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的你,知道中國股市的十大人物麼?讀史知今方有度之三

《浪淘沙》 宋·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

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 中國股市曾經有個年代是“莊家”翻雲覆雨的年代,今天我們來重溫一下那時的所謂“牛股”,重溫他的締造者——呂梁。


做股票的你,知道中國股市的十大人物麼?讀史知今方有度之三


  • 當年,神秘的呂梁先生就像“007”電影中的人物一樣,在股民中建立了威信,人們相信這個評論員的話可以改變市場。後來,那些不幸的投資者才發現呂梁先生所能改變價格的股票大都是他和他的夥伴所投資的公司。在那個號稱“莊股時代”的中國股市,呂梁可謂空前第一人,是媒體操縱者的呂梁先生,是股市上呼風喚雨的“莊家”,而最終變成了中科系列黑幕的製造者,一個懺悔者。
  • 亮相:如果沒有世紀之交“中科系”股票的雪崩,45歲的呂梁可能仍然選擇往昔的角色:在國內證券投資小圈子裡名氣很大,而在社會上卻儘量低調,免為人知。不過,就在中科創業(0048)於陽曆新年前連續拉出5個跌停之後,這位頗以“先知先覺”自詡的“莊家”還是坐不住了。他不僅面見記者,講述了那個自己作為莊家操縱康達爾(1999年底改名為中科創業前0048的名稱)重組,最終吃虧上當、導致危機的故事。而且第二天又向報社傳真了一份題為“中科崩潰內幕”的文字稿。 從這些“內幕消息”中,人們確切地獲知,在A股市場上把中科創業(0048)及相關的所謂“中科系”股票炒得熱火朝天的投資者們是一批“北京機構”,其中負責策劃和指揮這場炒作的莊家首領人物叫呂梁;這位呂梁,又正是近年來在媒體上神秘莫測地談論大市的
    “K先生”
  • 接盤康達爾:呂梁後來多次向前來採訪的記者重述過這個曲折故事的開頭:1998年中,朱煥良到北京找到他,要求對其深套其中的康達爾(0048)股票施以援手。據說,朱當時通過上千個個人賬戶,掌控了在深圳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康達爾公司90%以上的流通盤,而康達爾的流通股佔了該公司總股本的29%。呂在同意幫助朱解套後,與他最終簽下了協議,其中“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長期投資(三至五年),一個是改造國企(把康達爾從養雞改成生物製藥與高科技)”;條件很清楚,他組織資金接下朱手中50%的康達爾流通盤,而朱配合長期鎖倉,還須幫忙安排購入康達爾部分國有股,最終實現對公司的控制和重組。“這一戰略投資的合作目標是五年”。呂梁並不是主要用自己的錢來與“朱煥良+康達爾”合作。他寫下了一份標明“長線投資、長線持倉”
    的項目建議書。建議書通過一些證券公司的營業部傳入有興趣入市的“北京機構”手中。作為呂梁的“客戶”,這些機構與呂梁簽了約,確定“投入時間、盈利預期,協議時間由一年到三年不等,客戶主要是一些大企業和不同形式的基金”。
  • 有朱煥良配合,由呂梁組織的機構資金接過了朱手上50%的康達爾流通盤,時間在1998年底。此後,1999年4月和5月,呂梁又安排機構資金,兩次收購了康達爾34.61%的國家股。他安排的人手也終於在康達爾董事會的11個席位中佔據了7席。據呂梁事後透露,收購康達爾流通股每股約為11元,共收購股份5500萬股。按此計算,加上後來收購國有股所付1.75億元,可知呂梁所組織的這一操作前後共動用資金7億多元。我們至今尚無法確切地知道,參加呂梁此輪豪賭的“北京機構”主要包括哪些單位、哪些個人,中間牽線的券商又是哪些公司。按呂梁本人的說法,在國內證券投資圈子裡,佩服他的理論、追隨他的投資模式者大有人在,而且多有“較高的文化品位”“所有主要券商都有涉及”。
  • 媒體操縱者: K先生在組織資金接盤康達爾後不久,呂梁又以更高調的方式,證明了自己超乎尋常的“影響力”。到底是記者出身,呂梁對媒體的力量相當熟悉。1999年春,他以K先生的名義,在對二級市場影響很大的《證券市場》週刊上發表了《關於世紀末資本市場的對話》。這篇在今天看起來主要是高談闊論的文字中,講大勢的呂梁只是在一處不十分顯眼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加入了自己的具體需求———“你可以注意那些有重大重組題材的個股,新概念肯定會從那裡脫穎而出。我看好農業和生物科技領域”。 比起市場上那些串聯股評人士公然“點股”的低俗手法,呂梁的辦法高明得多。不過只要認真排出時間表,仍然可以看出呂梁的文章大手筆與他的市場操作恰在同一時段。他的談話發表在3月6日的雜誌上,此後不久,他組織的北京機構兩次受讓了康達爾總計34%的國有股。而呂梁提出的重組康達爾的目標正是“農業加高科技”
  • 畫餅1999: 如今自認失敗的呂梁,很喜歡強調自己在兩年來的運作中一直具有對理念的追求。早在1999年初正面接觸康達爾之後,精明的呂梁已經逐步發現,此次收購“就像一個騙局”。不僅黃金地段的商業用地是不存在的,所謂“經營很好的房地產公司也有4個億的假賬,主營業務如果沒有朱煥良送錢早就無利可言”。他在自述材料中坦陳,當時知道這些企業內部真實的操作故事後,感覺“彷彿落入了一幫犯罪分子中間,而且要迅速淪為這些混蛋的同夥”。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已經入主康達爾的呂梁及其所率機構並未直面這樣的無情事實,更不敢把上市公司真相公之於眾。他和機構們的選擇,只不過是將錯就錯,一錯再錯。配合康達爾的步步上漲,呂梁組織了一篇關於康達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價值分析的文章,1999年8月在《中國證券報》刊登了一個整版。文章稱,康達爾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將有望發展成為中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美國著名投資家華倫·巴菲特的投資公司)。
    “優質農業、生物醫藥、網絡信息設備、網絡電信服務、高技術產業投資等多個新興產業領域”憧憬是何等輝煌。但這一切後來被證明統統是畫餅。
  • 編織莊股之網:從1999年到2000年前後近兩年時間,掌握了康達爾又搭建了北京中科創業的呂梁在市場上呼雲喚雨,以“錢生錢”之術結起了一個公開的莊股之網。這個網,被人們稱為“中科系”。事到如今,除了若干次收購的資金來源,人們更關心“中科系”莊網在這一過程中的形成。從2000年中,市場上已經清晰地看到呂梁主控下的這組莊股的結構與動向:深圳中科中西藥業完全由呂梁及相關機構所控制,正是一對互動互利的“股市大籌碼”;而歲寶熱電萊鋼股份也成為這組莊股的核心部分,曾隨著有關中科創業的消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呂梁本人就承認,去年11月,“市場上風傳要收購哈歲寶之後,歲寶股價最高飆升到了38元”;“這項投資賬面收益最高時,讓中西(指中西藥業)盈利達5000萬元,這是中西轉配股上市時15元有巨大承接力的重要原因”。
    魯銀投資勝利股份在“中科系”有限介入後,股票上攻走勢不很顯著,被認為屬值得注意的“外圍”。此外,還有一些相干或不很相干的股份,也在不同的情形下被視為“中科系”的輻射範疇,使整個“中科系”莊股形態更顯撲朔迷離。

市場分析人士都說,那些嚴格意義的“中科系”股票在盤面上都有“強莊”介入。依目前同類莊家的典型做法,坐莊資金會包含一部分機構自有資金,一部分莊家以代客理財名義或高息方式向私人和企業“融”來的資金,但有相當大一部分則是機構或個人通過循環使用證券抵押向金融機構獲得的貸款。呂梁在各種場合用很玄妙的字眼所說的“虛數填實數”、“財務工具”,說到底只是這樣一類把戲。建立在空中樓閣上的金融遊戲只要有一個環節出事,便會在旦夕間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據最保守的估計,“中科系”牽連的資金在20億元以上。

  • 重組康達爾:呂梁是在1999年12月把中科創業的名字“贈送”給康達爾的。在此前後,早已描述多時的“重組”動作也逐步展開。從1999年底到2000年中,重組的消息曾頻頻出現在深圳中科的公告上
    ,再被各種投資分析師、分析報告、分析機構轉抄一遍,愈發強化出公司的“高科技”形象。呂梁就對自己和自己影響下的康達爾或稱深圳中科股票奇蹟有過非常生動的描述:“因為它已持續上漲,其間幾乎從來沒有一天下跌,因此也沒有一個人在這上面虧過錢,這個‘莊’成了‘善莊’的典型代表,極為市場專業人士推崇……”這裡需要對呂梁的回憶進行一點補充的,還有個時間表:中科創業(康達爾0048)衝上80元的時間在2000年2月,當時市場上“中國要出百元股”的鼓譟,已經使億安科技衝過百元。


做股票的你,知道中國股市的十大人物麼?讀史知今方有度之三

歷史當期的走勢


  • 崩潰:回過頭來看,2000年下半年對呂梁是個關鍵的時期。一方面,他掌控的深圳中科股價平穩,他組織的其他資本市場收購也都相當順手,正可謂春風得意;另一方面,他已經感覺到早年間與康達爾聯合陣線的重大裂痕,已經嗅出了“0048危機”。在接受採訪時,呂梁告訴記者說,最早聽說朱煥良在出貨,是在2000年5、6月間。而8月的一天,約在凌晨2點,呂梁被人從睡夢中叫醒,緊急召到某公司在北京的總部大廈,被告知朱煥良將一筆港幣現金運到了香港“至少有4億”。
  • 到2000年10月,0048股票在市場仍是一派喜氣洋洋,但呂梁又獲知了另一個危機信號:他手下重臣、北京中科的董事兼執行總裁申杲華受到一項重大案件的牽連,已被有關部門看管起來。從對申杲華的查處中,檢察機關發現申本人在
    私下炒作深圳中科等公司的股票,按市場上的行話說,開了“老鼠倉”。“老鼠倉”本身的違規當然不會被呂梁看成“問題”,關鍵是申杲華的老鼠涉資甚巨,可能多達數千萬元,一旦進入調查就會被強行平倉。呂梁的擔心來自平倉對股價造成的連鎖反應。他當然明白,在自己統領的公司中,此類“老鼠”絕不止一人;而且他相信,他們開倉所用的資金來自公司內部
  • 此後發生的事情,被呂梁自嘲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下令在深圳中科、北京中科內部查“老鼠倉”,並要求所有公司資金於年底以前結清。據他分析,先是因為朱煥良的“不配合”,後是因為這批“老鼠倉”的數目比他估計的要大,大規模平倉出貨之後,便引發了2000年底的深圳中科大規模崩盤
    。從12月25日開始,一直平穩運行的深圳中科突然連拉9個跌停板跌去50個億市值。那種慘烈的情景,至今使投資人不寒而慄。
  • 善莊”之偽:呂梁現在很願意承認自己在0048項目上的“剛愎自用”。一位與呂梁相當接近的知情人對《財經》說,在中科創業(0048)雪崩事發後,呂梁曾私下坦稱,他自己原來是準備元旦之後開始拉抬出貨的,誰知已經沒有機會了。倘如此,可能更符合邏輯,因為哪怕呂梁個人擁有“長線持倉重組”的偉大理想,巋然不可動搖,他身後的機構也不會為此“理想”去犧牲巨大的實利。“善莊”之善只能是偽善,最終還是要上演“圖窮匕首見”!喜歡想問題的呂梁舉一反三,他從自己的“莊”聯想到其他類似的“莊”,已經意識到如果制度和法律環境不允許,僅憑自我臆想由莊家來自定規矩,自我充當“私募基金”、“做市商”甚至“開放式基金”,最終是不會成功的;即使如此,靠“莊”來支撐的“大牛市”也保不住。

  • 尾聲:呂梁透露,自己兩年來做莊操作共涉及400多家機構,其中包括60多家較大的機構,具體情形極為複雜。


做股票的你,知道中國股市的十大人物麼?讀史知今方有度之三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閱讀這本舊書



  •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上曾經紅極一時的特殊人物,呂梁個人的“超級莊家”生涯結束了。造就他及同類人物的這個“莊家時代”,也已經走向尾聲。市場會比往昔多一些透明。呂梁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他的失敗可以說是輸在了自己手上。曾有一句黑色語錄形容這一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並且,股票代碼依然在市場上,而曾經的大鱷們的去向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如題目:讀史知今。希望廣大投資者在選擇股票的時候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切行為都要合法、合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致庸學財,帶你領略有歷史的股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