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發佈時間:2019-05-05

建國初,天津是五大連環畫出版基地(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遼寧)之一。

連環畫史研究學者、津門收藏家呂先生曾說:“天津連環畫的三位先驅分別為曹世琦、劉繼卣和張鸞,作品《鍊鋼工人》、《雞毛信》、《東郭先生》、《陶行知畫傳》等在那個時期家喻戶曉。”

2013年起,坊間出現一些50年代連環畫的出版檔案,估計是從出版社流出。

這張《鍊鋼工人》繪製者的郵資片,應該是其中之一。

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圖一 片正面

這是天津連環畫先驅曹世琦先生手跡(圖一),藍黑墨水、鋼筆書寫。用“普八軍人像”郵資片,寄給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編輯科。

曹世琦(1921—1986),回族,建國初天津連環畫代表性畫家,津沽畫家曹鴻年(宏年)之子。1936年中學畢業;入天津市立美術館西畫班。1948年,辦“世琦畫室”,曾是紅橋區政協委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1981年被聘為天津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圖二左起馬瑞、金寶臨、張瑋、曹世琦、

民國時期,津門商業美術精英的合影照片(圖二),能讓我們能一睹曹先生真容。

當年這些畫家正值盛年,主要從事廣告、海報、雜誌裝幀、月份牌等商業美術工作,處於職業生涯的鼎盛時期。

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圖三 55年 中聯同仁 右一曹世琦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年底,天津美術工作者協會成立,響應號召大力發展通俗美術,創作新年畫、新連環畫。1951年末,天津連環畫發展最重要平臺私營中聯書店(圖三)成立。

同時期回族畫家張先生回憶:“軍管會文藝處支持的知識書店和讀者書店,約請天津畫家畫新連環畫,曹世琦的‘世琦畫室’,為之繪畫了多部連環畫,一下子打開了局面。包括上海的多家出版社與曹世琦簽約,成為新政權的大紅人。”

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圖四 曹世琦部分作品書影

曹世琦走課徒加繪畫創作的路子。是高產作家,解放後出版30餘部(圖四)連環畫。

這封郵資片正是那時大紅人曹世琦,在創作連環畫時與上海出版社發生的事。

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圖五 《和蘇…日子》書影

連環畫《和蘇聯專家相處的日子》(圖五)。由旅順市立醫院醫生張福元原著,劉一蒙改編,曹世琦畫。上海“新藝術出版社”1956年5月出版。印數4萬,售價1角3分

為什麼書是新藝術出版社出版,卻給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寫信?原因是:1956年1月新美術出版社併入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郵寄時間是1956年5月31日。此時連環畫已經出版,曹先生收到了發行方寄十本樣書及再版意見表。洋洋灑灑寫了許多(圖六),讓我們看到了畫一本小人書背後的敬業、執著、認真、直白。

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圖六 內容拼圖

信的內容有三,主要是吐槽:

第一條,審稿粗心,不看備註,瞎指責。畫家的執著躍然紙面。側面讓我們知道了,他們那時畫連環畫是要深入諸如手術室之類的一線的;

第二條,編輯改圖粗心,前後不連貫。第8幅中,主角古魯塞夫臉改動後確實像蘇聯人了,但和第9幅臉型改的完全不同,第22幅和23幅,改動後轉椅和沙發前後不一樣了。讓人深感到曹先生的敬業與認真;

第三條,給的稿酬不對。雖稿本是51幅,但後來增加了一幅,變52幅啦,可稿酬還是按51幅給的。顯然那時人際關係簡單、直白。

那麼那個時候是如何計酬的呢?是出版社搞錯了嗎?

幸有某拍賣公司拍過兩份“著作物出版合同”(圖七),標的恰是這本連環畫。

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這兩份版權合同,出版方 “新藝術出版社”,著作物《和蘇聯專家相處的日子》,種類為“連環畫”,簽署日期1956年元月21日;著作人分別是“劉一蒙”、“曹世琦”。

在與曹世琦簽訂的(56)256號合同中,可看到這樣的條款:

第六條,一個計數單位為:“印滿六萬張”;

第七條,稿酬分三檔,一印三元六角、二印一元八角、三印每超一額定印數為一元一角。

第八條,本著作物為51幅,以每幅為計算單位。

合同中單位“張”讓人有些費解。應是畫幅數×印冊數=“張數”。那麼,計酬量就是:張數/計數單位。

這樣算,這本小人書第一次印了4萬冊,(51幅×40000冊)/60000=34計數單位,這本小兒書曹先生可獲酬3.6元×34=122.4元。多1幅僅增4萬張,不夠一個計數單位,並不能獲酬,出版社沒算錯。

那麼,122.4元那的是怎麼樣的數量級?購買力幾何?

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圖八 房產交易檔

建國初期畫本小兒書掙多少錢

一份同地區、同時代、同價格的(1956年剛剛幣制改革,一百二十二元就相當於幣改前的一百二十二萬)的,1955年2月26日的房產交易會有些答案。

這還是印量低,要按後來動輒幾十上百萬的印數,畫小兒書還真是很賺錢的。

發佈時間:2019-05-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