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中世紀的英國倫敦,一位理髮師正在給一位病人做手術。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理髮只是這群醫療理髮師的基礎工作,給病人放血拔牙、截肢也是他們的日常。

他們把病人敲暈,用鋸將壞腿快速切掉,病人尖叫著醒來。

截肢完畢,理髮師將一塊燒得通紅的烙鐵按在傷口處,以使血液迅速凝結。

這殘忍的畫面不是電影編劇的想象,它是央視紀錄片《手術兩百年》中描述的,曾經真實發生的場景。

歷時3年,前往12個國家,採訪50多位國際知名專家,《手術兩百年》是中國第一部全景展現人類與疾病抗爭的科學紀錄片。

一播出就是9.4分,B站播放量30多萬,光是彈幕就足夠精彩。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現今全球人類平均壽命71.6歲,但100年前,人們還只能活到31歲左右。

這和很多因素有關,醫學的進步和外科的興起是其中重要一環。

人類的外科手術發展,經歷了漫長的蠻荒時期。

《手術兩百年》講的正是暗黑又充滿人性關懷的手術進化史。

1外科“三無”期 手術約等於死亡


中世紀,人們生病會向神職人員求助。

神職人員不可見血,身份低微的理髮師因為使用剃刀經常見血,順理成章擔負起手術工作。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外科手術都處於“無麻醉”、“無止血”、“無消毒”的三無時期。

  • 無麻醉

沒有麻醉藥劑,醫生用敲暈、灌醉的方式讓病人減少疼痛。

效果並不好,病人往往因承受不了劇烈的痛感清醒過來。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截肢手術時,醫生會直接使用鋸子鋸斷

減少手術時間便是最好的止痛方法。19世紀中期以前,人們對手術的唯一要求就是“快”。

羅伯特·李斯頓是倫敦第一快刀醫生,最快的一次手術僅僅用時28秒。

他有一次著名的手術,因為動作太快,切掉了助手的兩根手指,和病人的部分生殖器…….

助手和病人因失血過多和感染而死,一位現場的旁觀者被當場嚇死。

這是唯一一場,死亡率為300%的手術。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羅伯特的那把手術刀至今被收藏

直到19世紀中期,一位牙醫因為忍受不了拔牙時女病人的尖叫,在寵物狗和自己身體上做實驗,才發現了具有麻醉功效的乙醚。

  • 無止血

公元2世紀開始,人們便用燒熱的石頭灼燒血管來使血液凝固。

這個方法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只是後來石頭變成了專門的烙鐵。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中世紀戰爭中用來止血的烙鐵

軍醫處理傷員傷口時,在完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把滾燙的烙鐵直接按在傷口處。

血管被燒到凝結,可週圍的皮膚肌肉也被燒壞,傷口極易感染。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直到1536年,一位醫療理髮師的兒子帕雷成為軍醫,這一情況才得以改變。

帕雷被士兵們的哀嚎震驚,他開始思考更好的止血方式。

1552年,他在日記中提到,自己放棄使用烙鐵,用特質的鉗子將動脈抽出,再用線將其結紮。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用這樣的方法,帕雷成功給截肢患者止血,從此改變了用烙鐵止血的歷史。

  • 無消毒

醫療理髮師後來地位稍有提高,從理髮店搬出來,有了專門的手術場所。

好奇的人均可參觀,手術過程和表演一樣,甚至會出售門票。

繪製於19世紀的油畫,展現了當時醫生做手術的場景。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醫生沒有手術衣、沒有口罩、沒有消毒,擁擠的手術室還要坐滿圍觀的人們。

手術室就是天然的細菌培養皿。

更可怕的是,醫生沒有洗手的習慣,甚至以不洗手為榮。

解剖屍體後就開始給病人手術,用攜帶著屍體病菌的手隨意觸碰患者的傷口,常常是摸完屍體又去給產婦接生......

在手術室這個“細菌培養皿”中,就連手指被割破也有可能死亡……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消毒”這個現在看來眾人皆知的醫學常識,在19世紀中期前,人們完全沒有概念。

2醫學的先驅 卻處處被人鄙夷

那時候,歐洲的術後死亡率高達60%,數字驚人。

產婦近一半死於產褥熱,也就是產後細菌感染。

在所有人束手無策時,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醫生賽麥爾維斯站了出來。

他敏銳地發現病人死亡的元兇,可能就是醫生的雙手。

賽麥爾維斯要求醫生在手術前要用漂白粉反覆清洗雙手,卻遭到了傳統醫生的反對。

他們嘲笑賽麥爾維斯理論過於簡單,對他嗤之以鼻,並且繼續用髒兮兮的手觸碰病患。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得不到認同反被羞辱,賽麥爾維斯離開了工作的醫院。

但他未停下救人的腳步,賽麥爾維斯回到匈牙利,繼續推行洗手原則,他所在醫院的產褥熱死亡率很快降到了1%左右。

他還抽出時間將自己的心血記載下來,寫成書寄給當時歐洲最知名的教授們。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他滿懷期盼地一次次寄出信件,卻始終得不到迴音。流血和哭喊依舊每天發生,一切讓他絕望心痛。

最後,他被折磨到精神崩潰,死在瘋人院中。

在自己的著作中,他這樣寫道,

“即使我無法活著親眼看到,征服產褥熱的那一天,我也堅信那一幸運時刻即將到來。為此,我死而無憾。”

這樣的醫生還有很多。

開創微創手術的醫生被說成侮辱醫學界,被公眾和同行嘲諷排斥,丟掉了工作......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第一批研究X光的醫生們每天暴露在高輻射環境下。

有人細胞組織壞死、有人患癌,最後,他們幾乎全部犧牲。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外科艱難發展,每一次進步,幾乎都伴隨著醫學工作者的巨大犧牲。

先驅們從未放下對未知的探索,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每一次嘗試,都是在延續其他生命的希望。

3外科的進步 普通人也有貢獻


外科的進步舉步維艱,解剖是外科發展的第一塊基石。

但在中世紀倫理的束縛下,只有死刑犯人的屍體才能被解剖。

英國愛丁堡的古老墓園,墓穴外部被圍欄層層圍住。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不是墓穴裡的東西有多可怕,是為了提防偷盜屍體的活人。

無法滿足解剖需求,很多醫院和醫生花大價錢購買屍體。

於是,很多近期死亡者的墳墓被盜。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醫學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案件就發生在這時。

威廉·伯克和威廉·黑爾在自己的旅館內謀害了15人,把他們的屍體賣給了醫學院的解剖教授。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用無辜人的血換取技藝精進,這和醫學的初衷背道而馳。

為了不讓人忘記醫學史上的這次恥辱,威廉·伯克的骸骨一直陳列在博物館中。

人們還用他的血液,寫下了罪狀。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今天,解剖醫生不再需要使用這種罪惡的方式獲取屍體。

北京協和醫學院,又迎來一屆新學生。

開課儀式上,學生們的第一堂課,就是向大體老師們(遺體捐獻者)致敬。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外科醫學突飛猛進的200年,離不開醫生和這些人的貢獻。


4生命的奇蹟 從不會終止


手術向著身體內部長驅直入,創造出一個個生命奇蹟,醫生也一直堅守著讓病人“有尊嚴地活著”的初心。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每年1000個新生兒中約有6-8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需要手術矯正畸形。

這千分之六的概率落在了一個叫依依的小朋友身上。

本應該長在左右心室的動脈大血管全部長在了依依的右心室。醫生告知家長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完成手術,否則就會危及生命。

醫生為僅一個月大的依依進行了這場打開心臟的手術。

依依的血液在人工心肺機的幫助下,通過體外循環來讓心臟暫停跳動。

醫生先將依依錯位的血管,從心臟上剪下來。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再使用像頭髮絲一樣的針,在依依九毫米直徑的血管上均勻地縫上30針。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6個小時的手術,先天錯位的血管被完美地縫合到正常的位置上。

依依可以正常生活下去了。

70年前,手術刀可以進入四肢,腹腔,甚至大腦,但心臟在跳動,沒有任何醫生的手術刀敢靠近心臟。

今天的醫生可以非常從容地救治患有複雜心臟畸形的嬰兒。

醫生說,“現在先天性心臟病是可以治療的,通過解剖性的救治將畸形心臟和正常心臟糾正得一模一樣。”

醫療技術已能攻克心臟病這樣的疾病,但依然有很多座高山還沒被征服。

對於癌症,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說出了治療困境。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如果死亡無法避免,醫生還可以做什麼呢?

此時的醫學又展現了它的另外一面。

61歲的晚期癌症患者洛紅在4年的治療時間裡,經歷了4次手術,30次放療,但癌症再次復發。

疼痛無法抑制,生活無法自理……洛紅不再想治療。

她只希望回到家中和家人開心地生活半年,就沒有遺憾了。

醫生會診也不再商榷如何治癒,只考慮如何緩解她的痛苦,滿足她回家的心願。

在不可治癒的病魔面前,為了讓病人能夠平靜、有尊嚴地離開,醫生會為病人提供可以緩解病痛的醫學治療,調整病人和家屬的心理狀態幫助他們緩解焦慮,共度悲傷。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醫學有句話:偶爾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很多時候醫生也無法讓患者痊癒。

但幫助病人安詳地離開這個世界,也是醫生和醫學的重要意義。

從人類誕生的最初,我們就一直與疾病抗爭,盡最大的可能延長壽命。

醫學的夢想是徹底征服疾病,也許這個目標遙不可及,但如今我們已經走在路上。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從野蠻到文明,從黑暗到曙光,這條路從不平坦,卻有無數先驅勇敢拓荒。

也許還有更多的困難等待克服,但我們無疑走在了正確的路上。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每攻克一個難題,都有無數個體重獲新生,無數家庭得以團聚。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生命的偉大,在這種絕境逢生時刻,顯得更加真切。

千百年來,人類就這樣,從未放棄,步履不停,永遠追尋愛、希望和幸福。

《手術兩百年》9.4分零差評神作,30萬人看到頭皮發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