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一諾無悔》主演郭廣平:戲裡戲外如一,踐行廖俊波精神


從2018年到2020年,從電影《樵夫·廖俊波》到電視劇《一諾無悔》,國家一級演員郭廣平“學俊波,演俊波,做廖俊波精神傳承人”。近日,電視劇《一諾無悔》正在央一熱播,該劇改編自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蹟,講述他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撲下身子、苦幹實幹,辦好一件件實事,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讓政和縣成為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的故事,展現了忠誠、乾淨、擔當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深入詮釋了“廖俊波精神”。談及這部戲的拍攝歷程,郭廣平表示,“我不僅是在演戲,除了完成角色,我要做到戲裡戲外統一。”


“演員和角色間的緣分”


對話《一諾無悔》主演郭廣平:戲裡戲外如一,踐行廖俊波精神


《一諾無悔》以平行視角展現其日常工作生活,讓人物有血、有肉、有感染力,讓先進形象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廖俊波在這裡17年,當地邵武人民和他感情深厚,所以來參演的群眾演員也都特別喜歡我。”


郭廣平追求完美與極致,有時群眾演員不接戲,他會耐心輔導,會根據自身的理解在劇本上添加備註,想讓劇本以最好的姿態呈現。郭廣平表示,他覺得和廖俊波緣分很深,與他的家人經常聯繫,“用他家人的話說,我是上天派來的天使,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安慰。包括廖俊波生前好友,他們都和我聊很多,聊到深夜,邊哭邊聊。我從他好友那裡獲得了第一手資料,一部戲更多的應該在戲外。對於其父母,不只是希望一部作品,更希望的是,我們扮演者,能把他的精神延續下去。”


“作為一名演員,一名共產黨員,我認真踐行廖俊波精神,讓戲裡戲外的故事高度統一。就像一場足球賽,廖俊波同志踢完了上半場,下半場由我來接棒,通過我們這些扮演者把他的精神傳播出去、延續下去。當下正值抗擊疫情和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榜樣的力量,需要無數像廖俊波同志那樣衝在困難的第一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黨員、好乾部”,郭廣平表示。


“他用生命堅守,我們用餘生紀念”


對話《一諾無悔》主演郭廣平:戲裡戲外如一,踐行廖俊波精神


“時代楷模守護著我們的幸福生活,但他們不是脫離普通人而存在的特殊群體。”瞭解他們的具體事蹟,才能深刻體會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因何不同。對英模的頌揚,不僅是在宏觀意義上加深認知,更要在具象層面上記住他,體味他為著什麼樣的夢想走過怎樣的路。“廖書記的車,4年,36萬公里,平均每天250公里。是怎麼樣一種精神讓他每天如此忙碌,卻又快樂工作著?”郭廣平在創作期間問大家,也在問自己。


為了展現廖俊波的生活軌跡和先進事蹟,主創團隊在開機前兩個月就來到南平,在廖俊波生前工作的地方實地採訪採風、體驗生活,獲取第一手信息資料。郭廣平認為,演戲就是戲裡戲外統一,他覺得這部劇很特殊,特殊在他與廖俊波是同齡人,這些感人至深的先進事蹟就在我們眼前剛剛發生過。郭廣平與當地百姓因戲結緣,大家把他看作“廖俊波”,郭廣平也認為自己與廖俊波經歷和性格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我不僅是在演戲,生活中我也是廖家的‘兒子’,我不是在演戲,我是在演我自己,演我哥哥,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情感。”


“累就一個字,白髮來證明。”郭廣平稱,拍這部劇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累,幾乎是從藝30年來感覺最累的一次,進組前沒幾根白髮,現在近乎滿頭白髮,來劇組90多天的時間裡,平均每天睡眠只有兩到三個小時,每天從早上的“妝修”開始,到晚上的凌晨兩三點以後,有時候在現場站著都可以睡著。“廖書記不是在基層,就是在去基層的路上。”劇組生活的辛勞,也是對廖俊波精神的踐行與傳承。郭廣平說:“有一天拍攝廖俊波在政和第一次召開大會,只有一個鏡頭,兩頁紙,一口氣演了七分三十五秒。”


“身體力行廖俊波精神,戲裡戲外合二為一”


對話《一諾無悔》主演郭廣平:戲裡戲外如一,踐行廖俊波精神


電視劇《一諾無悔》選取廖俊波在任政和縣委書記期間的真實經歷為創作背景,通過一個個事蹟、一段段故事,描摹出一個夙夜在公、充滿信念的基層領導幹部形象,挖掘這位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和榜樣力量,讓先進人物成為推動社會前行的精神動力。


正如郭廣平所說,演員和老師一樣,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希望我們扮演者,能將廖俊波精神延續下去”。郭廣平稱他身體力行廖俊波精神,希望通過該劇,讓這種精神傳播得更遠,讓更多年輕人知道。


“主旋律劇是真正能流傳下來的,這部劇就是傳揚廖俊波精神,我們需要信仰,時代呼喚這樣的作品。”郭廣平坦言,拍主旋律劇要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發自內心傳播廖俊波先進事蹟,傳揚廖俊波精神,這是真正有意義的事。《一諾無悔》之所以扣人心絃,是因為在這部劇中,家國情懷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許多與我們有著共同信仰的人們彼此確認的情感聯結,讓觀眾在我和劇中人物之間發現了“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