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女排精神”

2018年的女排世锦赛再次在中国大地掀起一股浓浓的排球热。虽然女排姑娘最终只获得第三名,没能实现一些媒体所津津乐道的“新三连冠”,但国人对郎平和国家女排大多宽容以待,而且普遍都认为,女排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中国女排半决赛对阵意大利队虽败犹荣,因为她们已经竭尽所能,充分发挥了女排固有的拼搏精神。女排姑娘们在此次比赛中,还表现出公平竞赛的良好风貌,在可以挑选对手的情况下,仍毫无保留,全力出击,不仅赢得对手的尊重,也获得全世界的赞誉。

理性看待“女排精神”

女排姑娘们的表现,再次让“女排精神”四个字成为热搜词。已经退役的NBA巨星科比,还在中文社交平台转发一段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名言,向这位世界顶级女排教练和中国女排致敬:“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充满坚定。”这段文采斐然且颇有哲思的文字,成为“女排精神”的最新表述。

理性看待“女排精神”

曾几何时,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八十年代初,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和“铁榔头精神”的热潮,到处都是学习女排精神的口号和运动,从而固化成为国民深处的集体记忆。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亿万国人有了“女排情结”,并代代相传,而女排姑娘们也格外争气,她们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岁月中,一共获得9个世界冠军,写下了中国三大球唯一的传奇。

“女排情结”从未离去,“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在中国体育界,女排从来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她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体育。

如果说,在过去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女排精神”反映了一种艰苦物质条件下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从而能够引起亿万国人情感上的强烈共鸣,那么,今天的“女排精神”,应该回到体育的原点,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理性看待“女排精神”

过去,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就像郎平曾在自传《激情岁月》中写的那样:“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而今天,中国女排根本就不必要背负如此宏大而才沉重的精神负担。中国女排就是一支优秀的体育队伍,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女排精神依然激荡人心,但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它——

一是,“女排精神”不是万能的。就像老教练陈忠和说的,光喊“女排精神”,是喊不出冠军的。郎平也曾说过,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能说打得好,就有“女排精神”,打得不好,就没有“女排精神”。女排宿将赵蕊蕊则表示,“女排精神”是建立在每天的训练基础上,没有每一天量的积累,不可能有质的突破。他们表述各异,但意思是一样的,在竞技场上,没有精神是不行的,但仅有精神也是远远不够的。比赛是靠一场一场,一分一分去打的,而日复一日、枯燥艰苦的训练更是球迷看不见的。“女排精神”的确让人神往,但女排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她们尊重项目的规律,坚持刻苦而科学的训练。这种专业态度和队伍的精神力量,缺一不可,并最终造就了中国女排的战斗力。

二是,不要用“女排精神”去绑架中国女排。如前所述,比赛结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平日的积累、临场的发挥、运动员的伤病,甚至还有场外因素、一点点运气等。“女排精神”不能包打天下,所以要允许女排输球,允许她们拿不到冠军。此次中国女排在世锦赛获得第三,民众仍一面倒地送上各种赞美,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人体育观的进步。

三是,也不必神化郎平。某种程度上,郎平是“女排精神”的代言人,既是体现者,也是传承人,是独一无二、无法取代的存在。国人,向来有造神的传统和热情。对郎平,许多人也认为她无所不能,但其实,郎平一样是人,就像她的助手安家杰所的,“她本身也是个女人,不是一个神。她也有受不了的时候,她一个人也会哭。”郎平同样会犯错误。比如本届世锦赛,郎平对于朱婷的使用,是否过度,以致影响中国队最后的战斗力,类似问题都是可以讨论的。我相信,郎平也会接受外界有益的意见。

虚怀若谷,敢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这同样应是新时期“女排精神”的一种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