小時候也是這個孤兒院的一員。

《約定的夢幻島》裡最恐怖的不是人成了食物,而是媽媽

主角們

她學習非常好,每門課都是滿分,身體靈活度,頭腦靈活度等都是院裡小孩不能比的。她已經11歲了,馬上就能被好心人收養,過有父母的生活了,於是她經常跑到院裡的高牆上向外望,她看到深淵,看到橋,還有其它包裹著這個3號孤兒院的其他幾個孤兒院。

她想到自己未來的路。馬上又被深淵吞噬掉。

媽媽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他能自己譜寫並原創一些樂曲,放在現在,就是未來妥妥的音樂創作家,媽媽很喜歡這個朋友,也很喜歡他彈奏的曲子,經常跟著一起哼。

後來在這個朋友12歲生日之際,這個朋友被人領養了,院裡的小朋友都在笑著離別,只有她是哭著哼著這首曲子。只有她知道,以後再也不會見到這個朋友了,包括所有被領養的兄弟姐妹。

深淵,還是那個深淵,橋上已沒有行人。她放棄了去牆上遠望,在上任媽媽的推薦下,在12歲之際,來到了媽媽訓練營,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媽媽。終於在她生下兒子雷之後,她來到3號孤兒院,在這裡充當38個孩子的媽媽。

《約定的夢幻島》裡最恐怖的不是人成了食物,而是媽媽

崩潰後的雷

開頭說的那個孤兒雷,就是媽媽的孩子,在她當媽媽之前生的孩子。


影片的開頭以清新亮麗的的筆墨渲染了孩子們快樂的生活,一睜眼就被同伴們問好,走到哪兒都是“呦”,整齊的在三條長桌前祈禱,吃飯,媽媽親自給很小的寶寶餵飯,一家人其樂融融,就像是當年媽媽自己小時候一樣。

對於孩子們來說,最難過的應該就是考試了吧,每次都有3個孩子,雷、艾瑪、諾曼,科科滿分,而且捉迷藏等等遊戲從來都沒輸過,除非諾曼或者雷是鬼(捉迷藏中充當找出其他小孩的孩子叫做“鬼”)。有高分就有低分,每次考完試之後總有一個考試成績最差,之後就被宣告:他有幸被人領養了。

在領養人來的當晚,小屁孩很不捨得跟家人們告別之後,告訴大家,她不會像以前被領養的同伴一樣,她一定會經常來信,告訴夥伴們,外面的世界。說著就走了,卻忘了拿自己最愛的玩偶。

艾瑪與諾曼抱著玩偶一起追出去後看到了被領養的夥伴屍體,並且見到兩隻鬼在與媽媽交流,並聽到了鬼(片中吃人的妖怪)對12歲的頂級食物出貨穩定方面下達了最後的指示。

《約定的夢幻島》裡最恐怖的不是人成了食物,而是媽媽

死前的諾曼

諾曼與艾瑪哭到發抖,親切的媽媽原來只是飼養者,溫馨的家庭只不過是屠宰場,他們則是食物,給他們教育,讓他們充滿感恩,都只不過是為了讓他們的大腦味道更鮮美而已。

諾曼哭了,他馬上就12歲了,他不想死,他想逃跑。

艾瑪哭了,她幾個月後也12歲了,她捨不得夥伴,她想帶著所有人一起逃跑,包括剛剛補充進來的小嬰兒。

《約定的夢幻島》裡最恐怖的不是人成了食物,而是媽媽

快樂或者悲傷畢竟有不同的氣味,就算他們瞞過了媽媽,也瞞不過小夥伴們,他們一個個加入逃跑的陣營。

陣營擴大,敵人也在擴大,媽媽,新加入的媽媽助手,內鬼,相互猜忌……

聰明的諾曼很快就發現了內鬼是逃跑計劃的另一個帶頭人雷,幾番智力較量後:

諾曼答應逃跑時只帶幾個年齡大點的,小的都是累贅,帶出去也只是讓他們更快送死而已;

雷則承諾繼續充當雙面間諜,充當控制媽媽的王牌。

《約定的夢幻島》裡最恐怖的不是人成了食物,而是媽媽

所有的行動都順利開展著,在媽媽追上了準備爬院牆調查的諾曼他們,打傷了艾瑪,微笑著把她擁入懷中,順便公佈,諾曼將在第二天被領養,雷在一個月後的生日當天被領養。

越獄帶頭人將在第二天成為食物,越獄隊伍怎麼辦,整個越獄計劃又該怎麼進行下去?

諾曼拒絕一個人逃跑,他不想自己的逃跑改變越獄計劃,他想讓所有小夥伴都能逃出去,後來在夥伴的再三勸說下,他在第二天中午爬上了院牆,發現讓人絕望的深淵,唯一的一座橋,以及滿是敵人的孤兒院,他回來了,留下新的逃跑計劃,跟著媽媽去當了鬼的食物,享年不到12歲。


媽媽許諾艾瑪,如果她放棄抵抗,就推薦她去媽媽特訓營學習,生了孩子之後,就可以像他一樣當媽媽。艾瑪只是抱著媽媽哭著。

哭有時候是自暴自棄,有時候是更加的堅毅與沉穩。在媽媽眼中,他們哭著,放棄了掙扎,放棄了爬上背靠深淵的院牆,在同伴們眼中,他們指揮若定,用萎靡的身影交代著逃跑的各個事項。

《約定的夢幻島》裡最恐怖的不是人成了食物,而是媽媽

雷決定在生日之際一把大火燒了孤兒院,用燃燒的自己阻擋媽媽阻攔的步伐;

艾瑪決定在雷火燒自己之際,割下自己的耳朵,讓媽媽來救火中假的雷,然後趁亂帶著4歲以上的小孩逃跑,4歲以下的小孩拖住媽媽,他們用繩子當滑翔竿,逃出這裡。

所有一切,每個孩子都知道所有的步驟,包括已經懂事的被留下了的一個小孩,其他的,就讓他們度過兩年的快樂時光吧,艾瑪承諾,2年後,他們必將回來救他們出去。

反應過來的媽媽發了瘋的衝向4米寬的院牆,目送著最後一個孩子飛到對岸,耳邊響起小時候的那首歌謠,想起小時候,想起親生兒子對自己哭訴,淚流滿面的散開扎著的馬尾,說:他們已經平安的離開了。

這個故事有幾個特別有意思的點。

1, 當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如果重新成為食物鏈的一環,人類將會怎樣。就如故事中,聰明人大部分會活到最後,他們會肩負起拯救的大旗,即使是孩子。

2, 在面對生與死時,人會怎樣!大部分孩子什麼都不知道,懵懂到6歲,就當了鬼的食物;媽媽們努力後接受了絕望,成為了新的劊子手;諾曼用自己的死換取了新的情報;雷願用自己的死當做墊腳石,成全夥伴也解放自己;艾瑪永不放棄,用努力換來生機;知情的4歲小孩,甘願捨棄生的機會,等待生的希望。

3, 最溫馨的畫面,也有可能是最殘酷的現實。每一幀溫馨的畫面都伴著死亡,每一個死亡的念頭後都伴著甜蜜歌聲。我們說不清別人的生活是否幸福,也不一定每一刻自己是否真的能感受到,偶爾隱隱的幸福或者傷痛,或者才是最真實的我們。

4, 一刻的幸福與長久的痛,到底哪個更重要?!孩子們活到6歲如果成績不好,就會死,成績再好,到了12歲也會生日變忌日,到底是該明明白白的痛苦還是懵懵懂懂的度過幾年!故事中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明明白白的活著,只有媽媽們,選擇了泯滅自己心性,在欺騙自己中度過。

5, 成人與孩子,真的是一個成熟一個幼稚嗎?成人世界應該如何面對孩子?如果真的忘記他們的年齡,恐怕他們的思想會比很多成人還要來的深刻。

6、努力學習吧,學習不好的孩子很容易很為弱肉強食世界的食物,如果真的不是學習的料,那就讓自己其他方面優異,然後熱愛每一個人,說不定誰會成為你活下來的救命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