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設計大師的作品也講究天人合一

當今的設計師和風水師已在各自專業領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但兩者的融合卻在起步階段,要做到二者的和諧統一,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其實,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風水與室內設計的完美結合,也使得人們為了設計理想的住宅而“燒腦”……

設計發展至今,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歷程。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媒介的不斷創新變化,自媒體以及新形式的平面設計不斷向傳統媒介發出挑戰。

設計不再被侷限於平面媒體之中,而是更多的與時空、人的感官、行為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多維化的平面設計思考方式,這樣的思考方式增加了平面設計的維度。大數據時代,城池規劃,交通隧道、建築佈局、室內設計已走向全景化、立體化(3D,三維CAD系列軟件)、動態化(優曼動漫軟件或flash動畫製作)等。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力求簡約

比如說雲全景虛擬現實社區可將中國的江河湖海、名山大川、名勝古蹟都納入立體全景圖,熟練應用自然地理學的原理從北極上空逆時針旋轉而來,鎖定範圍方便地師尋龍,察砂,測水口等;3D效果圖對辨別山的形與勢,來龍去水的大致方向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同時為講授風水知識提供了有利條件。

風水動態圖的出現活躍了自媒體相關風水考察的新聞頭條,比如澳門賭場風水完善過程(以動態圖解析),再如香港幾大銀行的風水大戰等,激發了人們對風水好奇,達到了普及風水知識的效果,也開拓了人們的視野。風水動態圖可以從建築的外部環境、龍穴砂水的路徑,電子羅盤空間立極立向,可實現全方案動態化,無需過多的文字,也能讓人一目瞭然。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延伸此圖直接可以看到山脈的走向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山脈的入首也一目瞭然

風水與設計就像一對孿生兄弟,自公劉遷豳、周公卜洛開始便有了土圭測向的圖紙,溯本探源,就是外國學者尹弘基所考證的風水的起源,黃土高原半坡遺址,發現了黃土窯洞的立向絕大數都是東南、西南、南面,至於面北朝南好處暫且不論,東漢以後,蔡倫發明造紙印刷術,橋樑、建築繪圖的出現,成為研究風水場的重要載體。一時洛陽紙貴,各類風水書籍鋪天蓋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推進,電子設施設備的完善,特別是電腦繪圖的的產生,平面繪圖軟件的(如Autodesk(歐特克)二維繪圖,Adobe Illustrator繪圖設計,CorelDRAW Graphics Suite繪圖等)再次刷新了風水設計圖例的數目,可以這麼說,風水知識已被植入以比例尺為標準的大規劃,保留資料的同時,利於研究考證。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動態圖解剖建築結構細節

中央民族大學王燕雲“論平面設計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借鑑”一文如是說:平面設計的表現方法有多種,如何使中國的現代平面設計在世界平面設計中獨樹一幟,民族化的表現手段是需要關注的問題。不同國家的設計文化,與本民族的歷史發展,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哲學思維觀念等有著直接的關係。不論是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新編》,任繼愈先生《中國哲學史》,張岱年先生的《中國文化概論等》都提出了陰陽五行、洛書河圖對國人思維觀念的影響。韓增祿《易學與建築》以及有關“風水與建築”的大量書籍都探討了古城、古鎮在規劃設計與風水的關係與奧妙。可以這麼說中固建築從選址、屋頂、門窗、臺階等設計都與陰陽五行、易學風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勾勒古城遺址,風水學上的喝形——龜城

風水師沒學過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這樣使得許多房屋構建、設計、裝飾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時下,越來越多的地師開始炫技,以常用的風水理論,比如陰陽五行、洛書河圖、玄空飛星,八宅、金鎖玉關、命卦風水等設計佈局,往往忽略了風水羅盤的精準度,和現場勘察的準確數據。

隨著科技的進步,設計軟件完善,幾乎忽略了風水勘探與考證,直接步入求關注炫酷的境地。比如說,從一張平面圖上看到商鋪前面數米有電箱,從形法上說是火煞,但是正好電箱擋住了來水,形成了堂局,反而旺財。再比如,電子羅盤的精準度不高,分金坐度(民間稱線法)就不準,風水的效果也就不是那麼明顯。

其實,風水無非形就是形與氣的相合。很多地理書的理論離不開“天人和一”的理念,離不開依山傍水、因地制宜、中五立極以臨四方等整體思想。地理“五絕”:龍、穴、砂、水、向都需要考慮。當然朝山,案山也不能少。

我們以案山為例,案山有:一字案、峨眉案、眠弓案、土形案、印案等,楊筠松《撼龍經》雲:“客山千里來作朝,朝在面前為近案。如有朝迎情性真,將相公侯立可斷。”“百尺為形,千尺為勢”,你還可以看看銀行門口的大獅子,看看獅子的張口。形法和理氣就像陰陽,互為其根。所以說在選址規劃、樓盤設計中整體、對稱等思維非常重要。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青龍方獅子大張口

房屋設計也要講究形法與理氣的結合。比如房屋的某一方缺角(如果在房子東南方——辰巳方缺角,但從形法上講反而很好),電梯與入戶門(有人用五帝錢化解),臥室與客廳對門,廚房與廁所配套,夫妻與子女臥房之間偏偏留有花窗等等,一味的追求標新立異不講風水原理,就會過於主觀化,都會給人們帶來弊端。

許多購房置業者買了自認為戶型不怎麼好的房屋,裝修工員建議拆除牆壁,毀掉門窗,重新裝修建造等不但勞民傷財,而且還給室內設計師帶來了很多麻煩。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些有關風水與設計的的知識。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設計有些理念和風水是相通的。設計講究簡美、創新;風水追求大道至簡,因地制宜,理論上講,而只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簡約主義設計已經被理解為一種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特徵之一。湖北美院周卉撰文:“平面設計中的簡約主義——論平面設計的發展趨勢”,提及到了“簡約主義設計”理念,簡約理念凸出形式簡潔、色彩單一、功能至上。它追求一種精神上的“本質”迴歸。自然、本色是簡約主義的中心思想與生存所在。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形法上的簡約美,“鯉魚飛躍”

當今室內設計師和風水師,兩者各自在專業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但兩者的融合卻在起步階段,要達到兩者的和諧統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風水與室內設計的完美結合,也使得人們為了設計好自己的住房而大傷腦筋。這也將成為學習風水在設計中的應用的原因。可以這麼說,自從風水與設計相遇的那一天起,就形影不離。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常說:“開門見山,開門見喜”,登堂入室,在農村的會客廳都是中堂掛書畫,城裡客廳牆面也是一些典雅樸素的設計或是書畫,如果在你在進門看到客廳堆了很多雜物,磁場都是相排斥的,你自己都不舒服,何談風生水起。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福主1975年生,坤申方有樹如華蓋,生意火爆

風水有陰陽宅之分,其實,按照原理來講,風水不應該分形法和理氣的。本來說的風水,應該先講一下風水的淵源和流派,不過講起來比較費時間,就簡單的說一下,有形的東西是比較好解讀的,但起作用的通常是理氣。其實說到這裡,善於領悟的讓人已經領悟到了真諦。儒家有句話講得很好:“之所先後,則近道矣”。

此處的先後就是本末,不要以為本就是一成不變的,看看《易經》《皇極經世》等書籍你就知道,其實並非如此。設計又何嘗不是如此,歐式的建築也可以有“中式”的點綴,中國的建築也可以借鑑歐式的風格,只要因時、因地制宜就可以,“多元”“多角度”的思維模式,對設計與風水而言也是相同的,看似多,但“萬劍歸宗”。往往越接近本源的原理與知識能量越大。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大地懷胎兒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影響力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平面設計也在新技術的支持下變的更加方便快捷,平面設計應用的風水知識也要與時俱進。

新媒介、新技術、新材料的出現給未來平面設計的施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如何正確對待創新科技產業促生的新鮮事物,是我們新時期平面設計者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促進國內平面設計更快、更好發展的重要前提。

風水師不懂設計,設計師不懂風水,看這裡

某地東南方建塔補先天之(應在文昌位)不足

平面設計與風水理論應用相結合的課題可謂任重而道遠,我們迎來的不僅是更多的機遇,也伴隨著更加艱難的挑戰。但是,我們不能丟掉本源的東西,不能丟掉優秀傳統文化最根本的理念,對此,有人形象的比喻為:不能將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