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購大疆後,美軍“昏招”頻出:用榴彈發射無人機?並不靠譜!

用榴彈發射無人機?美軍“腦洞”開得大,卻存在這些致命問題

單兵無人機小型化是當下各國軍工發展的方向。美軍因所謂“安全原因”棄用大疆後,開始研究使用榴彈發射器發射微型無人機——儘管構思巧妙,但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高過載的現實問題,是橫亙在這項研究面前的“攔路虎”。

單兵無人機如今已成為軍事領域的新寵兒,世界各國都在加速裝備。2017年美國五角大樓出臺禁令,不允許美軍採購大疆無人機,只因為一些美國人認為大疆無人機可能會洩露美軍的情報,給行動帶來風險。

禁購大疆後,美軍“昏招”頻出:用榴彈發射無人機?並不靠譜!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開始研製新型無人機,各種腦洞層出不窮。美國媒體近日報道,在位於馬里蘭州的阿伯丁試驗場,美國陸軍研究實驗所的科學家們正在研製一種微型無人機。它的大小與美國陸軍的40毫米榴彈相同,可以使用陸軍的標準M203榴彈發射器發射,目前暫命名為新型“榴彈發射無人機系統”(GLUAS)。

對於在中亞和中東山區等地形複雜地區進行前線作戰的步兵來說,這種無人機可能會成為他們的救星。因為在這些地方,高大而崎嶇的山嶺常常會掩蓋敵方武裝人員的位置和行蹤。參與該項目的機械工程師約翰·格迪斯說,在遭到不明位置的敵人襲擊時,士兵可以發射GLUAS無人機,然後幾乎馬上就能夠得到戰場的“鳥瞰圖”。

由於這種無人機的大小、重量和形狀都類似於陸軍的標準榴彈,所以應該很容易被裝進作戰士兵攜帶的標準裝備。一旦發射升空,這種無人機就會展開機翼,改由它們自己的發動機提供動力。

儘管看上去很先進,但這種看似小巧的無人機系統,仍然有一個無可迴避的巨大風險——續航。

禁購大疆後,美軍“昏招”頻出:用榴彈發射無人機?並不靠譜!

對於軍用無人機來說,續航里程和滯空時間是尤其關鍵的參數。如果續航里程過低,則很可能無法飛至目標上方,這意味著這種無人機壓根毫無功效。目前,大多數無人機都採用鋰聚合物電池作為主要動力,即便是被全球公認擁有先進水平的大疆,其續航時間也不超過1個小時,而且其重量和塊頭都相對較大。

而美軍的40毫米榴彈,其尺寸還不及一個香菸盒,其中還要配置遙控裝置、動力設備、攝像頭以及諸多傳感器,從物理上來說,能夠留給動力電池的空間就極其有限,儘管美軍聲稱其目標是在600米空中飛行至少90分鐘,但從目前來看,這一目標很難達到。

禁購大疆後,美軍“昏招”頻出:用榴彈發射無人機?並不靠譜!

此外,通過榴彈發射器進行發射的這種無人機,必然面臨巨大的重力加速度(也就是俗稱的G值)。如果是民用的鋰電池,大多數難以承受榴彈發射時的巨大G值,很可能發生失效甚至爆炸起火。這一物理特性,即便以美國的軍工科技也很難解決。

總而言之,美國的“榴彈發射無人機系統”至少目前而言還是“鏡中月水中花”:看似很美,但離真正實現還有很多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