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機維修中的“望聞問切”

夏日炎炎,空調故障率也是異常的高,高溫環境下,維修工作也更是艱辛。今天淘配通就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空調故障的維修方法,希望能給廣大維修師傅們提供到幫助。


空調機維修中的“望聞問切”

一、望(看)


空調機維修中的“望聞問切”

1、看最直觀的觀察空調機體外形是否存在問題,各個部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其次,順著製冷系統各管路觀察是否存在斷裂或者漏水的現象,接著查看主要焊接處是否有油跡出現,如果有存在滲漏的現象就會有相應油跡可尋。然後看看電氣件接口處是否有過多的接觸點漏出,例如發現插頭接入點有比較新的痕跡出現,很可能就是接觸不良的位置,斷電狀態下把這些接口接好。再沿著銅管查看接口是否接好和是否有裂痕。 最後,看看軸流風葉和離心風葉是否跳動劇烈,以及壓縮機和電動機的振動是否正常。

2、看壓力值的範圍是否正常。環境溫度在30度時,低壓在0.49~0.54Mpa的範圍,高壓在1.17~1.37MPa的範圍內;環境溫度在35度時,低壓應在0.58~0.62Mpa內,高壓在1.93 Mpa左右;而當環境溫度在43度以上時,低壓約0.68Mpa,高壓約為2.31 Mpa。

3、看製冷的毛細管低壓表面的結霜是否正常。正常製冷時,在壓縮機運行之初,很快毛細管會凝結冰晶一樣的很薄的一層霜,不就之後這層霜就逐漸化掉,如果出現掛霜後不會自動迅速化開的狀況就表示可能出現管路堵塞或者製冷劑不足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冬季時候室外熱交換器在按熱泵循環方式工作時,它在系統內的作用是屬與低壓、低溫部件,發生製冷劑洩漏和堵塞的狀況也是很有可能的。如果出現室外熱交換器入口到毛細管出口這一管道上有凝結著霜而其它部分乾燥,這種現象是表明可能是毛細管半堵,也可能是製冷劑不足的。

還需指出,空調器運轉時,空調機的外部工作條件是最直觀能夠看到的,而這些細節往往是導致空調機內部出現問題的誘因,應當每隔一點時間進行相應的檢查,出現過濾網太髒和有物品堵住空氣進出口等現象要及時清理,防止出現通風不良的現象,安裝使用不當和外部原因要率先排除,防止不必要的空調機體拆卸工作,也為之後的維修帶來便利。


二、聞(聽)


空調機維修中的“望聞問切”

憑靠經驗,往往能夠直接通過仔細傾聽整機運轉的聲音來判斷空調是否正常。空調器在運轉時會發出一定大家基本都聽慣了的聲音,所以要是有其他不一樣的聲音的話我們也能清楚的聽出來,也就很可能是空調出現問題了。靠近聽壓縮機工作聲音時,如果聽到有“嗡嗡”聲可立即判斷出是壓縮機電動機不能正常啟動的聲音,此時應立即關掉電源,查找原因;“嘶嘶”聲是壓縮機內高壓減振管斷裂後發出的高壓氣流聲;“嗒嗒”的金屬碰撞聲是壓縮機內部發出的,“噹噹”的撞擊聲是壓縮機內吊簧脫落或斷裂後產生的。

對開啟式壓縮機,發出輕微而均勻的“嚓嚓”或閥片輕微的“嘀嘀”的敲擊聲的聲音都表示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出現“通通”的聲音就是壓縮機液擊聲,即有大量的製冷劑被吸入壓縮機內,而飛輪鍵槽配合出現鬆動會產生這種撞擊聲;“啪啪”的拍擊聲是皮帶損壞後所產生的。“哐哐”的聲音則很有可能 是離心風扇或者軸流風扇產生的,因為這兩類風扇在正常運轉的時候產生的聲音平衡而均勻的,只有當風扇內有碰擦或軸心不正,就會有異常聲音出現。

空調維修快速排除方法?

停機時,“嘶嘶”聲是壓力平衡系統發出的氣流聲,如果這個聲音並不劇烈而是比較溫和的,就是說明壓力平衡系統是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沒有故障問題。 此外,還有一系列聲音可以判斷出機體內部是否出現異常。例如:分機軸流風扇碰擊外殼鐵片的聲音;“吱吱”聲如果是在風機附近聽到的,則表示風機此時缺油了;“嚓嚓”聲在風機離心風扇與泡沫外殼之間發出的話,可能是它們之間相互碰撞摩擦發出的也有可能是壓縮機底角螺栓鬆動、從而產生震動的聲音和毛細管碰裝其外殼的聲音。


三、問(摸)


空調機維修中的“望聞問切”

開機後讓壓縮機正常運轉25分鐘左右,然後觸摸吸氣管、排氣管、壓縮機、蒸發器出風口、冷凝器等部位,憑手感便可基本判斷製冷的效果是否存在問題。

A. 壓縮機的機殼溫度正常會在85℃以上。這個溫度非常燙手,就先避免用手觸,先試用撒少量水滴的方式檢測是否高溫,如果沒有出現蒸騰現象,再用手短暫接觸感受即可。

B. 摸蒸發器表面檢測其溫度。正常工作的空調器蒸發器表面各處的溫度應該是基本相同的, 其溫度一般在15度左右,摸起來是帶著涼意的 ,甚至外頭裸露的銅管彎頭處會凝聚有水珠。

C. 摸冷凝器的表面溫度。空調器開機運轉後,冷凝器就會開始快速發熱,熱得越快說明製冷效果越明顯,如果冷凝器正常工作,則其溫度可達75℃以上,而冷凝管壁大致在50℃左右。

D. 摸低壓回氣管的表面溫度。正常時,吸氣管冷,排氣管熱。手摸回氣管表面應感到涼,如果環境溫度較低,且表面會凝結有露水等現象就表示沒問題。相反的如果回氣管沒有凝結露水,而高壓排氣管摸起來是熱的甚至燙手,壓縮機外殼也很熱,很可能是製冷劑不足,相反如果壓縮機的回氣管上凝結了很多露水甚至是結冰,並且這種現象出現在壓縮機大部分機體上,則說明是製冷劑過多。

E. 摸高壓排氣管的外部溫度。高壓排氣管是熱流氣體排出管道,正常情況下摸起來是熱的還有點燙手。

F. 摸乾燥過濾器的表面溫度。在正常情況下,乾燥過濾器表面摸起來會會覺得的有點熱便表示正常,相反如果摸起來感覺有點涼或者不熱,那就很有可能是過濾器通道出現輕微堵塞的現象。應及時對乾燥過濾器通道進行清理。

G. 摸出風口溫度。能明顯感覺有風的話則說明沒有問題。


四、切(查)


空調機維修中的“望聞問切”

系統壓力、溫度、電源電壓、絕緣電阻、運轉電流等數值可分別用壓力錶、半導體點溫計、鉗形電流表、萬用表等測量是否符合要求,用鹵素檢漏燈或電子檢漏儀檢查製冷劑有無洩漏。對於窗式空調器,電流、電壓、電阻的測量用鉗形電流表檢查十分方便。各類數值若是在其額定範圍才是正常的,電流會隨溫度變化略微出現變化也屬正常現象。

對大多數分體式空調器而言,比較實用、快速、有效的判斷方法是用歧管表檢測高、低壓力。空調製冷狀況下 而周圍環境溫度在30℃左右,若低壓表的壓力顯示在0.4MPa以下,則很可能是製冷劑不足或是存在洩漏問題。高壓表的壓力在2MPa左右都是正常的,超過範圍太多或者太少都是不正常的。若是高壓壓力值變高而低壓壓力變低都超出範圍,則很可能是冷凝器的出口處堵塞了。

綜合理論原理和以往經驗得出測量的指數有以下11種

(1)空調工作時的低壓壓力;(2)空調工作時的高壓壓力;(3)處於停機時的平衡壓力;(4)吸氣管外部的溫度;(5)排氣管溫度;(6)壓縮機溫度;(7)冷凝器;(8)蒸發器;(9)過濾器;(10)毛細管;(11)工作電流。


五、分析


空調機維修中的“望聞問切”

​經一看、二聽、三、四測後基本能夠斷定故障的根源所在,當然,也要根據系統內部相互影響的原理進一步分析故障根源和維修的難度以及維修價值。由於空氣循環系統、製冷系統和電氣系統彼此之間有著種種聯繫又互相影響,因此,要綜合起來進行分析,由點到面的深入分析排除故障發生的部件,從而從根源的故障部件進行針對性維修辦法的處理,維修過程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也要注意小心細心操作。免得一時疏忽,出現判斷錯誤,或者維修方式不當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好啦,今天淘配通為大家分享的電路板故障維修小技巧就這些了,如有不恰當之處還望指正,如果您有更多的想法,歡迎留言或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