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我腦中的橡皮擦》這部電影是韓國純愛電影的一個代表, 2004年,影片上映後觀影人次突破200萬,位列韓國年度電影票房第五,在日本公映時票房也超過了三十億日元,打破了韓國電影在日上映票房記錄。

這部電影的男女主角由孫藝珍和鄭宇成飾演,兩個人在這部電影中演繹了一對偶然相遇的男女,在一系列偶然之後相戀、相愛的故事。當兩個人開始愛意濃濃的生活後,女主角卻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而且愈發嚴重,甚至連站在自己面前的愛人都不認識了。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純愛電影都是美好中有著“虐”的成分,這部電影也不免俗套,然而在孫藝珍和鄭宇成的演繹下,每個觀影者都會在緩緩的電影情節中得到內心的滿足和感情宣洩。

我們感受到的是純純的愛戀和至死不渝的追逐。接下來,我們就從敘事結構和象徵意義兩個方面來解讀這部扣人心絃的《我腦中的橡皮擦》。

一、 敘事結構


1、倒序的意義:扣人心絃的開始,引起觀眾極大好奇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或者影片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的手法在電影及小說創作中比較常用,而《我腦中的橡皮擦》就是運用了這樣的手法。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這部影片的開頭是男主拿著一張發黃並且寫滿字的紙,到了影片的後半部我們才知道那是女主意識清醒時候寫給男主的信。男主在站臺憔悴迷茫的樣子,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我們很想知道這個眼睛深邃的男子到底經歷了什麼。當然男主手中的那封信,只有看到影片後半部分才會明白它的真正意義。

在火車呼嘯而過的轟鳴聲中,在男主深邃的眼神中,在邋里邋遢大叔的自言自語中,觀眾會覺得內心疑惑重重,同時又會不自覺的跟著影片的鏡頭去一探究竟,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看到開頭的這一幕,我想每一個觀影者都會被鏡頭帶入了影片當中。倒敘在影片當中的作用就是打造一個扣人心絃的開始,引起觀眾的極大好奇。這個打亂事件發展順序的方法,會使人猝不及防進入到故事發展的緊要關頭,給我們造成了強烈的懸念,使整個故事看起來更加扣人心絃。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曾經有一部著名的影片,也是採取了倒敘的方式,那就是《戀戀筆記本》。這部影片也是採取倒序的手法切入,講述了一段唯美,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我腦中的橡皮擦》和《戀戀筆記本》雖然是不同國度的故事,但是他們運用了同樣的手法,同時他們講述的都是愛情,這樣的影片在手法上面首先就抓住了觀眾的心,然後讓觀眾緊跟影片的步伐,一步步去揭開故事的面紗,一步步去探究故事的始末。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更是抓住了觀眾的內心。

2、首尾呼應的意義:煙火與光明,揭示深刻的生命意義

“知道我在這裡等什麼嗎?不是等煙火,我在等光明。分享煙火就意味著分享光明。”

影片開頭在車站邋里邋遢的大叔,只有幾個鏡頭,只說了幾句話,但是他的出現在這部影片當中卻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和意義。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大叔的話像是自言自語,其實是在向我們每個人闡述著生命的意義:生命中充滿著等待,其實也是一個歷練的過程。我們等待的不是煙火般的轉瞬即逝,我們等待的是用自己的光明照亮他人。

也是在說愛情,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愛情,而照亮彼此才是真正長久而堅定的愛情。其實這句話也是在詮釋男女主角之間的堅定愛情,怕拖累哲洙一走了之的秀真,沒有忘記帶上兩個人的照片。而深愛秀真的哲洙,沒有秀真自的生活沒有辦法繼續。

這就是這部影片的精髓所在,真正的愛情是兩個人的相互融合,在愛情之路上的互相攙扶和互相照亮,只有彼此心中都被照亮著,都被愛著,這樣的愛情才會永遠鮮亮並且長久。

影片接近結尾又有車站的鏡頭,衣衫襤褸的大叔說:“什麼愛呀,錢呀,都和這支香菸一樣,沒有火的話有什麼用?沒有火的話,你能愛的起來嗎?……”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我覺得大叔還是在說愛情與人生的意義,沒有心底最熱烈的愛,哪會有燃燒起來的愛情和生命。這和影片開頭大叔所說的話完美結合,彼此心中有愛,愛情之火才會熊熊燃燒,更會照亮彼此。

這也就是在愛情和生命裡面的奉獻精神,愛情和生命都是需要付出的,只有真心付出,我們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我們看到哲洙用自己的真心喚起了秀真的記憶,也是他們兩個人用自己的真愛燃燒了彼此。

二、象徵意義

1、 橡皮擦的象徵意義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我腦中的橡皮擦》,大腦是儲存記憶的地方,當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大腦裡面全都是美好幸福的記憶,然而橡皮擦的出現,就會擦去自己一生都不願失去的記憶。

這是一種對抗的開始,一邊是自己最美好的記憶,一邊是無法扔掉的橡皮擦,這個橡皮擦會吞噬那些最美好的東西,所以一場對抗也就由此開始。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其實除去橡皮擦在電影中對於“阿爾茨海默症”的形象比喻,橡皮擦也象徵我們感情世界中的阻礙與劫難,因為它想要吞噬的是兩個人之間的美好瞬間。

任何一段美好的感情都會遇到各種磨難、挫折和阻礙,成就一段美好的愛情,都是需要披荊斬棘的。但是在披荊斬棘的愛情之路上,每個記憶瞬間都是刻骨銘心的。

張悅然曾說:“記憶如此之美,值得靈魂為之粉身碎骨。”歷經磨難之後,我們希望即使橡皮擦依然存在,也不要把兩個人之間的“愛”擦掉。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這也是一種對於愛情的堅定,即使有“橡皮擦”的存在,但是隻要兩個人心中有彼此,他們的愛就無法撼動。秀真雖然受到了“橡皮擦”的侵襲,但是她的內心依然有愛,所以才會在哲洙的努力下重獲美好愛情。

2、便利店的象徵意義

在這部影片當中便利店共出現了三次,但是這三次便利店的出現更是這部影片的開始、高潮和結局的三個點。

影片的開頭兩個人在便利店不期而遇,一個誤會就這樣把兩個人聯繫在了一起。秀真的忘性很大,買了可樂忘記拿走,等回到便利店取可樂的時候和哲洙撞個正著,秀真以為哲洙手中的可樂是自己的,所以把哲洙手中的可樂一飲而盡。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第二次出現便利店,是秀真央求哲洙去見自己的父母,哲洙覺得秀真的父母不會接受自己,所以故意迴避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正是兩個人熱戀的時候,不經意的一個便利店的鏡頭,是兩個人感情的昇華。

便利店第三次出現就是在影片的結尾,失去記憶的秀真被哲洙帶回了便利店,在便利店裡有秀真的家人,哲洙的媽媽、師傅和醫生,秀真來到便利店看到熟悉的場景:“這裡是天堂嗎?”結局便利店的出現是一個圓滿的句號,我們看到哲洙帶著恢復記憶的秀真開著車奔向遠方。

便利店的三次出現,豪不突兀,但是很好的串聯起了整個故事情節。便利店在這部影片裡面象徵奉獻和永恆,便利店是給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的,同樣任何時候它都會在某個角落等待著你的光顧。

從敘事結構、象徵意義重新解讀《我腦中的橡皮擦》


愛情同樣是這樣的,愛情需要奉獻也需要永恆,正是因為有了哲洙的奉獻和堅持,才會重獲秀真的愛,他們之間的愛情拯救了曾經不諳世事的哲洙,也拯救了記憶漸漸消失的秀真,唯有真愛才能如此。

泰戈爾曾說:“愛情若被束縛,世人的旅程即刻中止。愛情若葬入墳墓,旅人就是倒在墳上的墓碑。就像船的特點是被駕馭著航行,愛情不允許被幽禁,只允許被推向前。愛情紐帶的力量,足以粉碎一切羈絆。”

而這句話也足以詮釋了哲洙與秀真之間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