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消費電子

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報復性消費如期而至。


一方面是大家確實在家憋壞了,好不容易被放出來了,那還不得吃吃吃、玩玩玩、逛逛逛,此前投資者擔心的收入拮据消費慾下降基本被打臉。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另一方面,各地政府消費券漫天撒,各大電商網站優惠不停。有便宜不佔?


一方是慾望,一方是誘惑,國內的大消費至少比我們在疫情期間的預估樂觀了很多。


近些天米麵油榨菜調味料這些必選消費漲了很多,核心邏輯是剛需。


我們認為,隨著國內疫情的持續控制和消費者信心的恢復,下一個階段泛消費的重點是彈性。比如,正在路上的5G換機潮。


近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截至3月26日,我國5G手機產品類型76款,累計出貨量超過2600萬部,其中2020年出貨量1300餘萬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上市新機型50款,其中5G手機19款。進入3月份,5G手機搶位戰愈演愈烈,僅3月24-3月31日七天內,紅米、華為、榮耀、vivo就接連發布K30 Pro、P40、30S、S6多款5G手機。


價格方面,從去年剛發佈的五六千元到去年底的4000元,再到如今的3000元以內,5G手機正在向中低價位下探。


隨著疫情之後社會活動迴歸正常,預計5G手機將在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


2 月主流蘋果產業鏈公司均發佈 2019 年業績快報,大部分行業龍頭公司 2019年均實現業績快速增長。2019年業績增速較快的領域主要在可穿戴無線耳機及手錶領域。


按照目前市場一致預期,蘋果手機產業鏈主流公司 2020 年業績增速在 30%-50%之間,部分 2019 年基數較低的公司的業績增速更快。


智能可穿戴領域公司的業績增速在如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業績增速在 50%左右。


疫情對於下游需求的影響幅度市場相對偏悲觀,未來存在二季度業績下修的可能。5G 換機需求被疫情推後,但並沒有消失,從 2020 年三季度開始的四個季度市場主流公司業績大概率迴歸到正常水平。


即使2020年二季度業績下修,按推後兩個季度的業績估算,目前主流公司如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業績確定性較好的龍頭公司估值在30倍左右,手機鏈主流公司如鵬鼎控股、信維通信、歐菲光、水晶光電等在25倍左右,部分其他公司如 LSKJ、長信科技、大族激光、欣旺達、東山精密等在20倍左右。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安卓產業鏈公司目前市值主要在100 億-200億之間。


2019年在華為帶領下,龍頭公司收入或者業績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如飛榮達、光弘科技、福蓉科技等龍頭公司業績增速較好。另外連接器龍頭電連技術、電感龍頭順絡電子2019年收入預計都將達到歷史新高,但是由於費用等因素則利潤表現不佳。


按照市場預期,安卓手機產業鏈主流公司 2020 年業績增速相對較高,增速中樞在 50%的水平。估值水平來看,2020 年動態市盈率主流公司如光弘科技、順絡電子、飛榮達、電連技術等在20倍-25倍之間。


疫情的黑天鵝事件又給了市場一次以較低估值水平買入龍頭公司的機會。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參考研報:

《國信證券-電子元器件4月份投資策略:下跌消化大部分負面預期,看好疫情之後需求反轉》

RSC富媒體通信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暫定於4月8日上午10點共同發佈5G消息白皮書。


5G消息,即RCS消息,通過RCS消息可以在短信界面上發送文本、圖片、語音、視頻、位置信息甚至群聊等內容,實現APP的各類豐富應用。它可以讓個人用戶和各類服務平臺、商家相互打通,讓RCS增強信息支持富媒體消息推送,在功能上可以和微信比肩。


個人理解呢,有點像安卓版的iMessage,或者說從呆呆笨笨的短信進化到簡化的“微信”。


而隨著傳輸信息的增加,手機短信這個日漸淡出人們視野的功能或將變成5G時代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近些年被微信通道化的運營商們也是憋著一口氣想打個翻身仗。


比如你看下面這個動圖,是不是有點替代小程序的意思?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迴歸到股票方面的話,這概念的持續性還有待觀察,我對市場大環境的判斷是震盪反彈,小心新概念的見光死或者隔日漲停模式(比如C2M的惠而浦)。


標的方面,多盯一下根正苗紅的夢網集團和率先漲停的神州泰嶽、彩訊股份吧。


蛋氨酸

近期受疫情和油價暴跌影響,化工品價格普遍進入下跌通道,然而蛋氨酸卻成為逆勢上漲的“少數派”,價格較年初上漲30%。價格表象的背後是供需格局改善的強支撐。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供給方面,蛋氨酸海外產能佔比達到85%,處於疫情中心的美國和歐洲,分別佔到全球產能的23%和29%。未來一兩個月的海外供給困局是明牌。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需求方面,三大因素提供長期支撐:


1)增效顯著,下游價格敏感度低。飼料中添加0.20%蛋氨酸,就可降低單位成品雞肉成本的23%,且在飼料成本佔比不到4%;


2)飲食結構上,豬價暴漲下,禽類蛋白需求比重不斷增長。蛋氨酸下游63%用於禽類飼料,飲食結構改變增加蛋氨酸需求;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最後,競爭格局上,蛋氨酸有極高的壁壘,有券商將其類比為萬華化學的MDI,長期維持寡頭壟斷的格局。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綜上,短期看,隨著蛋氨酸價格上漲、價差擴大,相應企業直接受益。長期看,隨著國內新產能的投放,中國有望成為全球蛋氨酸供應鏈新的中心。


建議關注國內成本領先且具有擴張潛力的龍頭企業,安迪蘇和新和成,蛋氨酸價差每提升1000元/噸,淨利潤彈性分別為2.23和0.30億元。


另外,這裡再把我們此前分析過的原料藥漲價邏輯相關圖譜分享一下,幫助大家更好把握相關機會: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參考研報:

《東方證券-蛋氨酸為何能逆勢上漲?》


數據看盤

1、短線情緒觀察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2、北向資金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3、龍虎榜機構狙擊


消費電子需求反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