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離石新城主題公園—木塔倒映湖中美景)

從小我聽爺爺講,他12歲那年跟隨八路軍120師賀龍司令員,在呂梁山抗日的點滴故事,讓我知曉了呂梁山是我黨我軍八年抗戰的主要戰鬥前線;上世紀90年代初,四叔在離石讀書(呂梁學院),家人便多次談起關於離石的事情;2000年初,姐姐嫁給李家灣村,我姐夫的二弟二妹也正在離石讀書(呂梁學院),並更多地瞭解到關於離石的事情。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四叔風采依舊,魅力不減當年)

離石作為呂梁地區首府之地,地處山西省西部中緯度偏南的晉西北黃土高原。是整個呂梁地區的地理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同時離石區扼秦晉交通要衝,是華北通向西部的重要中樞、自然有它的特有優勢和魅力。然因地勢狹窄,目前離石城區建設只能向方山縣的方向(新城)延伸出來。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呂梁山山脈高空俯瞰縮影)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呂梁長途汽車總站)

2016年11月末,因我要申請加入省作協需得呂梁市作協韓主席親筆簽名推薦信,我特意(和朋友)從省城乘坐火車前往離石辦理事情,到了離石第二日準時拜訪了韓主席,並順利辦完了事情。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好朋友的婚禮現場)

隨後我和朋友一起走訪了號稱"天下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古鎮,正逢下午時分,黃河之水到此突然激流而下,站在高處城樓上,一抹夕陽照耀在黃河上,不禁讓人感慨,當年此地是多麼繁忙的一片水陸貨物轉運的景象。第三日,上午走訪了呂梁師院,中午吃了故鄉的蛤蟆含蛋等美食,下午包車前往“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當年勤奮讀書所在地安國寺:高山魏巍,松樹蒼天,走進當年于成龍讀書的安國寺書房,看著保留完整的當年的情境,閉上眼睛,彷彿聽到:書聲、流水聲、松濤聲,人事、塵事,天下事……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呂梁最高學府—呂梁學院)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安國寺)

2019年7月中旬,應父母要求,我從三千里之外的浙江寧波返回到故鄉嵐縣王獅村,隨後趕往離石辦事情。順便和好友特意吃了幾頓故鄉土豆做得各式各樣的可口飯菜,啜飲了呂梁山特色的沙棘汁飲料。作為地道的呂梁人,這種家鄉獨有的味道,真得是再吃多少遍,都不會膩味。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呂梁山沙棘汁飲料)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呂梁山土豆美食宴)

夜晚,我們來到廢棄多年的一座化工廠改造的廣場前,隨著絢麗的燈火,噴泉隨著音樂的起伏、水柱直衝雲天。孩童們穿著雨衣,在水中嬉戲狂舞,高樓大廈之間車流不息,一片祥和幸福的繁華景象。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離石市區廣場熱鬧夜景)

隨後幾天,好友開車帶我去了新城(離石未來發展之地),在市政府對面,一片臨山而建的山水主題公園甚是大氣高雅。在方圓約有兩公里的湖中心,一座純木式結構的五層棕色仿古建築成為景區中最大的焦點。我們並肩走在其中,不禁為呂梁山離石地區的快速發展,而感到高興和自豪。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離石新城主題公園—五層木塔)

由我國當代著名作家馬烽、西戎合著並在抗日戰爭時期就發表的《呂梁英雄傳》長篇小說,是我國第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抵禦日本侵略者的小說,更是呂梁革命史的真實寫照。如今這部富有特色生命力的小說(已改編成多部影視劇)早已成為全世界瞭解呂梁山的文化窗口,世界各地的人們來此參觀紅色旅遊教育基地,是我們體驗感受當今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源頭,並藉由此一遍遍教育我們的孩子們:緬懷先烈、傳承紅色精神。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呂梁英雄傳影視作品劇照)

時代在發展,呂梁地區也借勢迅速發展起來。作為地地道道的呂梁人,我從小感受著呂梁山的山水風土人情,對呂梁地區鄉親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淳樸生活更是感同身受。三年前,我因一個夢化作成創作的靈感點,經三年漫長時間的醞釀,今年終於創作完成了這部關注當今我們呂梁山(現代特色農牧業發展新型道路,大學生帶頭致富道路為主題材,呂梁山紅色旅遊和呂梁山神話傳說結合開發多重景區,呂梁特色農產品開發和呂梁風土人情展現等)綜合高效可持續發展探索道路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情暖呂梁山》。


離石(呂梁)二度之旅,青春與追夢一直在路上


(情暖呂梁山小說初稿)

都說愛有多深,你就會把多少情感傾注出多深。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得這部《情暖呂梁山》小說,在我們呂梁地區發展的過程中、能起到一定的幫助和宣傳作用,同時我也很樂意繼續關注我們呂梁地區一絲一縷的發展,用創作文學作品的方式、將我們呂梁山的優勢特色進一步、推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做出我應盡的微薄之力。

今思雨,故鄉山西呂梁嵐縣王獅村

2019.7.18(早晨精細修改定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