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投資人,不是投機人(為自己的言論備註)

投資與投機

投資人,追求的是投資所產生的資產價值、資產價值遞增的能力;

投機人,追求的是套利,就是多少錢進去、變成多少錢出來、進出能套出多少錢;

我們絕大部分說自己是做投資的,其實都是在做套利的,不以套利為目的的投資人、在國外很多、在國內很少。

貨幣是會貶值的、而合適的資產是會增值的;

投資人不願意持有貨幣而願意持有資產,需要貨幣是為了保持資產保值增值遞增、或者是為了再投入資產,考驗投資人的是選擇資產、使資產增值的能力;

投機人偏好貨幣,持有資產也只是為了增加持有的貨幣;

資本主義本身,是資本形成資產、資產遞增,因此資本主義本身是以投資為價值取向的;

中國之所以偏好套利,我感覺根源是改革之初、價格雙軌制、以及權力勢差,使得套利簡單而又效果突出;

投資和投機談不上哪個好哪個不好,只有是符合法規,在法律上就都能成立;但在具體的事情選擇上是有區分的;套利者常有的標籤是唯利是圖,一概而論並不恰當。

賺錢的速度,投資人和投機人沒有絕對優劣的比較,也沒有意義:比這個、本身就是投機人思維。

我選擇項目的標準

我用三個標準篩選,要不要跟進一個項目:

  1. 是以客戶/用戶的需求/利益為核心;
  2. 不依賴賺取差價生存和發展;
  3. 專業。

我經常遇到一些商業模式,考慮如何折騰一把能讓自己成功,對這種考量、不管模式再精妙,我都一個態度:老天爺不欠此人一個成功,我也沒責任欠此人一個成功。只有為客戶/用戶的利益價值做出努力,才有機會交換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

至於差價,在我看所有依賴差價的模型業務、都是炮灰,早晚被不依賴差價的模型吞噬。

專業,是為客戶/用戶創造價值的能力和方法、從自己一端的衡量。不專業一定是不對的,而最容易與專業混淆的是職業;專業人士給這個行業一碗飯吃,職業人士在這個行業吃飯,履歷光鮮只代表這碗飯吃得比其他職業人士強。

值得投的項目

滿足上面所提的三個標準,就值得看了,但只有再加上一個條件才值得投:

具備暴利模型,或者可稱之為快速成長模型

暴利未必只能用現金、現金流、資產收益來衡量,谷歌模型是暴利模型,雖然一分錢收入都沒有、市值就已經突破一千億美元、這不是靠概念來搗騰的。

選好值得投的項目,就要看項目與社會發展的融合趨勢,這是在值得投的項目中優先選擇哪個要考慮的問題;

再後面,則回到最關鍵的點:人。

沒有合適的人,項目成敗又回到套利模式上、還不如一開始就只考慮套利。

不會生意經

華強北做電子器件和產品生意的人、市場上賣菜的人、外匯市場/期貨市場/資本市場做套利交易的人,他們都很厲害、要了解行情、左右行情、利用行情,他們有他們的生意經,我佩服但是沒去專研過。

曾經練過,在巨大波動的市場中以微薄的價差獲取市場和收益,挺成功的,外在的表現曾經:有十個查詢過來的業務、大致要拒絕九個、只選值得做的一個;全國細分市場佔有率70%。

有知識、沒文化

在收藏紫砂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我雖然受過中國最好的教育、掌握很多知識,但是缺乏文化;

文化是價值的發現、價值的取捨、價值的創造,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在知道自己缺乏文化上的認知愈加深刻。

去銀川、先到寧夏博物館,從西夏文字中抄下四個字,問在銀川的徒弟和朋友:認識嗎?大家都不認識,包括我自己:這四個字是 “絕世寶藏”。

我是投資人,不是投機人(為自己的言論備註)

出差帶的壺,已經送人了,只留這張在貴陽拍的照片

不論出差還是日常,我身邊、手裡總有收藏的紫砂壺;羅桂祥先生的助手有句話:沒有嗜好的人不值得交往、因為他沒有深情。

我是投資人,不是投機人(為自己的言論備註)

壺是鹹晴的作品,配上建盞,在高鐵上都可以嘆茶

自古最能代表中國文人精神器物,我以為是紫砂,比玉、瓷器等更能體現中國文人的精神特質。

我問朋友:你家裡,真正隨時間遞延、越來越有價值的器物、能數出來幾樣?

一把好泥料的紫砂壺,把200元一斤的茶葉、泡茶別人1,000元一斤茶葉的味道、這就是價值;用得越久、泡茶的妙處越顯,價值愈加提升;溫潤的包漿、器物之美,享受的同時財富在增加。

選一把手工製作的紫砂,就是投資;只要你始終用它泡茶,就不是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