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年輕,我偏要勉強

趁著年輕,我偏要勉強

趁著年輕,我偏要勉強

世界上最多不過平凡人,每天如工蟻般忙忙碌碌,只為活著二字。有些人在二十多歲便已死去,而在七老八十才入土為安。

當代年輕人,處於各種各樣的誘惑之中,網絡,遊戲等等。而同樣,我們也擁有了去了解世界,擁抱世界的機會。我們可以比老一輩人獲得更為開放的世界觀,價值觀。雖然於他們而言,只是叛逆而已。

一個年輕人在年輕的時候完全知道自己要什麼,一生走下去,一生從不後悔,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講這個選擇不應該在年輕時來做,這個時候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人生還在不停地變動,知識還有限。而這個世界還在飛快的變化,很有可能,你所選擇的東西在轉眼間已被世界所淘汰。

老人們總會告訴我們要穩定,一份穩定的工作才是生活幸福的根本。那麼,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便是幸福嗎,每天上班下班買菜做飯的生活便是幸福嗎。於你而言或許是的。

但是,我相信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年輕人不會,因為他們接觸了太多的世界的另一面。他們不甘於平凡,他們有野心有想法。所以他們不會安穩的去選擇一份工作直到退休,他們會去不斷的嘗試,直到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並且喜歡做的事情。

這個時代紛繁複雜,把太多的選擇推到了年輕人的面前。到了某個年紀就該成家立業,結婚生子。而這些選擇,是要求青年人割捨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割捨那些錯誤的觀念,迴歸一套社會範式,一套人生範式。這個時候真正遵從自己的內心,應該是不顧這套範式,衝破範式,去追尋自己心中所愛,活出一個真正多元的世界。

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曾言:“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而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講,這個時代的發展,給了他們去創造奇蹟的機會。他們可以不斷嘗試,而他們的不斷嘗試也是世界的嘗試。青年人拓寬自己人生邊界的可能是在拓寬這個世界價值判斷的可能

塞繆爾·烏爾曼先生在《年輕》一文中寫到:

年輕,並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時光,也並非粉頰紅唇和體魄的矯健。

它是心靈中的一種狀態,是頭腦中的一個意念,是理性思維中的創造潛力,是情感活動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氣,是人生春色深處的一縷東風。

年輕,意味著甘願放棄溫馨浪漫的愛情去闖蕩生活,意味著超越羞澀、怯懦和慾望的膽識與氣質。而60歲的男人可能比20歲的小夥子更多地擁有這種膽識與氣質。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了老人。

所以,年輕便是你最大的資本,是你還對這個世界飽含激情,對自己的夢想執著追求,對美好生活擁有無限嚮往。年輕,便有無限的可能性

所以,趁著年輕,我偏要勉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