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是個失職的"父親",也是個糟糕的老師

網上有文章說菩提祖師就是孫悟空的生身父親,思路清奇,且言之鑿鑿。我之所以定這樣的題目,並非為了標新立異奪人眼球。上篇文章我曾表達過自己的觀點:即便菩提祖師據猢猻之形貌,給孫悟空定了一個"孫"姓,但在他決定做這件事的一剎那,他已經成了孫悟空真正意義上的父親。人皆有父,皆隨父姓,名字一般也是父親給取的。得了名字後,孫悟空喜不自勝,他有了家,也有了根。

古時弟子往往與老師同吃同住,儼然父子關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徒關係可以跨越血緣直接成為父子關係。況且還有養父和義父呢,只要菩提祖師同意,孫悟空巴不得成為老師的兒子。"師父"一詞十分高妙妥帖,也給下面的行文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們無需再去糾結菩提祖師的雙重身份,只需探討他的"失職"和"糟糕"即可。

孫悟空求訪仙師數年,一無所獲,不是仙師難找,而是玉帝有言在先,仙師們有意躲避。孫悟空穿人衣,學人言,行人禮,看到人們忙於名利之爭,更加堅定了求仙之志。樵夫高歌《滿庭芳》,類似於今天的小喇叭吆喝;三星洞前,道童奉師命開門迎接,彷彿在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菩提祖師先給孫悟空來了個下馬威,接著二話不說便收孫悟空為徒。

菩提祖師是個失職的

菩提祖師道行高深,三教貫通,是最佳的老師人選:孫悟空心猿意馬,當用儒教正其心;孫悟空痴念長生,當用佛教闊其志;孫悟空不知進退,當用道教明其性。入師門六七年,菩提祖師把他當成尋常道童,不管不問。到傳授真本領的時候了,菩提祖師問孫悟空想學什麼,哪有這樣當老師的?

菩提祖師還特意列舉了一些不入流的門類,想要迷惑孫悟空。孫悟空歷經千辛萬苦,求仙的目的就是為了長生,菩提祖師此刻就被動了:不教說不過去,教呢,又諸般不妥。他用了老師們最常用的手段——發火,並且還打了個啞謎:發火成功地擺脫了困境,啞謎也算是給了雙方一個交代。

孫悟空打破了盤中之謎,菩提祖師只得暗中相授。孫悟空天精地華所生,穎慧異常,一學就會,再加上勤勉,很快就學有所成了。躲避三災之法菩提祖師也是不願教,理由就一個——孫悟空不是人,沒有腮。菩提祖師為何會有這樣的"執念"呢,只有一種解釋:他以退為進,就是想讓孫悟空對自己感恩戴德,從頭到尾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衝著這個目的來的。

菩提祖師是個失職的

孫悟空口齒伶俐,當即破了棋局。跟上次一樣,菩提祖師又讓孫悟空自己選擇學什麼,孫悟空不懂也不問,挑了個多的,也就是地煞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不一樣,是菩提祖師主動傳的,沒讓孫悟空自己選,事實證明,筋斗雲確實厲害,跟猴子也是絕配。學了這些本領後,孫悟空在師兄弟面前露了一手,惹得菩提祖師大發雷霆,當即便將他逐出師門。

菩提祖師教了孫悟空本領,卻從未教他做人,因為在師父的眼裡,孫悟空始終是個猢猻——菩提祖師發怒時張口閉口都是"猢猻"。菩提祖師自己是個得道之人,法力無邊,結果他不教孫悟空"道",只傳其"術",這也註定了孫悟空日後會誤入歧途。菩提祖師很有大智慧,可惜不捨得傳給孫悟空半點。

"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無恩、無義、無情,菩提祖師想以此掩蓋自己的失職和糟糕。對他而言,也就是家裡蹦進來一隻野猴子,偷學了自己的一些本領,以後別惹禍連累老師已經是對師恩最大的回報了。

菩提祖師是個失職的

孫悟空敬畏人倫,又十分重感情,對菩提祖師如此,對唐僧也是如此。菩提祖師不必如此恐嚇他,不必如此殘忍地將他逐出師門,與他斷絕師生關係,只消囑託一句孫悟空定會照辦。師生關係斷絕後,孫悟空又恢復了"自由身",這次他有本領傍身,肯定要鬧出一番舉動來——這一點菩提祖師早就預料到了,可他只做了一件事,便是先自撇清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