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召喚,他毅然棄美歸國,結束"中國無芯"歷史,41歲當選院士!

留學海外,他創造伯克利奇蹟;歸國創業,他為國家安全護航。改變中國無"芯"的局面,微米的小空間是他創新的大舞臺,將閃亮的中國"芯"植入世界IT的銀河 ,使"中國創造"星光無限。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和雙聘院士——鄧中翰

祖國召喚,他毅然棄美歸國,結束

鄧中翰,江蘇南京人。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系統專家。1992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1997年獲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物理學碩士、經濟學碩士學位。我國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系統技術主要開拓者之一。1999年創立中星微電子公司,承擔"星光中國芯工程",任總指揮、首席專家。 "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國內外實現大規模產業化,應用於計算機、手機及監控等領域,被三星、蘋果、索尼、惠普、聯想等採用,佔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市場份額第一,結束了"中國無芯"歷史。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來自中國的學生創造了伯克利奇蹟

1992年,一個叫鄧中翰的學生拿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的入學通知書。伯克利是美國數一數二的歷史名校,也是全球產生諾貝爾獎大師最多的學校。

1992年,正值電腦從286奔向386時代,遠赴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的鄧中翰每天都能感受到信息技術最前沿的衝擊。當時的風雲人物"摩爾定律"的發明者摩爾、英特爾的董事長安迪·格魯夫都畢業於伯克利電子工程系。受到的他們影響,鄧中翰決心選修電子工程專業。

為此,他找到了伯克利的傳奇校長——田長霖教授,最終以實力得到了一個學期的考驗期。此後,鄧中翰在學習上更加刻苦,當一些中國學生都忙著買車和旅遊的時候,鄧中翰卻在閉門苦讀,最終,全A的成績讓鄧中翰順利攻讀了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到1997年畢業時,鄧中翰已經拿下了物理學和經濟學的碩士、電子工程學的博士學位,成為伯克利建校一百多年來第一個橫跨理、工、商三個學科的人。當商業思維和技術思維交織在一起時,鄧中翰的人生也開始向著更為寬闊的道路邁步行進。

放棄海外優渥生活,只因祖國在召喚

1997年,鄧中翰結束了在伯克利的大學生涯,回到硅谷開始創業。他創辦的名為Pixim的研製高端平行數碼成像技術的公司市值頂峰時已達1.5億美元。此時,鄧中翰的人生無比燦爛,富裕而安逸的美國夢已經實現,前途不可限量。

就在這時,鄧中翰遇到了時任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周老向鄧中翰介紹了中國芯片領域的發展情況,他的提問使鄧中翰意識到:作為電子信息領域的核心,中國的芯片技術必須發展起來。

一種時代賦予的責任感讓鄧中翰心中為之一動。

1999年的7月,鄧中翰正式踏上了歸國之路。同年10月1日,作為海外傑出人才的鄧中翰受邀參加新中國成立50週年大慶典禮,他深刻感受到了來自祖國的關懷和召喚以及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因此,他堅定了創業的決心,立志要用自己的學識報效祖國。

祖國召喚,他毅然棄美歸國,結束

艱難創業,誓要結束中國無"芯"史

1999年,鄧中翰與楊曉東、金兆瑋、張韻東幾個歸國創業的年輕人一起創建了中星微電子公司。一群一身本領、青春昂揚的年輕海歸,立志要用自己的學識報效祖國。他們肩上的擔子很重——承擔並啟動實施國家項目"星光中國芯工程",改變中國無"芯"的局面。

回國創業落戶中關村,接下來一系列實際的問題迎面而來。1999年冬,辦公地的暖氣不足,而且下班之後暖氣就停了。初創企業,節約為本,鄧中翰想著省一省,熬過這個冬天就好了。到了2001年,賬面上真的只剩下100萬美元,資金斷流的危險即將顯現。經過反覆權衡,鄧中翰和幾位創始人狠下心,決定用他們的個人存款、房產和股票抵押給銀行貸款。

除了資金"斷流",鄧中翰還面臨人才"斷流",當時,國內幾乎找不到有經驗的芯片設計人才,鄧中翰不得不親自上陣,培養芯片人才。在鄧中翰眼裡,那是一個激情飛揚的年代,他一面要帶領團隊找市場,搞科研,另一面還要手執粉筆培養自己的人才,這種艱苦的人才培訓工作,他整整堅持了三年。

直到2001年,第一枚百萬門級超大規模數碼圖像處理芯片"星光一號"正式研製成功,第一塊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多媒體芯片誕生,終結了中國"無芯"的歷史。

之後的幾年,中星微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星光一號"到"星光五號"數字多媒體芯片接連推出。2005年11月,中星微順利實現了又一次華麗轉身——在美國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憑藉核心技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大陸高科技公司。

"芯"光路20年,熠熠生輝

祖國召喚,他毅然棄美歸國,結束

在鄧中翰的帶領下,二十年來,中星微堅持自主創新,已經實現了多媒體數據驅動並行計算技術、多核異構低功耗多媒體處理器架構技術等十五大核心技術突破,申請了3000多項國內外技術專利,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體系。同時,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星光多媒體""星光移動""星光安防""星光傳感""星光智能"5大芯片體系,並加入了移動行業處理器接口(MIPI)聯盟,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球半導體設計協會年度獎"等,得到國際國內同行的普遍認可,成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領域通過自主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成功範例。

由於為國家半導體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鄧中翰本身也獲得了眾多榮譽和光環:"2005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大獎"、第16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勞動模範"獎章及榮譽稱號、第九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及榮譽稱號……2009年,41歲的鄧中翰當選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祖國召喚,他毅然棄美歸國,結束

迴歸教育,培養青年人才

2018年8月24日,受電子科技大學邀請,鄧中翰院士受聘為學校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和"雙聘院士"。他表示,隨著信息化不斷走向深入,學校、企業都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希望雙方通過院士工作站這一良好平臺,開展更加密切的合作,進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他還勉勵青年學者要把自己的志趣與國家戰略密切結合,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祖國召喚,他毅然棄美歸國,結束

2019年10月1日,對於鄧中翰和他的"戰友們"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天——他與"星光中國芯工程"核心領導團隊楊曉東、金兆瑋、張韻東等7人集體受邀,作為愛國歸國創新創業團隊模範代表和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中的重要參與者,參加了國慶盛典觀禮。

時隔20年,再次登上國慶觀禮臺。不同的是,此時的中星微電子公司已經從原來建立在倉庫裡的小公司,發展為引領國際核心技術潮流的大型企業,中國也從無"芯"的局面到可以自主創新和製造國家安全芯片。回顧走過的路,鄧中翰無限感慨,他深情地說:"一路走來,很多東西在改變——我們承擔國家新的項目、產生很多新的研發方向,但不變的是我們一直緊緊地以芯片作為突破口,保持自主創新的勁頭。我們團隊的國家使命感和服務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創新精神,這些都是未曾改變過的。"

關注"電子科大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中華兒女報、央廣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工程院官網、電子科技大學新聞中心、中國青年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