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往期部分文章

前言

如果有人問淘金客,最想乘坐的飛機是哪一款?可能答案會有長長的一串,會隨著乘坐的目的、心情不時變化。但在名單上肯定有這種飛機一個非常靠前的位置,這就是英國的EA-7Optica觀察機!相信任何人一看到這飛機的外形就會情不自禁地鑽進它的座艙裡!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這張神似卡通萌物小黃人吧?

為觀察而生

每個人第一眼看到這架飛機,可能都會想:這是不是把一架直升機鋸斷了,機艙焊到固定翼飛機上了?是的,好多直升機的視野都還不如Optica,之前的兩篇文章裡講了“白鸛”和“野馬”的座艙外凸,能不開艙蓋伸出腦袋向下看,Optica卻更勝出許多,像直升機一樣連地板都是透明的!無需探頭,低頭就能看到下方景物。直升機因為是垂直起降時需要感知與地面的距離,而Optica就是為了更方便地觀察!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Optica座艙的下方視野

它的座艙能提供最大270度的水平視野,和超過180度的垂直視野!坐在裡面感覺像浸泡在空氣中,充分感受到飛行的樂趣!也非常適合自身的定位,執行例如輸電線路巡檢、火災巡察、災情監視這一類的任務!這個科幻氣息十足的座艙讓它獲取了“蟲眼”的綽號,也影響了許多好萊塢科幻電影裡飛行器的設計,電影《遺落戰境》裡“靚湯哥”那架非常酷炫的座駕,顯然就是在向Optica致敬!如果說Optica的座艙有什麼缺憾的話,那麼3個人並排而坐會有點擠。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電影《遺落戰境》的飛行器在向Optica致敬

飛機的整個頭部都讓位給了透明的座艙,其它設備的佈置未免就有些侷促,前起落架也只能固定安裝在座艙的左下方,這不利於高速飛行,也不利於在粗糙的無鋪裝跑道上起飛,不過Optica飛行速度並不快——低空飛行速度太快就啥也看不清了,而且它的定位是民用,也不需要像前文的“白鸛”、“野馬”那樣要隨野戰部隊一起行動,所以這些都不算什麼大問題。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注意Optica的前起落架並不在中線上,有些偏左

大眼球般的座艙後面的機身,就是一段粗壯的導管,裡面容納了一個碩大的5葉螺旋槳。這個涵道螺旋槳最大的好處是噪音比較低,因為高速的槳尖產生的噪音都被限制在涵道內部了。現在客機上廣泛使用的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可以視為由渦噴發動機驅動的涵道螺旋槳,噪音也遠低於噴氣核心機驅動無涵道螺旋槳的渦槳發動機;潛艇上有涵道的泵噴推進器噪音也低於普通螺旋槳。Optica的這個大涵道螺旋槳還位於座艙之後,對乘員的干擾降到最低,因此被譽為“噪音最小的飛機”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潛艇上的泵噴推進器也是一種涵道螺旋槳,也能降低噪音

當然涵道螺旋槳也有缺點,就是效率較低,同樣的輸入功率產生的推力一般會小於無涵道的普通螺旋槳,不過Optica的涵道直徑頗大,大直徑槳葉雖然不利於高速飛行,但效率又會比小直徑槳葉要高。而且Optica的外涵道還成為整架飛機的結構中心,座艙、機翼、尾部都安裝在它上面,一物多用也巧妙地節省了部分結構重量。Optica的發動機是一臺萊康明IO-540風冷6缸發動機,260馬力燃油直噴,因啟動困難而廣受詬病——這架飛機誕生於1979年,那個年代的燃油直噴技術還不太完善。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Optica尾部的涵道螺旋槳和發動機佈置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萊康明的IO-540空冷發動機,相當緊湊

短距起降

涵道螺旋槳的外殼成為Optica的結構中心,但螺旋槳正後方顯然不再適合佈置後機身,於是Optica的後機身又順勢成為了上一篇“野馬”觀察機類似的雙尾撐佈局, 。Optica有了兩個垂尾,水平尾翼也像“野馬”一樣高高架在垂尾的頂上,

這是為了避開涵道螺旋槳後方的高速尾流。如果尾流直接吹到水平尾翼上,會讓升降舵的舵效過於靈敏,飛機飛起來像波浪一樣忽高忽低,不要問淘金客怎麼知道的——在雙尾撐無人機上吃過類似的虧。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Optica的尾部結構,平尾高置避開尾流

作為民用觀察機,不一定要適應簡易的無鋪裝跑道,但短距起降能適應多種機場還是很有必要的。Optica和“白鸛”、“野馬”一樣,是規規矩矩的矩形機翼,不過

展弦比達到了9.1!這比“白鸛”的7.8還要大,“野馬”就更不用說了。這麼大的展弦比讓Optica的升力係數相當高,翼載荷(起飛重量與機翼面積的比值)也小到只有83公斤每平米,翼型(機翼的剖面形狀)也是高升力翼型,所以Optica只需要200米跑道就能起飛。前一篇文章介紹的“野馬”沒有這麼大的展弦比,是因為身為攻擊機要抵抗低空的亂氣流,要有穩定的保持航線的能力,而Optica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Optica的動態三視圖

1979年12月Optica首飛成功,立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埃德利公司頗有野心地想用它取代一部分直升機。直升機對比固定翼飛機,最大的優勢是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懸停能力,但是在氣動效率(固定翼只需要很小的功率就能飛)、燃油效率(單位距離消耗的燃油)、飛行速度、系統複雜性(直升機複雜得多)、可靠性(直升機因過於複雜所以故障率高)、安全性、造價等方面均落後於固定翼飛機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普通直升機在許多方面都不如Optica

而Optica還經過了特別的優化,獨特的設計可以代替直升機完成許多任務,價格和使用成本都低於直升機,“昆蟲複眼”式的外觀也讓人過目難忘!在航展上露面以後,許多單位對此表示了濃厚的興趣,連80年代我國的《航空知識》都發了專文予以報道,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注意機頭紅圈內,這一架已經裝上了專業的光學轉塔

黴運纏身

1982年,投資機構者收購了整個項目,並在威爾特郡建立了生產線。Optica於1983年開始量產,1985年2月8日獲得了英國民航局的認證。英國漢普郡警察局成為最早的客戶之一。然而天不遂人願,就在3個月後,一架Optica載著一名漢普郡警察帶著一名攝影師在空中拍攝交通狀況的時候,飛到第三或第四個圈子的時候,飛機突然從240米高度陡然降到45米高,傾斜角度達到90度並進入尾旋,然後墜毀並燃起大火。兩名乘員當場喪生!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正在壓坡度轉向的Optica,轉向時容易掉高失速

事故的原因至今成謎,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飛機陡然掉高度,估計是突然出現了功率損失,而飛行員又死死抓住操縱桿不放導致了尾旋。不過,以Optica展弦比高達9.1的機翼,本該即使是空中停車也能滑翔著陸的,實際上卻並沒有。回頭審視,Optica暴露出一個缺陷:作為一架巡航速度為130公里每小時的飛機,失速速度卻高達108公里每小時!這意味著正常飛行中稍微收油門的動作大一點就可能失速。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Optica的失速速度相對比較高

這個毛病在沒有數字化安全操作系統的80年代(其實軍機上已經有了,但民用飛機上卻很少),還是相當麻煩的。而且高置平尾的飛機,一旦進入尾旋後很難改出,著名的例子是米格-15,當年在朝鮮戰爭中不少美國飛行員都聲稱取得過“不費一彈的勝利”——米格-15在格鬥中進入尾旋無法改出而墜毀。而且Optica平時活動的低空,留給尾旋改出的時間也相當有限!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米格-15的高平尾導致很難改出尾旋,吃了旁邊的F-86很大的虧

事故還在調查中,Optica也還在銷售和生產,畢竟失速問題還是可以通過小心操作來解決的。接著又出現了重大打擊,量產了22架以後,第23架正在生產時,工廠發生了火災,10架尚未交付的飛機被焚之一炬!這對規模不大的埃德利公司可謂雪上加霜,立刻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勉強拖到了1990年,又一架Optica在飛行中涵道螺旋槳出現了故障,輪轂發動機損壞連帶機身也輕微損壞。飛行員成功迫降了飛機。調查發現涵道外殼上有疲勞裂紋,這是嚴重的結構缺陷,“大眼萌”們只好集體停飛等待解決方案。連番的挫折讓Optica完全銷售無望,產量就此定格在22架。這架特別呆萌的飛機可謂黴運纏身,如今知之者甚少,實在是令人可惜。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大眼萌”淪為航展表演機

尾聲

其後Optica項目幾經易手,其間還試圖向英國國防部推銷,成為初級教練機,但國防部沒有同意。直到2007年,Optica最初的設計者埃德利重新回到項目中,但項目仍然難以重新啟動。2016年,在全國愛好者的關注下,美國公司InterFlight Global(IFG)開始重新評估Optica,認為它擁有非常良好的基礎設計,可以通過最新的發動機和電子技術改造來重獲新生。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在航展中奔波募資

2018年,IFG修改了重新啟動Optica的計劃表,繼續尋找合適的戰略合作伙伴;2019年, ,IFG也有意通過電動化或者混合動力技術讓Optica重生,但仍然還沒有開始動手。

Optica的故事就此結束了,不過全球的“大眼萌”愛好者都還保留著希望,希望能借電動航空的風口看到它重生。還有大約6架Optica保持著飛行狀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各有2架,航展中、天空上還不時能看到這個萌物的身影。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受Optica影響的澳大利亞觀察機,外形遠不如前者那麼酷

淘金客認為:Optica這樣的有鮮明特色的飛機在今後的低空觀察任務中應該仍然有用武之力,不落窠臼的外觀也果然不負英國飛機之名——以古怪、務實的英國設計師們為世界航空貢獻了不少骨骼清奇甚至是驚世駭俗的作品,真心希望這架小飛機能得以重生,能有機會坐上去感受一下那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飛行!

【航空史話】新蒲梢上立蜻蜓——“蟲眼”Optica觀察機小記

真心希望它還有重返藍天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