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3]

一、兩個視角,兩個世界

1、自己的視角

224: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3]


慣性索取:補貼、政策、資源等;慣性往塔尖靠攏,往資本靠攏,往上層擁擠。

塔尖是個體,塔基是群體,個體結構性不能滿足群體訴求。

因此,這條通道永遠是獨木橋。

2、市場的視角

224: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3]


核心希望邊緣繼續向外拓展,擴大市場蛋糕;

而邊緣則一門心思向中心擠,中間層一門心思向中心擠,同時向邊緣收取過路費,市場的蛋糕隨著大家相互擁擠而不斷縮小。

人們付出的時間不斷增加,而收益率卻不斷下降。

人們以為核心把利益藏了起來,但真實的情況是相互尋租並未創造價值。

3、無限多的補貼源自軟件與智能機器,軟件和機器在邊緣,而非中心

224: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3]


沒有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站在自己的視角思考,99%的情況是對的。

但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後,已經變為人機關係,人為別人爭取最優位置,就是為自己爭取最優位置,因為自己和別人的共性都是人類。

因為軟件未來可以提供的價值趨於無限,提取部分價值,生產出足夠多的智能機器,將可以使無限價值被人類自由提取。

4、獨享和共享

從自己出發,獨享!軟件是現金黑洞。

從每個地區吸走利潤和訂單。

未來99%的人會淪為無用階層。

從市場出發,共享!

軟件是印鈔機,可以把軟件未來的服務轉化為現在的資本。

5、用休閒時間中擺脫依附關係,簽署人機協議,市場無風險的掉頭,駛向未來!

224: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3]


224:帶你一起讀《智能社會》[3]



分享到:


相關文章: