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再提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黨政"一把手"承諾年內GDP過萬億!

據《大眾日報》4月13日報道,2020年是山東省"重點工作攻堅年",為把省委、省政府部署向深處、向細處、向實處紮實推進,以公開促落實、促規範、促服務,16市2020年重點任務、完成時限、責任人公佈,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知事君注意到,2020年濟南承諾的20條事項中,其中一條明確提出"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邁過1萬億元門檻",完成時間是12月底,責任人是市委書記孫立成、市長孫述濤、副市長鄭德雁。

省會城市黨政"一把手"在權威媒體上做出上述公開承諾是較為少見的。這也從側面展示出,濟南對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的底氣和自信。

濟南再提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黨政

下一個突破萬億,濟南最有希望

近期,各省市經濟"年報"陸續出爐。佛山市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總量為10751.02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成功躋身中國"萬億俱樂部"。

濟南再提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黨政

隨著一輪輪經濟增長,至此,中國GDP超萬億元的城市共有17個,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天津、南京、寧波、無錫、青島、長沙、鄭州、佛山。

佛山GDP過萬億,排在其後的泉州、東莞、濟南、合肥、福州、南通、西安等城成為熱門"種子選手",未來幾年,從9000億梯隊中出生新的萬億GDP城市將不言而喻。

佛山成功躋身後,濟南成為下一個最有希望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

濟南再提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黨政

統計公報顯示,近三年濟南保持較好的經濟發展勢頭。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7201.96億元,比上年增長8.0%;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7856.56億元,同比增長7.4%,高於全省1個百分點。

今年3月30日,濟南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濟南調查隊聯合發佈《2019年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9443.37億元,比上年增長7%,佔全省比重達到13.3%,居全省第2位。

556.63億元的差距!濟南GDP距離萬億大關就差臨門一腳。如果今年能保持不低於5.9%的增長率,2020年濟南就將邁入GDP萬億俱樂部。

濟南再提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黨政

濟青加速發展,差距在縮小

若濟南順利實現目標,將成為繼青島後,山東第二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城市。

2016年青島市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實現生產總值(GDP)10011.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9%。青島成為全國第12個GDP總量跨越萬億元的城市,挺進"萬億俱樂部"。

這幾年濟南與青島的GDP差距在進一步縮小,2018年青島GDP是12000億,而濟南7800億(不含萊蕪),相差近4000億;2019年青島11741億,濟南9443億,縮小到不到2300億。濟南穩紮穩打,2019年經濟增長率超過青島0.5%個百分點。

知事君注意到,青島市在其承諾事項中明確提出,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要增長7%左右。

去年6月17日,青島日報所屬微信公眾號"青島時政"推送《王清憲:濟南正鉚足勁衝刺一萬億GDP大關,我們要有緊迫感啊!》,分析了濟南這兩年正在發生的變化,"近兩年,濟南在發力,濟南在追趕,濟南在變化,變得令人刮目相看。"

文章引用王清憲的講話表示,"濟南幹部這兩年來在雙招雙引、項目落地方面的狀態和成效,的確值得青島幹部學習!""濟南正在鉚足勁衝刺一萬億GDP大關,我們要有緊迫感啊!"

"萬億俱樂部"不斷擴容,反映的是經濟增長的成果。面對經濟發展由"高增速"向"高質量"的轉型,能夠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城市,靠的不僅是國家政策扶持,其自身在發展中探索出的改革與制度創新思路。有觀察人士指出,"萬億俱樂部"的意義和責任,絕不止於一方興旺,而是向更多地方輸出其相對更優的制度環境、更豐富的發展市場經濟經驗以及更先進的城市治理手段。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寫入濟南承諾事項

知事君還注意到,承諾事項中,濟南明確提出深入實施《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濟南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不斷提升城市能級,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增強輻射引領作用。

上述承諾完成時限一欄寫道"12月底取得階段性成效並長期堅持"。責任人同樣是市委書記孫立成、市長孫述濤、副市長鄭德雁。

2018年1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在濟南區劃調整之後,作為第三經濟大省的省會,濟南的經濟總量和中心城市平臺繼續做大做強。

今年山東省兩會上,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首次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從此前"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再到"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省政府工作報告對濟南的定位越來越高。

濟南市為此制定出臺了《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對濟南來說,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為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