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錢多WHO就該為美國說話?特朗普暴露“金主優先”本質

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特朗普怨天尤人、甩鍋洩憤的戲碼也在升級,猛烈“嘴炮”中,也“禿嚕”出幾句大實話。

美国出钱多WHO就该为美国说话?特朗普暴露“金主优先”本质

在日前的白宮記者會上,對於“削減對WHO撥款是否合適”的提問,特朗普似乎完全忘記了美國常年拖欠會費、且前些日子還宣稱將停止繳費這回事,理直氣壯吐槽:美國每年給的會費比中國多十倍,但WHO卻以中國為中心!我很不高興!言下之意,美國出錢多,WHO就該為美國說話辦事、鞍前馬後。按說,在國際組織內,成員國按能力大小繳納會費,這是義務所在;而國際組織站在客觀公正的第三方立場履行職責,也是其價值所在。如果誰出錢多,國際組織就為誰服務、替誰站臺,徹底淪為金錢附庸、打手跟班,哪裡還有公平正義、規則秩序可言?

道理簡單,但在美國金主政治的醬缸裡泡透了的特朗普們是想不通的。縱觀“美式民主”,金錢深深植根於所有層級的選舉環節中,籌集資金是參選者的入場條件,投資與回報是遊戲的基本規則。數據顯示,21世紀以來,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選舉費用從2004年的7億美元,快速增加到2008年的10億美元、2012年的20億美元。2016年,美國大選總共花費了66億美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燒錢的政治選舉。不只參選總統金錢門檻頗高,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贏得一個參議院席位的平均成本為1940萬美元,贏得一個眾議院席位的平均成本超過150萬美元。“看錢說話”的“權”“利”遊戲,為富人和利益集團招徠籠絡各級候選人營造了溫床;而候選人上臺之後,必然“投桃報李”,為其背後的金主們爭取更多利益,進行心知肚明的“延期付款”。

而作為金主政治的勝出者,特朗普以地產大亨的角色入主白宮,更組建了被稱為“350億美元富豪俱樂部”的最貴內閣。一道“旋轉門”下,出則為商,入則為官,政治與金錢間沒有“遮羞布”。這樣一位總統,自然會更赤裸地將金錢至上、交易第一的做派應用到治國理政、內政外交中。對WHO的抨擊,也不過是他下意識把金主操盤一切那套放到國際舞臺上罷了。回顧近幾年,美國始終以高高在上地金主心態對待所有國際組織,訴求稍不滿足,輕則威脅大罵,重則賴賬退群。從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巴黎氣候協定,到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等,無不是嫌美國利益沒有“優先”。這種唯我獨尊的霸蠻嘴臉,與“金主優先”的邏輯是完全一致的。

疫情還在蔓延,而特朗普一次次表達著他的憤怒,為自己的失誤滿世界找替罪羊。可惜病毒不講政治,也不認金主,嗚呼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