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加里森敢死隊》主角配音 加里森VS童自榮

側耳傾聽----漫談《加里森敢死隊》主角配音


漫談《加里森敢死隊》主角配音 加里森VS童自榮



從根本上來說,我其實是個配音迷,我是個不折不扣的上譯廠配音演員的崇拜者。
當初看《加里森敢死隊》,一來是因為這個片子太有名氣,二來就是它雲集了80年代初上譯廠幾乎所有的“名嗓”,雖然以男聲為主,但女聲在其中的分量也不輕。這在20年後的今天來看,簡直是一個豪華的美夢,夢幻的簡直不能相信這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哦頭兒,我相信了!
《加里森敢死隊》主要配音演員:
加里森:童自榮
戲子: 喬臻
卡西諾:楊成純
酋長: 施融
高尼夫:尚華
另外還有:嚴崇德,翁振新,餘鼎,畢克,楊文元,周涵,武經緯,程玉珠……
女聲:程曉樺,李梓,劉廣寧,丁建華,王建新,蘇秀


漫談《加里森敢死隊》主角配音 加里森VS童自榮

加里森VS童自榮
我個人來說,非常喜歡聽童自榮老師的聲音,他的聲音高亢熱情、華麗而明朗,非常有特色,讓人入耳難忘。我不知道童老師在回憶他這麼多年的配音生涯中會不會把加里森這個角色當作一個代表作來看待,但我個人卻一直執著把加里森當作眾多童自榮老師配音演繹的角色中,單從配音這個角度來說,最難忘,也是最喜愛的一個。
個人覺得,無論是導演,還是童老師自己,對加里森這個人物的分析把握非常到位。童自榮老師將他那高亢的聲音放低,因為這個角色與佐羅,或者朱利安,或者任何一個王子有著本質的區別,加里森是一個真正的職業軍人,性格堅定並有著嚴肅和嚴厲的一面,所以童老師的聲音低沉有力度,說話語氣堅定而果斷,跟他後期那些王子或者花花公子似的角色有一個強烈的對比。而正是放低聲音之後,童老師那泛著金屬光澤的音色又被完全凸顯出來,跟加里森這個角色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相匹配,真正做到了聲如其人。讓人很容易就忘卻了“童自榮”這三個字,取而代之的是“加里森”,是“頭兒”,是聲音和角色的完美結合。
不知道如何描述童自榮老師對加里森這個角色的演繹和再創造的神奇,說多了,便成了臺詞的累積,因為GG劇每句臺詞都那麼經典、那麼出色、回味無窮。童自榮/加里森的聲音,就好象在清晨凜冽的空氣中抖動一把狹長的寶劍,聽的出劍氣破空的嗖嗖風聲和薄薄的劍身轉動時候發出的銳響,尤其是在頭兒發火/呵斥/怒訴的時候,更是帶著雷霆萬鈞的氣勢,清厲而凜然,道道劍光劃破低沉的滾滾黑雲,當頭直劈下來,斬斷所有不必要的、不安定的因素,砰的一聲刺中鐵一般的事實,讓人瞬間清醒,啞口無言。


“……可你們不是兵,你們是一群強盜!土匪!賊!……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
“你們沒一個及格!”
“你們一分鐘沒人管都不行!”
“有!就是要救人性命!所有人!”
“別逼我!”
“這高調我要唱還得唱,我要唱了你還得跟著唱!”……
這一句一句看似平淡無奇的言語,通過童老師的嘴裡說出來就帶著一種“致命的衝擊力”或者“毀滅性的打擊”,就好象左一劍右一劍刺進你靈魂深處,讓你體無完膚、支離破碎,不得不屈服在頭兒的威勢之下。
作為一名普通聽眾/觀眾,我特別迷戀童自榮老師的這種給人凌厲感覺的金石之聲,尤其是他的唇齒音,或者說捲舌音和平舌音的相互轉換,比如,《奇襲雷達站》之中頭兒怒斥庫達實的那句話:“他們趕你們出村兒……”這後面三個字,“出”是捲舌音,“村”是平舌音,兩個字快速相連,相互轉換,再加上“村”字後面帶的一個“兒”話音,就好象舌頭猛然在唇齒之間打了一個滾,咬字清晰而利落,又彷彿兩把利劍的劍身倉啷啷地相互快速劃過,激起一片燦爛的火星。還有《黑市之迷》中他的介紹:“我姓,史密斯。”雖然中間有個“密”字隔斷,但這捲舌和平舌的轉換也讓我記憶尤深。我個人感覺,童自榮聲音中蘊涵的金屬特質通過他的平舌音能夠很好的表現出來,比如“你們是一群強盜!土匪!賊!”這最後一個“賊”字,說的那麼蒼勁有力、咄咄逼人,有點鐵齒鋼牙的味道,從舌頭和牙齒的縫隙裡吐出一片銳利的刀光,“當”的一聲迎面砍來,振聾發聵。

當然,頭兒也不總是這麼嚴厲的,他有著他幽默的一面,也有損的一面,這個時候童老師的聲音就不再低沉堅實,而是不急不緩地在語氣裡夾雜了幾絲輕飄飄的成分,彷彿用力憋著笑,又彷彿忍俊不禁,從鼻子哼出笑意來。最典型的當然就是:“卡西諾,有這麼一句老話,婦女嬰兒敬先優待~~~~”尤其是把重音和高音放在“婦女”這兩個字上,明顯另有所指,沒安好心。聯想一下後面的情景,單聽聽頭兒的語氣就要讓人笑的發昏,還有後面鏡頭裡一句極盡譏諷嘲笑之能事,但又不顯山露水的“親愛~~的”,簡直能讓卡西諾一頭撞死在火車站。《亂中取勝》里布置任務的那一場,童老師的聲音又變的輕柔而意味深長,連哄帶騙地喊:“高尼夫~~~~不行~~~~有個任務~~~~”尤其是“不行~~~”這兩個字,“行”字的發音轉了兩個彎,就好象在婉言拒絕一個非要在睡覺前吃糖的孩子,單這兩個字就能表現出頭兒對高尼夫的不同一般的偏袒和愛護,而這轉的兩個彎的餘韻又餘音嫋嫋地消失在鼻腔裡,既體現了頭兒此時忍俊不禁的好心情,又突出了童老師發音與眾不同的特色。
童老師的聲音是那麼的獨特,讓人難忘,既有他凌厲的一面,又有他深情的一面,尤其是跟劉廣寧老師做“情侶”搭檔的時候,他的聲音趨向明朗化,一方面是所配角色要求,另一方面,大概也是為了和劉老師那如潺潺溪水般純淨美麗的聲音相配合吧,比如《苔絲》裡配的安其爾,那是一個深情又溫柔的角色,童自榮老師的聲音也就捨棄了其清厲的一面,變的純淨、痴情、天真而理想化。安其爾在新婚之夜裡深情的低語:“是誰的手,都分不清了……”哪裡能有一點加里森的影子?這個時候童老師的聲音,就好象一把演奏著柔美慢板的小提琴,琴弓輕觸琴絃,美妙的音樂流淌出來,婉轉反覆,燦爛而多情,順著鼓漲的激情而起伏跌宕,不斷地升高,升高……即使升到幾乎不能想象的高音區域也遊刃有餘、有著充分的迴旋餘地,輕鬆自如地奏出華美而柔韌的顫音,撥動著聽眾/觀眾的心絃,屏息靜氣地等待著下一個華彩的來臨。

我個人還特別偏愛童自榮在《茜茜公主》裡配的上校的角色,這是個絕對喜劇的人物,充分體現了童自榮老師聲音中高亢、華麗、明朗而熱情的另一些特點。這個角色話多,語速也快,語氣誇張,說起話來總好象提著半口氣,記得上校在佈置手下警戒之後被轉身轉錯了的部下從後面撞翻到桌子上,跳起來大叫:“真是,聞~~~~所未聞!”這第一個“聞”字在胸腔和鼻腔裡短時間的百轉千回,急速地轉了幾個彎,才隨著提起的那一口氣怨聲載道地吐出來,非常具有喜劇效果。還有被通知去見皇后的那一段找帽子的興高采烈地高喊:“誰說我戴帽子來了?我根本就沒~~~戴帽子!”熱情洋溢,激情膨脹,就彷彿《佐羅》裡總督對他嬸孃衣服顏色的評價那樣:“喜洋洋的,美滋滋的。”
記得在剛上大學的時候,從外教那裡借過一盤《莫扎特》的原版電影錄象帶,看過之後不由得在心裡給各個角色分配配音演員,當時我就覺得如果中國譯配這部片子,只有童自榮老師才能配莫扎特這個角色,因為我覺得普天之下,除了那個演莫扎特的演員,也就童老師能夠駕御這個瘋狂天才的瘋狂的笑聲。幾年後,當我看到翻譯過後的版本,果然是童老師配的莫扎特,欣喜若狂啊~~~~我真是迷戀他的聲音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一無二美妙的聲音,是上天賜予人間的禮物,能聽著這樣的聲音長大,想想都覺得實在是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