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屋《陳氏宗祠》

我曾祖父榮茂公(1860年至1926年),為躲避戰亂,災荒於1916年從紫溪瓦窯陳家老家祖屋,帶著一家祖孫三代搬遷至大廟口鎮牛源村七星塘大山區開基創業,至今已有103年了,由於從前家裡貧窮,交通不便父親從八十年代後就再沒回過老家,也從沒帶我們回過老家祖屋,只是在晚年交待我輩等以後條件好了,有能力了一定要回老家認祖歸宗。

人之有祖,如木之有本,樹之有根,山之有脈,水之有源,故中華禮教,最重人倫;百行之本,以孝為先,為人子孫者,當思木本水源,尋根問祖乃人之常情。

2020年元月18日我通過從紫溪老家遷居至廣西省全州縣大西江,現移民至加拿大的宗親陳榮忠長輩認識了在濟南軍區從團級退役到地方工作的同宗兄弟陳鵬飛,在他的熱情邀請並帶領下第一次踏入了祖輩出生和成長的祖屋《陳家宗祠》。

我的祖屋《陳氏宗祠》


從外圍牆進入宗祠大院是三進式四合院,第一進院是門樓,二進院是正屋,兩邊是廂房,三進院是正堂屋,是放置祖先靈位和拜祭祖宗的地方。

宗祠,是先祖英靈和先賢精神棲息的殿堂,它是一個宗族的精神核心,也是宗族血脈所繫,是宗族盛衰的標誌,更是宗族團結和力量的重要體現與象徵。

我的祖屋《陳氏宗祠》


宗祠不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場所,而且還是宗族組織開展活動及宣傳家族文化的重要場所,更是外遷宗親後裔尋根問祖、認祖歸宗的朝聖之地!

我的祖屋《陳氏宗祠》


東安縣陳氏璉公後裔源遠流長,從一世祖璉公至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文化。其間,先祖艱苦創業,幾經輾轉,其後裔繁衍興盛,福澤綿長。

我陳氏宗族的精神與靈魂家園《陳家宗祠》是我十八世祖福科公(1703→1791年,清代官員,當年買十畝大坵,家族大發展),當年修建的。

老宗祠已經歷了260多年的風雨滄桑,已成殘垣斷壁,破爛不堪,但仍然象祖輩們挺撥的脊樑一樣屹立在那裡向我們訴說著當年的繁榮,鼓勵著我陳家子孫們艱苦奮鬥,創造美好家園,光宗耀祖。

看著福科老祖宗辛苦創業修建的宗祠搖搖欲倒,列祖列宗靈魂無處安身,著實令我族後人汗顏,如不加以修繕上愧對列祖列宗,下愧對子孫後代!

當前欣逢盛世,國泰民安,國家倡導忠孝文明,修繕祖宗宗祠,讓祖宗的神靈有一個安息之所!子孫孝則祖祠興,祖祠興則家族旺!

陳建元

2020年元月2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