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而行的光是什麼,幸福是什麼?在哪裡


“逆光”而行的光是什麼,幸福是什麼?在哪裡

新冠肺炎疫情,宅在家裡,減少流動,翻檢記憶裡的東西。1982年的出品的電影《逆光》跳了出來。上網搜出來看看,依舊那麼看得進去,並被劇情激勵不已,被故事打動感慨。

38年過去了,當年看此片子時的狀態與情愫依舊在,說明人的根柢難去,留在心底,形成根芽,一有觸動,依舊會冒出來打動自己。

今天再看《逆光》,故事挺簡單,也入了千百年的故事老套。在改革開放之初,有見識的富家女,嫁給有理想、有志向的窮家男,在共擔時艱中過著勞動所得、精神豐富的日子。窮家女貪圖富貴,丟棄一起長大的男友,投入浪蕩子懷抱,在時間中過著平庸低俗的日子。這“逆光”而行,對比強烈,絕非電影中的藝術抽象,而有著強烈、豐厚的現實性。

“逆光”而行的光是什麼,幸福是什麼?在哪裡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故事,依舊延續著千百年來人類發展的脈搏進行著,這“逆光”而行的幸福與悲劇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時代發展著,人們對“光”的理解與追求還是那麼的不同,還被人們分明的清清楚楚。有人“逆光”追求的是人之間的精神昂揚、共同奮鬥後的物質欣喜與精神豐富。而有的人僅僅把生命放在貪圖已有的物質享受,放在既得的一時之樂的肉體愉悅上。二者的結果,其實在出發時就已註定。

“逆光”而行的光是什麼,幸福是什麼?在哪裡


何以這麼說,凡人都不傻,財富獲得的途徑與付出的程度,是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一句話,你憑什麼獲得的金錢,你怎麼得來的財富?是仰人鼻息、嗟來之食;還是賣身換取、出賣朋友;還是花瓶求貴、交際賣藝,等等。如此與風裡雨裡,艱辛創業,血火淘得,剖肝瀝膽,得來的財富與金錢,與前者的價值,明眼人一眼看出本質的差別,層次的區分。人類幾千年沉澱下的價值觀,在人之中是清晰的,誰被別人看得起、尊重,誰被別人輕視、蔑視,一目瞭然。

電影《逆光》的結尾,音樂響起,隨著隱伏在暗中的人物的畫外音的低吟凝思:

“逆光”而行的光是什麼,幸福是什麼?在哪裡


朋友啊,朋友

你可不要憂愁

你說生活像沙漠

因為你心上沒有綠洲

先做一個綠色的夢吧

才會有一個金色的秋

朋友啊,朋友

你可千萬不要憂愁

你說地上有陰影

因為你總是低著頭

挺起胸來,迎著太陽走

把黑色的影子永遠拋在你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