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抓共管 聯防聯動 全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13日訊(牟凡 羅勇 文/圖)2019年底至2020年初,四川盆地乃至全國出現區域性靜穩天氣,風速小、溼度大,水平和垂直擴散條件差,在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下,加之城區周邊工業企業分佈較多且存在歷史較長,汙染物排放量大,導致納溪區出現了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的汙染天氣。在此期間啟動了3次共持續35天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1月和2月,納溪區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全省靠後,同比惡化程度高,大氣汙染防治形勢面臨空前嚴峻的形勢。

齐抓共管 联防联动 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直面問題立行立改,全力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提升攻堅行動

面對重重困難,納溪區委、區政府正視問題現狀,主動作為、靠前指揮,堅定扛起大氣汙染治理的政治責任,堅持把大氣治理作為“四個意識”強不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樹得牢不牢、綠色發展快不快的直接檢驗方式,堅定決心、堅實行動,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

2020年第一季度,區委、區政府先後召開6次全區大氣汙染防治會議,強調佈置環境空氣質量提升攻堅專項行動相關事宜。分管區領導專題彙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請求市生態環境局在成因分析、科技支撐等方面給予指導幫助。制發《瀘州市納溪區2020年環境空氣質量提升攻堅專項行動方案》、《瀘州市納溪區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精細化管控實施方案》等專項方案,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區長任組長,區委、區人大、區政協分管區領導和全體副區長任副組長的環境空氣質量提升專項攻堅行動領導小組,下設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精細化管理專項工作組、揚塵治理專項工作組等11個專項工作組,重點就城區餐飲油煙、露天燒烤、散煤復燃、工地揚塵、道路揚塵、機動車尾氣、工業廢氣、城鄉焚燒秸稈(含雜草、垃圾)等8個方面,對城區實行分級{一級(300米)、二級(1公里)、三級(5公里)}管控。實行周調度工作機制。每週組織召集環境空氣質量提升攻堅專項行動調度會,交辦大氣汙染突出問題和整改要求,協調處理重點難點問題。

全面動員,精準施策,全力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

一是科技助力大氣汙染防治。先後投入37萬元採購無人機、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儀和便攜式油煙監測儀等技術設備,提升了環境監察和監測能力;藉助全市首臺激光雷達走行車,精準查找5公里空間範圍內大氣汙染源;對金海灣小區和科洋鳳凰城周邊等重點區域開展激光雷達定點掃描,科技把脈存在問題,助力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

二是強化分級管控。針對周邊環境整治,投入100萬元,完成一級管控區內11棟樓共2350m2樓頂整治,鋪設了人工草坪650m2,清理垃圾雜物245噸;針對餐飲油煙治理,投入99萬元,完成一級管控區內8家燒烤店搬遷簽約,安裝l了15家餐飲油煙淨化設施,完成80餘戶油煙淨化裝置安裝;完成一級管控區內農貿市場小作坊的綜合治理。

三是完善網格化管理體系。建立完善區、鎮(街道)、村(社區)、居民小組四級網格化管理體系,摸清所屬區域管控清單並針對性開展巡查整治工作,確保責任落實到人,發現問題能及時反饋、及時整改。

四是開展機動車專項整治。城區周邊設置2處檢查點,嚴查髒車和“冒黑煙”車輛入城,共計查處違規機動車272輛;率先進行柴油貨車遠程排放在線監控系統(OBD)試點工作,對400輛柴油貨車(工程機械)安裝遠程排放在線監測設備並建設監控平臺,目前已完成設備採購和網絡運營服務採購;不定期開展機動車尾氣抽測工作,發現超標排放及時處罰;完成42輛老舊車輛營運證的註銷;完成一級管控區禁停區域劃定,制定入城車輛辦證細則,嚴格貨車入城審批。

五是開展工業企業綜合整治。依託雷達激光走航技術,對30餘家重點涉氣工業企業實施約談,明確整改時限要求;督促14家重點企業完成大氣汙染防治“一廠一策”方案編制審核;督促3家企業對廠區堆場及道路開展揚塵整治;加大無組織排放管控力度。專項行動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200餘次,檢查點位、企業130餘個,查處涉案9件,下達處罰決定書5份,處罰金額60萬元。

六是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區住建部門印發《落實納溪區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精細化管控工作方案》,再次明確建築工地落實“六必須”“六不準”和“六個百分之百”的要求。主城區雨汙分流項目,先後投入800萬元,採取霧炮機、噴淋系統、封閉式圍擋、專職揚塵防控人員、監控系統動態監控喊話等相關措施,加大建築工地揚塵管控。專項行動以來,各部門共對建築工地聯合檢查60餘次,區綜合執法部門加大了城區灑水作業頻次和範圍,投用霧炮車進行城市降塵;共查處運輸車輛未採取密閉覆蓋、隨意傾倒建築垃圾等案件13個,處罰金額1.56萬元。七是狠抓露天焚燒工作。全面禁止焚燒垃圾(雜草),實行網格化管理,分區管控。專項行動共出動300餘人次,現場制止露天焚燒50餘次,行政處罰6起。

納溪區空氣質量提升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在今後的工作中納溪區將繼續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標本兼治,通過大氣汙染防治,推動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在工作方法上,要再細化工作任務,從源頭控制、過程監管、末端控制等各個環節細化責任,強化措施,分行業、分領域精準施策,一企一策,做到細之又細、精準治理;在工作力度上,堅持標準不降、勁頭不減、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在工作機制上,強化部門聯動和督導考核,做實環境網格化監管,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在督查考核上,要堅持動真碰硬,對空氣質量提升攻堅行動發現的工作不力、推諉扯皮、不擔當不作為的要敢於追究責任,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