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戏转化为学生网课教材,一位老师“因材施教”获得学生好评

猫和老鼠手游是一款画风可爱、玩法有趣的竞技类游戏,游戏中的主角都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猫和老鼠,因此玩家群体里也有较大一批是孩童或者低龄学生,每每提及到这样的话题,很多人都会认为游戏会耽误孩子的成长,甚至不少家长也“谈游色变”,其实这都是一棒子打翻一船人的武断思想,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游戏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就看你会不会加以引导了。

游戏动漫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将游戏转化为学生网课教材,一位老师“因材施教”获得学生好评

戏虫在写这个话题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身为一个心智未成熟的孩子或学生,游戏是不是他们的“毒药”呢?还是那句话:要区别对待辅以引导,就像上图里我们看到的这幅来自于玩家的画作,创作出这幅作品的玩家就是一个学生,从作品的画功去看,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对这些游戏动漫类的课外素材有兴趣,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从而强迫孩子放弃,或许一位未来的画家就此被“扼杀”了,从这种角度去看,游戏动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身为家长应该发现他们身上的亮光点,加以引导,而并非一味的否定。

将游戏转化为学生教材,老师“因材施教”

将游戏转化为学生网课教材,一位老师“因材施教”获得学生好评

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抹杀这种天性势必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不良的影响,但是我们又不能放任孩子,毕竟他们没有自制力,所以需要家长或老师的引导,说到这方面,有位老师的做法就值得赞扬,上图是一位粉丝分享的网课截图,这是一堂英语课,教学屏幕中出现了猫和老鼠游戏时的画面。

这便是将游戏转化为学生教材的一种正确引导方式,既然孩子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材施教”用他们喜爱的游戏画面去完成一堂有趣的教学,换位思考这样的英语课有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位老师的另类教学赢得了学生的好评,这样的老师才是“懂孩子”、懂教学的好老师。

懂得引导,游戏不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将游戏转化为学生网课教材,一位老师“因材施教”获得学生好评

游戏是一把双刃剑,不懂节制沉迷游戏自然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有效的引导方式,那么游戏不仅不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甚至还能起到很大的助力,而在这件事上,家长的做法是否得当就比较关键了。

上图是戏虫的一位粉丝小伙伴就猫和老鼠游戏角色创作的一个画作背景墙,能够将房间的一面墙都贴上自己喜欢的游戏角色图画,背后肯定有着默默支持,善于引导的家长,不敢说这位小伙伴日后一定会一直走在绘画这条路上,但是至少他的童年记忆是美好的。

将游戏转化为学生网课教材,一位老师“因材施教”获得学生好评

无独有偶!这位将游戏角色画稿铺满床的小伙伴同样也是猫和老鼠手游的铁杆粉丝,可以看到他们绘出的画作都是不错的,此外还有一些小伙伴采用黏土手工艺方式去创作游戏角色作品,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

从这些现象就能看出,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非常开明的,孩子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作为孩子的家长或监护人,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们,不要强迫孩子去走一条被家长强制设定好的道路,而是应该站在孩子身边默默坚持,在孩子要走偏时扶一把,正确引导孩子去走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之路。

将游戏转化为学生网课教材,一位老师“因材施教”获得学生好评

以上这些都是平时小伙伴们的投稿让戏虫有感而发的,最后也希望每一位小朋友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方式,懂得其中的主次关系,注意劳逸结合,也希望每一位孩子的家长或监护人可以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好了,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感谢您的阅读,下期我们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