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強導演談《中國機長》:這是一部彰顯人性的電影

當川航3U8633 航班生死備降的新聞刷屏時,劉偉強和許多人一樣,被當班機組力挽狂瀾的壯舉深深打動。

也許是天然的好奇心,也許是職業賦予了對故事敏銳的覺察力,一個想法突然出現在他的腦海:特情發生的時候機組和乘客的遭遇是怎樣的?能不能將這樣一個奇蹟般的真實事件拍成電影?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原文刊登於《中國民航》2019年9月刊

因為工作的關係,飛來飛去對這位大導演來說是家常便飯。乘機次數多了,劉偉強逐漸注意到,航空公司、機場、地面保障等單位環環相扣,如此繁複的系統卻一直高效配合、運轉自如,“神秘”的幕後鏈條大有文章可做。恰巧國內以航空業為主題的電影比較少,他決定以3U8633 事件作為切入點,拍一部展現中國民航當代面貌的電影。

從拍盡熱血男兒的《古惑仔》系列,到香港警匪片巔峰之作《無間道》,劉偉強擁有個人風格鮮明的光影江湖, 也開創了諸多屬於自己的類型,而貫穿始終的,是他對人物精神內核的關注和獨特的人文思考。

一如這位藝術工作者在《中國機長》裡最想表達的東西:在極端的處境下,這些人怎麼面對恐懼,怎麼相互信任、支持,都是人性的顯彰。

追根究底,《中國機長》講的還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故事。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中國機長》導演劉偉強在重慶江北機場

Q

《中國機長》這一題材有著它的特別之處,如何開發劇本、用兩個小時的電影呈現一個發生在短短几十分鐘內的緊急事件?藝術創作與真實事件之間如何平衡?

劉偉強:從7點08分3U8633風擋破裂開始,到7點42分在成都著陸,整個事件歷時34 分鐘,各界媒體對飛行員、乘務組、乘客的經歷都有挺詳細的報導。但除了飛機上的129 個人以外,還有大量的地面工作人員,包括空管、機場、空軍等各部門的工作人員,迅速反應,參與了處理特情的工作。《中國機長》運用平行敘事的方法,360度無死角地重現整個事件,這就不只是34分鐘的故事了。

同時,《中國機長》是一部商業電影,除了科普、敘事以外,也需要顧及娛樂性。電影取自於真實事件,但也有虛構的地方。電影在人物設定上有藝術加工,在飛行員、乘務組、乘客的互動裡發掘戲劇感。除了飛機本身的故障,我們還疊加了外在環境對它造成的威脅,突出機組與飛機在險境裡求生的難度。這樣觀眾才會緊貼著劇中人物,經歷整個驚心動魄的事件,一刻喘息的空間都沒有。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Q

許多觀眾都非常熟悉川航3U8633 事件,如何設置懸念令他們能夠沉浸在劇情中?

劉偉強:觀眾還沒進電影院就知道故事的結局,這對講故事的人來說的確是一項挑戰。應對的方法就是去尋找、發掘細節。例如,大家都知道3U8633的風擋裂了,最後安全著陸,客機駕駛艙風擋脫落只出現過兩次,上一次是1990 年英航5390航班,但英航飛機的風擋脫落時,飛行高度是5300米,它能夠迅速下降到機艙釋壓的安全高度。川航這架飛機風擋脫落時,飛行高度是9800米,而它正在平均海拔5千米的川藏高原上空飛行,無法下降到3000米以下的安全高度。

再者, 飛行了1 個小時,3U8633 有足夠的油量回成都,但耗油不夠又迫使飛機要超重降落。想要安全降落,面前困難重重。機長做了哪些選擇?飛機與地面失聯,地面管控系統如何配合?當時的情況,就像蒙著眼睛的雜技演員表演高難度的動作,雙方能夠相互配合,是來自於長期訓練,養成默契,在無法溝通的狀態下將飛機安全降落。《中國機長》要體現的正是這個精彩的過程。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中國機長》官方海報:墨鏡映現出影片中的高空驚魂一刻

Q

這部電影在演員的選擇上有什麼考慮?怎麼想到是他們來演最合適?在您看來,幾位主演是否很好地詮釋了英雄機組的角色?

劉偉強:張涵予是飾演劉傳健機長的不二選擇。他有軍人的硬朗、慈父的關愛、普通人的謙卑,他對工作一絲不苟的敬業態度很接近劉傳健機長的本質。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張涵予飾演機長劉長健

袁泉的演技沒話說。我們設計了一場戲,飛機出事後,乘務長安撫急躁不安的乘客,三言兩語之間,她讓大家重拾信心,袁泉的表演讓現場每個演員、工作人員都為之動容。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袁泉飾乘務長畢男

歐豪是年青一輩男演員裡難得的氣質小生。他帥,但不耍帥,有潛力、有擔當。他的青春活力與涵予的老成持重有鮮明的對比。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歐豪飾副駕駛徐奕晨

杜江、天愛、李沁、雅玫都是我以前合作過的演員,大家都很熟,拍起來得心應手。高戈、祺如相對是新人,他們也有很出色的表演。不要說導演自己誇自己的演員,我真心認為他們都是中國演員裡很努力,很有才華的一隊人。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杜江飾第二機長樑棟

當然,還有多位來客串的知名演員,像黃志忠、餘皚磊、吳樾、李現、陳數、馮文娟、關曉彤、楊穎等等,每個人的戲不多,從朱亞文飾演的調查員,到趙亮飾演的保潔大叔,每個人都是民航工業鏈裡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覺得他們成功表現了中國民航專業、敬業的精神。

還要特別提一下演乘客的演員們。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是經驗豐富的演員,有的是剛出道的年輕人,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物設定,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是誰,為什麼搭乘這趟航班去拉薩,他們的表演很投入、有個性、有反差,很真實。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Q

您是香港非常成功的商業導演,如何把一部主旋律電影拍得好看?

劉偉強:主旋律電影和商業電影不是對立的。《中國機長》的主題是航空事業如何維護每一個乘客的安全,它的核心價值是每一個生命都可貴。這是主旋律沒錯吧,這個核心價值不會負面影響電影的商業價值。

能不能把故事說好,開拓觀眾的視野,震撼觀眾、感動觀眾,才是決定電影商業價值的因素。

Q

電影是視覺的藝術,《中國機長》的的鏡頭語言和特效製作有什麼亮點?

劉偉強:《中國機長》講述一個客機特情事件,必須要高度還原客機飛行狀態。當然我們不可能在真飛機上拍攝,所以我們找到專門製造模擬機的公司,

定製了一架A319客機的機艙,又按照電影拍攝需要,把它分拆成3 節,再用最新的硬、軟件組合製作了三個用電腦操控的運動平臺,讓機艙可控地顛簸、傾斜、滾動,得以實現電影裡駕駛艙、客艙裡的真實質感和動態。這個做法在國際上都是屬於首次。

飛機在川藏高原遇險,為了還原這個特殊的外觀環境,我們啟用一流的電腦特效團隊,用衛星數據結合直升機實拍素材,建造了可信性極高的三維虛擬空間,向觀眾展示宏偉的高原風貌。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中國機長》劇組在海拔4800 米的達古冰川拍攝外景。

從藝術創作角度出發,飛機本身我們也做了擬人化的處理,它好像有生命一樣,受傷的時候會顫抖,使勁的時候會咆哮,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它用自己的金屬軀殼保護了它承載的128 個生命,它與機長配合,把這些人安全送回地面。電影裡,機長操縱飛機與風暴角力,觀眾既見證了大自然的威力,又能感受到人類堅忍不拔的意志。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中國機長》劇組定製的空客A319模擬機

Q

《 中國機長》在情感表達和敘事模式上如何吸引觀眾?

劉偉強:除了震撼人心的視覺衝擊,電影還要有細膩的人物描寫。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背後的故事,正如我自己,除了是導演,也是一個爸爸。我會把自己代入劉機長的角色,在最危急的時候,最擔心的是乘客,最惦記的是家人。在某程度上我個人的情感也被投射到角色裡。

涵予的角色是經驗豐富的機長,惦記著女兒的生日,杜江演第二機長,幽默健談,還有歐豪飾演的新晉副駕駛,對飛行充滿激情,他們從不同角度去熱愛生命,當需要他們保護生命時,他們都有同樣的擔當。

又比如袁泉,她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條理的人,她飾演的乘務長在危險關頭,從容不迫地帶領乘務組發揮凝聚力,取得乘客的信賴,基本上是演員的本質發揮。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由中國民航飛行學院270名飛行學生、2架塞斯納172、2架鑽石DA42NG和獎狀CJ-1組成的“中國機長”隊列

Q

您希望《中國機長》留給觀眾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些東西?

劉偉強:2018 年5 月14 號凌晨,3U8633 航班的飛行員、乘務員、民航地面工作人員起床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普通人。《中國機長》聚焦在這群“普通人”身上。幾個小時後,他們都成了英雄,因為他們協力挽救了119 個乘客的生命。我希望觀眾在敬佩他們的同時,更受到這個故事的啟迪,

像劉機長說的那樣,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任何人都能成為英雄。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中國機長》主創與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合影

Q

在創作深入的過程中,是否發現了更有趣的題材或角度?方向是否會有一些調整?有沒有一些現場發揮的內容?

劉偉強:蒐集資料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普通乘客接觸最多的機組和飛機只是航空工業的冰山一角。早上六點鐘第一班飛機載著一百多個乘客起飛前,有一千多個工作人員在各自崗位上工作。除了機組航前檢查以外,凌晨三、四點開始,跑道檢查、加油加水,保潔備餐,貨運分配、安檢、驅鳥都在同時進行,這是一個嚴謹的工業鏈,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為了確保安全,一架客機像一支接力棒,機場把它交給塔臺,塔臺把它交給進近,進近把它交給區域,從起飛到降落,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地面在盯著它。正是因為地面隨時有人在觀測3U8633,加上民航人員平時有充分的訓練,飛機出事後,地面能夠第一時間展開應急措施,確保它安全降落。這都是我拍這部電影前不知道的,我很佩服這個龐大而且精細的系統,《中國機長》對這些細節有詳盡的表述。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Q

您的拍片速度一直很快,定檔國慶的《中國機長》拍攝僅花了兩個月,時間上是否有挑戰性?

劉偉強:比起機長在飛機上解決危機的事件,我拍攝電影的時間已經算是充裕了。掌握拍攝進度最重要的環節是在籌備。沒有充足的籌備,到了現場這樣沒有,那樣不對,這才是最浪費時間的。我拍電影的時候不允許這樣。拍攝期間,我每天都和演員、工作人員詳細溝通,明天、後天、下週我們拍什麼,這樣他們能提前瞭解我的想法,到了現場把一切都準備好,這樣才事半功倍。

從電影立項到籌備,到開機、轉景、到殺青,然後緊跟著後期製作,2019 年9月30 號要上映,其實時間是蠻緊的。但電影拍得快不代表我們拍得馬虎,無論是建立人物、審美、捕捉驚險畫面、反映航空技術,《中國機長》都是一絲不苟的,我相信觀眾會看到一部達到最高工業水平的電影。

Q

電影拍攝地點輾轉重慶、無錫、成都、拉薩等地,地點的選擇上有哪些考慮?聽說加了一些攀登雪山的鏡頭?

劉偉強:拍攝模擬機需要足夠大的攝影棚,除了一比一的模擬機、5 米高的運動平臺,還需要掛綠布、設置燈光。除了空間,還要有電源、施工團隊等相關的配套資源,無錫的影視基地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理想的環境。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劉偉強導演在拉薩貢嘎機場勘景

在外景方面,我們上了海拔4800 米的達古冰川,還去拉薩拍攝氣勢磅礴的布達拉宮,是為了帶觀眾近距離感受這段旅程。

如果想偷懶,我們隨便在哪個機場拍都行,跑道、飛機都是一樣的嘛。但是四川省、重慶市加起來接近全國十分之一的人口,如果他們說我們沒把重慶、成都的氣息拍出來,那就糟糕了。所以我決定一定要去實景拍攝,還原事件的真實環境。

Q

在拍攝過程中,您是否也對民航業有了進一步瞭解?能否談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細節。

劉偉強:飛機本身的性能規格,高高原飛行狀況、航空公司運行、機場管理、空域管理,每一項都是高深的學問,拍攝《中國機長》真的讓我學到不少知識,更敬佩民航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更可貴的是我所接觸到的民航人,從領導到基層,都有一種使命感:

他們每天服務超過150 萬乘客,他們確保了每一個乘客的安全。他們每天都是英雄。

在成都機場拍攝的時候,很多參演的機場人員都有參與“5•14”當天的應急響應,我很高興有機會與他們一起重現特情事件。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中國機長》劇組拉薩殺青合影

Q

拍完《中國機長》這部電影,出行乘坐飛機感受會有什麼不同嗎?

劉偉強: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還是要經常坐飛機。可是現在更多了一份親切感,好像機組人員是我的同事,我更瞭解他們的工作,更尊敬他們的敬業態度。

能夠將一個奇蹟般的真實事件拍成電影,現在想起來仍覺得不可思議。3U8633的經歷是獨特的,我希望觀眾看《中國機長》的時候可以身臨其境。中國航空事業是持久的,我很榮幸能夠向觀眾展現它朝氣蓬勃的專業面貌。中國民航宣教中心、西南空管、江北、貢嘎、碩放和雙流機場對《中國機長》的全力支持無法用金錢衡量,在這裡我向民航領導以及參與拍攝的民航工作人員表示由衷的感謝。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敬請翻閱航班配本

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刘伟强导演谈《中国机长》:这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