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忽視,勇敢發聲:不要讓更多的“房思琪”出現

“一起吃飯喝酒,拉手接吻,都不意味著同意發生性行為。沒有達到可發生性關係的法定年齡,也意味著不同意。未經同意的性行為就是犯罪。”——伊藤詩織

近年來駭人聽聞的“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連13歲男孩性侵殺人案”、“港大集體性侵案”,每一個讓人心痛的案件背後都是一個靈魂的毀滅,甚至一個家庭的破碎。

每一個性侵者的觸碰,都會在受害者身上留下永遠無法磨滅的痕跡。


拒絕忽視,勇敢發聲:不要讓更多的“房思琪”出現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的絕筆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正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完成。

書中講述還在讀中學的少女房思琪被自己的補習班老師李國華長期性侵,最後精神崩潰的故事。

這是她以自身為原型創作出的作品,儘管距離那段遭遇以經過十幾年的時光,可仍舊無法磨滅對於她的傷害。

2017年4月27日,年僅26歲的林奕含被警方發現於住處自殺身亡。

那些無法輕易說出口的遭遇變成了她桎梏靈魂的枷鎖,那段年少不堪的回憶徹底擊碎了她鮮活的人生。

兒童時期遭遇過的經歷,很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將他們永遠置身於黑暗之中。

拒絕忽視,勇敢發聲:不要讓更多的“房思琪”出現

遭受性侵害對於人的打擊是終身且致命的,無論是生理和心理都會造成巨大傷害。

歸其原因,性侵害頻頻發生,很大程度上源於性教育的缺失。性知識的匱乏嚴重導致缺失生理結構認知、生理健康知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加劇了性侵害發生的可能。

而加強性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學習生理知識,更是要懂得如何自我保護與拒絕施暴。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性”一直是一個晦澀不堪的話題,父母總是避重就輕地一筆帶過。

探尋我們是從哪來時,總找各種奇怪理由搪塞,從不認真普及基本的兩性知識;

遇到電視裡男女親熱的鏡頭,父母下意識地換臺,卻從未告訴過我們情侶之間接吻是一件美好而自然的事情;

青春期到來,當第一次月經/遺精時,我們覺得格外羞恥,卻從沒有人告訴過我們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我們的身體在逐漸成熟,是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 這些刻意的忽視,理論知識的缺乏,加重了未成年人對於“性”好奇心的驅使,因而過早揭開了那層神秘的面紗。

而基礎的性教育,會讓兒童對於兩性的生理構造、兩性關係具有更清晰的認知,從而懂得生理健康以及自我保護。

縱看當今社會眾多幼童被性侵案件,共同點之一就是受害者不瞭解何謂“性侵”,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到了侵害。

男明星姚弛近日在微博發聲,他曾在五、六歲時,被一個住在同小區裡的叔叔帶到隱蔽處玩“騎青蛙”的遊戲,直到長大後才明白那意味著什麼。

拒絕忽視,勇敢發聲:不要讓更多的“房思琪”出現

正如姚弛一樣,由於性教育的缺失,大多數兒童在陷入這樣的困境時,不能第一時間逃脫,造成後續更大的傷害。

同時,從他的例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被性侵的對象不單指向女孩,男孩也同樣危險。

  • 父母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自我保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拒絕施暴。

要減少這社會上的傷害,相比於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灌輸給孩子尊重、保護弱者的理念更為重要。

無論是男孩、女孩、男人、女人,每一個個體都值得被尊重、被愛護。

“想要發生性關係,必須要徵得對方的同意才可以,而且要做好保護措施。”

如果每位家長都能對自己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那麼這個社會一定比我們想象中更美好。

面對這些令人心痛的事件,我們又能採取什麼行動呢?

用心傾聽,守護受傷的靈魂;你的漠視,就是在縱容犯罪。勇敢發聲,拒絕沉默。

網易雲中有一段熱評這樣寫道:“你可以教孩子防備陌生人提高警惕,但是你不能讓她害怕穿花裙子,不然要我們幹什麼用。

  • 要明白被性侵從來都不是受害者的錯,長相和穿著不能成為被“性侵”目標的理由。

當聽到“因受害者‘穿著暴露’、‘面容清麗’才導致受到侵害”的評論,這種價值觀導向偏頗的言論實在讓人寒心。

語言暴力會讓受害者遭受“二次傷害”,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受創。

拒絕忽視,勇敢發聲:不要讓更多的“房思琪”出現

事實上,大多數被性侵的受害者不願跟別人分享被傷害的回憶,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恥辱不堪的經歷。

若他們能鼓起勇氣向你說出遭遇,尋求幫助,請一定要耐心傾聽他們的遭遇,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 此時,你的堅守和愛護可能會拯救一個脆弱的生命;而你的漠視、無動於衷也會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NBA球員肯楊·杜林曾透露自己在年紀很小時遭遇過性侵,這讓他感受到抑鬱、焦慮的情緒。

不過當時他所在的球隊凱爾特人發現了他的異常,瞭解了他的遭遇,儘管表示不可置信,但立即對事件進行了低調處理,採取行動。

杜林表示隊友的幫助使他擺脫了再被騷擾的可能,同時主教練為他安排了專業的心理疏導課程,逐步治癒創傷後的應激障礙症狀。

現如今,他已恢復正常人的生活。雖然經歷了童年的不幸遭遇,但並不影響他追逐自己的夢想以及撫養自己的四個孩子。

杜林無法想象當年若沒有接受到幫助,現如今會境況如何。沉默會讓受害者陷入病態之中,勇敢的說出自己的經歷,向信任的人傾訴,會讓情況變得明朗。

拒絕忽視,勇敢發聲:不要讓更多的“房思琪”出現

當你身邊有人因此向你尋求幫助時,請別忽略他們的異常,鼓勵他們講出自己的遭遇。盡其所能地幫助他們,這可能會挽救他們的一生。

可如果你什麼也不做,那你很可能就成為了施暴者的幫兇,變成無形之中扼住受害者喉嚨的罪惡之手。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被曝出後引起大眾廣泛關注。眾多明星在微博上紛紛轉載,章子怡、韓紅、李冰冰、姚晨、周迅、楊冪、周冬雨、馬伊琍、海清、謝娜、宋茜、Angelababy,及高曉松、黃覺、吳亦凡、範丞丞、張亮、魏大勳…

這次行動被網友們稱為“姐姐來了”、“哥哥也在”。無論是明星也好、普通人也罷,大眾的每一次發聲關注,都在為弱者爭取個更多的權益。

每一次聲援,都告訴受害者他們不是獨立的個體,有人願意陪伴在他們身邊。

發聲需要勇氣,可能會被徹底忽視,也許無情駁回,但不能因為畏懼而選擇沉默。

你的漠視,我的沉默,大家的無動於衷,最後換來的,是整個冰冷的世界。

天空有時會被烏雲遮掩,但正是因為如此,劃破黑暗的光束才顯得越發珍貴;而黑夜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天空閃爍的繁星和月亮。

正如電影《熔爐》中所說的那句話,我們一直努力前進,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努力不被這個世界改變。

希望每一個傾訴的聲音都能被認真聆聽,每一個受傷的靈魂都能被仔細呵護,每一段兩性關係中都永不再出現“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