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當老大會變好嗎?疫情下歐盟現狀令人擔憂:始終不能一條心

許多人認為歐盟就像一個騎著自行車的老人,如果他騎得太慢,就會摔下來再也騎不上去。

據新華社4月13日報道,目前歐洲各國疫情尚不穩定,歐盟仍舊面臨極大挑戰,已經打算延長相關限制措施。7月1日,德國將接替克羅地亞,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此前,歐盟各成員國財長達成一項協議:實施總額為5400億歐元的大規模救助計劃,幫助歐盟國家應對疫情,提振經濟。但目前他們仍無法就聯合發債事宜達成一致。

儘管所有國家都同意“團結一致”共同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而且歐洲經濟一體化程度如此之深,救助計劃對所有國家都是有益的。但事實證明,這種團結的形式極具爭議。

德國當老大會變好嗎?疫情下歐盟現狀令人擔憂:始終不能一條心

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認為:發行聯合債券有利於各國分攤應對疫情危機的成本,還可以從金融市場等渠道籌措資金。對此,德國、荷蘭和奧地利等國發出了反對的聲音,他們擔心的是將來可能要為財政收支不穩定的國家“埋單”。

目前看來,儘管上述救助計劃是歐盟團結抗疫的最新舉措,但恐怕也是考驗的開始。

德國當老大會變好嗎?疫情下歐盟現狀令人擔憂:始終不能一條心

荷蘭財政部長沃普克·霍克斯特拉

默克爾表示:德國雖然拒絕發行聯合債券,但可以考慮採取其他金融手段。荷蘭財政部長沃普克·霍克斯特拉說:“對於發行歐洲債券一事,我們現在反對,以後也會繼續反對,因為從長遠看,這一概念既幫不了歐洲,也幫不了荷蘭。”由此可見荷蘭的態度格外強硬。即便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富裕的北歐也不願為遭受重創的南歐提供廉價債務補貼。

不難理解,聯合債券往往會提高較富裕、較節儉的北方國家的借貸成本。較富裕國家或許阻撓了聯合債券的發行,那是因為他們以後八成是要向較貧窮的南方國家提供補貼的。較富裕國家認為,根據歐盟條約每個成員國都要對自己的財政負責,所以他們不願蹚渾水。

德國當老大會變好嗎?疫情下歐盟現狀令人擔憂:始終不能一條心

疫情暴發以來,歐盟各國在抗疫方面頻頻出現“內訌”。一些國家未與歐盟或其他成員國商量就暫停出口相關防疫物資。意大利三番五次提出的援助請求也沒有得到歐盟和其他國家的響應。歐盟在協調各國抗疫方面已經“失職”。

意大利和西班牙作為歐盟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也是受疫情打擊最嚴重的兩個歐盟國家,這兩國的反歐情緒正在上升。數千人的死亡激起了憤怒和絕望,讓人覺得歐洲沒有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德國當老大會變好嗎?疫情下歐盟現狀令人擔憂:始終不能一條心

各國財長們也清楚地意識到:疫情對所有歐元區經濟體造成了巨大損失,如果不能達成協議,這對歐元區公民的信心和金融市場來說是災難性的。隨著美國宣佈經濟刺激措施,越來越多的人再次感到歐洲做得太少、太慢。

如果歐盟未能幫助受影響最嚴重的成員國,不僅會損害其經濟,還會影響地區政治和社會態度,最終歐盟會在世界舞臺上漸失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