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縣大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紀實

■搶抓經濟發展,省、市、縣重點項目復工率均達100%。2020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總投資67.10億元的23個項目集中開工。

■有序開展春耕備耕,今年全縣大春糧食作物計劃播栽面積65.5萬畝。

■助推服務業企業復業,恢復城市“煙火氣”。

4月的蓬溪大地,暖風和煦、萬物勃發,春的步履輕快而矯健!

車間生產線一片繁忙,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大型挖掘機、推土機、起重機來回穿梭;重點產業、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復工復產,努力把耽誤的春光搶回來……

打贏雙戰役,奪取雙勝利。面對疫情,蓬溪縣委、縣政府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將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轉化為迎難而上、幹事創業的動力,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戰役一起打,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

抓項目

生產滿負荷 經濟發展按下“快進鍵”

4月3日,在蓬溪縣招商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蓬溪縣與東莞市婉晶電子有限公司、四川鑫常樂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簽訂投資協議,簽約總金額達40.5億元,實現重大項目招引工作“開門紅”。

下好重大項目招引“先手棋”,謀劃全縣招商引資工作“一盤棋”。今年以來,蓬溪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定經濟運行,危中尋機,打好線上線下招商“組合拳”,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一季度,全縣預計可完成市外到位資金22億元,佔市級目標任務的30%;其中省外到位資金18億元,佔市級目標任務的32%。成功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個,總投資39.8億元,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蓄積了發展動能。

如果說招商引資是增加投資最有效的途徑,那麼投資便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3月20日,蓬溪縣舉行2020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總投資67.10億元的23個項目集中開工,涵蓋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知名文旅、生態宜居等多個領域。隨著全縣23個重大項目的集中開工, 蓬溪縣正式吹響項目建設衝鋒號,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推動全縣在奪取雙勝利、推動新發展的路上大步疾行。

開工即是決戰,復工即是衝刺。連日來,位於蓬溪縣經開區上游片區的王力西部產業園項目建設工地一派繁忙景象。這個蓬溪項目“一號工程”正在全力以赴趕工期,搶進度,人休機不停,要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跟王力西部產業園項目一樣,搶工期、抓進度的還有武引蓬船灌區、紅江渡改橋、福康樂齡等多個省市縣重點項目。

截至4月初,全縣3個在建省重點項目復工率100%,18個在建市重點項目復工率100%,46個在建縣級重點項目復工率達100%,為全縣穩增長、穩投資、穩預期提供強力支撐。

項目建設升級加力,企業復產火力全開。4月7日,記者在瑞天泰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生產線上一派繁忙景象,車間內機器轟鳴,技術人員佩戴口罩、裝備齊全,在多臺高精密儀器前仔細操作。“當前,公司各條生產線已滿負荷生產,企業復工率達100%,總體產能達產率98%以上。”企業負責人何強告訴記者,在疫情期間,該企業化危為機,不斷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一季度良好開局,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生產滿負荷,復工更復能。截至4月7日,全縣已復工復產規上企業78戶,復工復產率達98.7%。從電力指數看,全縣大工業用電顯示覆產率94.4%,奏響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奮進曲”。

搶農時

產業優結構 春耕春播開啟“加速度”

立春過後,正是萬物生長的好時節。為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生產兩不誤,蓬溪縣下派農技員進村入戶探詢、幫助解決群眾在春耕備耕中遇到的難題。

“黎老師,這幾天我育的秧苗出現了黃苗的情況,麻煩來幫我看一下。”4月6日早上7點30分,駐村農技員黎金龍在接到村民電話後,直奔寶梵鎮寶梵村5組水稻育苗基地。“是我買的種子有問題,還是我種植方法不對哦?你一定給我好好指導一下。”到達現場後,農戶張光財趕緊把心中的疑慮告訴了黎金龍。

連日來,像黎金龍一樣活躍在全縣各鄉鎮田間地頭的農技員還有118名。為指導村民做好春耕備耕生產的科技服務工作,農技員深入田間地頭、挨家挨戶上門培訓指導。

行走在蓬溪縣各鄉鎮,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與往年熱鬧忙碌的場景不同的是,為切實搞好疫情防控,大家分散勞作,田間地頭多了一份安靜祥和的農忙氛圍。

為有效應對疫情對農業產業帶來的衝擊,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群眾收入的影響,蓬溪縣堅持防疫生產兩不誤,搶時間、爭季節、保春耕,科學有序開展春耕備耕工作。按照“穩定面積攻單產、科技避災爭主動、優化結構提品質、產業經營增效益、增產增收保目標”的總體思路,穩定水稻、玉米種植面積,適當擴大紅苕、大豆種植面積,進一步調優產業結構、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今年全縣大春糧食作物計劃播栽面積65.5萬畝,其中水稻22萬畝,玉米26.2萬畝,紅苕9.8萬畝,大豆4萬畝,土豆3.5萬畝。

強復甦

重啟服務業 第三產業發展增活力

路上的車多了,公園的人多了,商場的客流回升了,餐館的堂食恢復了……生活正在人氣、煙火氣中逐漸恢復曾經的模樣。理髮店、便利店、服裝店等小微商業實體正在有序恢復營業,它們一邊支撐著民生需求,一邊讓城市的經濟“毛細血管”活躍跳動。

4月3日,在蓬溪縣城天利商業街一家火鍋店,市民王女士和朋友正在吃飯,這是他們今年春節後第一次“下館子”。“因為疫情防控,我和朋友們都響應政府號召不出門。現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街面上終於恢復了以前的熱鬧,朋友們又可以聚在一起吃飯喝酒了,這種感覺真好!”王女士說,前不久各大餐飲店還關門閉戶,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許多商家陸續恢復營業。

在東街的一家理髮店裡,小張正在等待著髮型師給自己理髮。“在家宅了兩個月,頭髮都遮眼睛了,現在終於可以改造型啦!”君君是下河街一家服裝店的老闆,在等待了兩個月後,她終於又可以打開店門重新營業了。“現在蓬溪各家服裝、餐飲、化妝品等店鋪都已開門營業,客流量和交易量也在回升,熟悉的蓬溪又回來啦!”君君說,蓬溪消費市場的復甦,讓她看到了希望。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產業,也是保障城鄉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前提。為加快服務業企業儘快有序復工復產,蓬溪縣建立疫情防控信息互通機制,每日監測統計全縣規模服務業單位復工復產數據,實現動態更新,及時掌握服務業復工復產情況,科學做好形勢研判,做好企業上門服務工作,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遇到的實際問題,使企業儘快達到復工復產要求。截至4月7日,全縣已復工復產入統社消零企業48家,規上服務業企業8家,復工率100%。

(全媒體記者 王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